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python中的多重继承实例讲解
2020-11-27 14:38:04 责编:小采
文档
python和C++一样,支持多继承。概念虽然容易,但是困难的工作是如果子类调用一个自身没有定义的属性,它是按照何种顺序去到父类寻找呢,尤其是众多父类中有多个都包含该同名属性。

对经典类和新式类来说,属性的查找顺序是不同的。现在我们分别看一下经典类和新式类两种不同的表现:

经典类:

代码如下:


#! /usr/bin/python
# -*- coding:utf-8 -*-

class P1():
def foo(self):
print 'p1-foo'

class P2():
def foo(self):
print 'p2-foo'
def bar(self):
print 'p2-bar'

class C1(P1,P2):
pass

class C2(P1,P2):
def bar(self):
print 'C2-bar'

class D(C1,C2):
pass


if __name__ =='__main__':
d=D()
d.foo()
d.bar()

执行的结果:

代码如下:


p1-foo
p2-bar

将代码实例,画了一个图,方便理解:

从上面经典类的输出结果来看,

实例d调用foo()时,搜索顺序是 D => C1 => P1,

实例d调用bar()时,搜索顺序是 D => C1 => P1 => P2

总结:经典类的搜索方式是按照“从左至右,深度优先”的方式去查找属性。d先查找自身是否有foo方法,没有则查找最近的父类C1里是否有该方法,如果没有则继续向上查找,直到在P1中找到该方法,查找结束。

新式类:

代码如下:


#! /usr/bin/python
# -*- coding:utf-8 -*-

class P1(object):
def foo(self):
print 'p1-foo'

class P2(object):
def foo(self):
print 'p2-foo'
def bar(self):
print 'p2-bar'

class C1(P1,P2):
pass

class C2(P1,P2):
def bar(self):
print 'C2-bar'

class D(C1,C2):
pass

if __name__ =='__main__':
print D.__mro__ #只有新式类有__mro__属性,告诉查找顺序是怎样的
d=D()
d.foo()
d.bar()

执行的结果:

代码如下:


(, , , , , )

p1-foo
C2-bar

从上面新式类的输出结果来看,

实例d调用foo()时,搜索顺序是 D => C1 => C2 => P1

实例d调用bar()时,搜索顺序是 D => C1 => C2

总结:新式类的搜索方式是采用“广度优先”的方式去查找属性。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