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python的id()函数介绍
2020-11-27 14:39:14 责编:小采
文档


>>> a = 2.5
>>> b = 2.5
>>> c = b
>>> a is c
False
>>> a = 2
>>> b = 2
>>> c = b
>>> a is c
True

在使用is函数的时候去打印a,b分别被赋值为2.5 和2的情况,发现:
>>> a = 2
>>> b = 2
>>> id(a)
21132060
>>> id(b)
21132060
>>> a = 2.5
>>> b = 2.5
>>> id(a)
19622112
>>> id(b)
293214

当a,b为2的时候id相同,而为2.5的时候不同,这种情况在string字符串的时候也会出现,即当很短的a,b赋值很短的字符串的时候,它们的id值相同,而很长的则不会;

查阅了如下的文章: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4293408/ids-of-immutable-types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3402679/identifying-objects-why-does-the-returned-value-from-id-change
之后,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解释器在对值很小的int和很短的字符串的时候做了一点小优化,只分配了一个对象,让它们id一样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