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几大因素引发小儿先心病
2023-07-15 13:52:43 责编:小OO
文档


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我国每年都有近120万新生儿有出生缺陷。其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首位,成为新生儿的头号杀手。并以每年新增15~20万的速度递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安琪教授告诉记者:“先心病虽然高发,但它并不可怕,只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成功后,先心病患儿会跟健康儿童一样,站在同样的起点上,快乐茁壮地成长。”

先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先天性心脏病死亡已上升为我国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据统计,先天性心脏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0.8%,如果治疗时机得当,先心病患儿90%以上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痊愈。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先心病患者400多万,根据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新生儿的先心病发生率还有明显上升趋势,数字让人触目惊心,致病原因更让人焦虑,这和如今的环境污染、遗传、病毒感染、高龄产妇、手机电脑辐射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安琪教授告诉记者: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会让宝宝出现机体组织器官供血障碍,造成组织缺氧,影响生长发育;还会造成肺部血流增加,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或发生心力衰竭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有资料表明,先心病不经治疗,到一岁时有一半死亡,到两岁时三分之二死亡。畸形越复杂、病情越重死亡越多、死亡越早。

据安琪教授介绍:先心病的预防关键是在孕期。孕妇在孕期应该尽量避免照射放射线,不能乱吃药,患了感冒要及时就诊,做好定期的产检工作。有些先心病是可以在胎儿期就进行治疗的,尽早发现可尽早治疗。此外,有研究表明在怀孕期间补充叶酸对部分先心病有预防的作用。同时,家长还要警惕先心病报警行为。若婴儿常常会做出一些令人费解的行为,如不停地大哭、莫名其妙地躁动不安等,而且很难被“安抚”下来。不要以为这是婴儿“不懂事”,这些行为预示着他们的心脏可能有问题。平时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下表现时应警惕患有先心病:

经常感冒,反复出现支气管炎、肺炎。

喂奶困难或婴儿拒食、呛咳,常出现吃吃停停、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憋气等。

皮肤持续地出现紫绀,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最明显。

能走路的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时常会主动蹲下片刻(蹲踞现象)。

较年长的小儿手指及脚趾末节粗大、颜色变暗。

儿童诉说易疲乏,体力较差,平素多汗、口周发青、咯血。

发育不正常,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孩子出现胸痛、晕厥。

其实,小儿先心病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治之症,先心病患儿都有机会能通过手术恢复健康。安琪教授指出,“几乎是所有的先心病,只要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手术治疗。”

2005年,我国决定将每年的9月12日定为“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时就存在各种身体结构、智力或代谢方面的异常。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0万出生缺陷婴儿诞生,85%是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80万至120万出生缺陷儿出生,占全部出生人口的4%到6%,其中约有22万例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的出生缺陷可导致流产、婴幼儿死亡或导致儿童患病和长期残疾。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