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础润而雨近义词是什么
2023-07-15 13:44:01 责编:小OO
文档


础润而雨的近义词是:月晕而风。

础润而雨的拼音是:chǔ rùn ér yǔ。注音是:ㄔㄨˇㄖㄨㄣˋㄦˊㄩˇ。词性是:成语。

础润而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础润而雨详细内容】

柱下石湿润,预示天将下雨。比喻从小地方可观察出大道理,或从事物的变化迹象可以预测到事物的发展。语出宋邵伯温伪托苏洵所作《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参阅清李绂《穆堂初稿》卷四五《书后二则》。础润而雨[chǔrùnéryǔ]⒈柱下石湿润,预示天将下雨。比喻从小地方可观察出大道理,或从事物的变化迹象可以预测到事物的发展。语出宋邵伯温伪托苏洵所作《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参阅清李绂《穆堂初稿》卷四五《书〈辨奸论〉后二则》。

二、引证解释

⒈参阅清李绂《穆堂初稿》卷四五《书〈辨奸论〉后二则》。参阅清李绂《穆堂初稿》卷四五《书〈辨奸论〉后二则》。引柱下石湿润,预示天将下雨。比喻从小地方可观察出大道理,或从事物的变化迹象可以预测到事物的发展。语出宋邵伯温伪托苏洵所作《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三、出处

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四、其他释义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五、关于础润而雨的成语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础润而雨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月晕础润  云蒸础润  础泣而雨  

六、关于础润而雨的造句

1、础润而雨,从需求不明、物价太低、劳动市场饱和等迹象看来,通货尚未走出紧缩的低谷。

2、础润而雨,凡事我们都要根据事物本身情况作事前准备。

3、山云蒸,柱础湿;伏苓掘,兔丝死,一家失熛,百家皆烧。础润而雨的出处。

4、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想着月末了,总要跟大伙儿说点什么。

5、党和的首要职责是使国家强大并尽量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准,至于头发裙子之类的鸡零狗爪,不见得就能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由着老百姓的性子吧。

6、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础润而雨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