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肝胆湿热喝什么汤
2023-07-12 11:44:24 责编:小OO
文档


肝胆湿热喝什么汤?熬夜、少运动、爱吃上火食物等原因,不少人有肝胆湿热的症状,想要缓解,可以多喝清肝胆利湿的汤水。那么肝胆湿热喝什么汤呢?

肝胆湿热喝什么汤?

具体来讲,体内湿热可分为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多见于身体肥胖或嗜食辛辣、油腻、煎炸之人。如果患者出现往来寒热或高热、胆部胀、胆部疼痛、恶心、嘴巴苦、腹脘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脸黄目黄、舌红苔黄厚腻等肝胆湿热症状,治疗当清肝胆湿热,以下养生汤是个好选择。

1、玉米须清汤

材料:玉米须30克、白茅根30克、红枣8个。可加猪瘦肉同煲。

做法:把材料用冷水浸泡约一个钟头左右后,用小火煎煮约40分钟,等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肝胆湿热者适合食用玉米须清汤。玉米须有利水泄热、平肝利胆等益处;白茅根性味甘寒清热,有清热利尿的好处;大枣有补益中气的作用。

2、夏枯草煲瘦肉

材料:夏枯草50克、猪肉(瘦)250克、盐2克、味精1克。

做法:先把夏枯草择去杂物,用清水洗净,用刀切成段。将瘦肉放入滚水锅内煮5分钟,捞出,再清洗一次。用清水9杯或适量放入煲内煲滚,放入夏枯草、瘦肉,用武火煲滚,再改用文火煲2小时,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能清肝热,祛湿困。

3、枸杞头鸡骨草猪骨汤

材料:干枸杞头50克、鸡骨草50克、粉葛200克、云苓20克、蜜枣2个、猪骨500克、姜2片。

做法:干枸杞头、鸡骨草、云苓和蜜枣洗净;粉葛去皮切块;猪骨洗净斩件,汆水捞起;将适量清水倒入瓦煲烧开,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饮用。

功效:清肝明目、清热祛湿。

4、绵茵陈蛇舌草煲鲫鱼

材料:绵茵陈20克、蛇舌草20克、鲫鱼1条(约400-500克)、猪瘦肉100克、蜜枣2个、生姜3片。

做法:各药物浸泡、洗净并蜜枣去核;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油便可。为3-4人量。

功效:清肝热、祛湿困。绵茵陈有清热利湿、去黄疸和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白蛇舌草具有清热散瘀、消痈解毒的功效,鲫鱼能和胃肠、通阴利水、温中下气。配伍开胃益脾的蜜枣,使其既不寒凉峻利又祛湿健脾。

5、金钱草玉米须瘦肉汤

材料:金钱草50克(鲜品加倍)、玉米须10克、鸡内金10克、瘦肉300克、蜜枣2粒。

做法:金钱草、玉米须、鸡内金稍加清洗,沥干水备用;瘦肉洗净,斩件,加入瓦煲中,加入药材、蜜枣,文火煲约1小时左右,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玉米须性味甘平,利水消肿、利湿退黄、平肝利胆;鸡内金性味甘平,功可消食健脾。可见,本药膳具有清利肝胆湿热、通淋化石,用于湿热蕴结的胆石症。

6、龙胆草冬瓜甜汤

材料:龙胆草10克、冬瓜250克、冰糖100克。

做法:龙胆草浸泡、洗净;冬瓜洗净,切块。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40分钟,下糖便可,为2~3人量。

功效:龙胆草为清热燥湿类中药,性苦味寒,归肝、胆经,有清肝胆湿热、泻下焦郁火的功效。冬瓜有消暑湿、养胃液、涤秽、补水、消肿之功。此汤尤宜熬夜人士之用。

肝胆湿热,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饮食上应多食祛湿的药物如山药、茯苓、薏苡仁、菊花、黄芪,祛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黄瓜、苦瓜、赤小豆、西瓜、绿茶、花茶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