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乙肝患者的饮食禁忌
2023-07-12 11:44:28 责编:小OO
文档


乙肝患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肝脏是一个解毒、代谢的机体,如果胡乱进食会增加肝脏负担,甚至加重肝脏损害,尤其是乙型肝炎活动期,轻者会延缓病情恢复,重者有可能会引起肝脏坏死。乙肝患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

一、乙肝患者的饮食禁忌:

1、生姜

生姜中含有黄樟素,若过量食用生姜是会容易加大患肝癌的风险。生姜虽好,切忌过量。此外,腐烂生姜产生毒素亦可致癌,有人认为“烂姜不烂味”,这种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很危险,因为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素,严重时会导致肝癌和食道癌的发生。

2、甲鱼

肝炎患者由于胃粘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常等原因,其消化吸收机能大大减弱。甲鱼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乙肝病人食后难以吸收,使食物在肠道中,造成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现象;严重时,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血清胆红素剧增,体内有毒的血氨难以排出,会使病情迅速恶化,诱发肝昏迷,甚至死亡。

3、辣椒

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不利于患者的进食和对营养的吸收,会加重患者肝脏的受损程度,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故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4、炸鸡

乙肝饮食禁忌少不了油炸食品,油炸、油煎属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性脂肪泻。反复煎炸的食物油中会有致癌物质,对防止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癌是不利的。

5、大蒜

有人认为大蒜能抗菌抗病毒,就多吃大蒜,其实这种做法对病人很不利。大蒜的某些成分对胃、肠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影响食物消化,从而加重肝炎病人的恶心等诸多症状。另外,大蒜的挥发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减少,并有可能引起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恢复。

6、肉汤

肉汤、鱼汤、鸡汤等要在肝内进行代谢,而肉汤中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质和含氮物质,都要经过肝脏的加工而变成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肝病病人在肝功能低下的情况下,过量食用这类食物只会加重病变肝脏的负担,使肝炎难以康复。所以肝病病人吃肉类食物时应先用水煮一下,然后把汤倒掉,因为肉汤中含嘌呤物质最丰富。

7、羊肉

羊肉具有益气补虚,补血助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的保健功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羊肉属大热之品,建议乙肝患者不可过多食用。乙肝患者摄入过多羊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而不能全部有效地结束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谢功能,则会加深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8、松花蛋

松花蛋含有一定的铅,铅在人体内能取代钙质,经常食用松花蛋会使钙质缺乏和骨质疏松,给乙肝患者健康带来危害,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可能,因此也是乙肝饮食禁忌食品。

9、酒

酒精的90%要在肝脏内代谢,酒精可以使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受到干扰破坏,所以直接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坏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动期肝炎的病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病情反复或发生变化。在患肝炎时要绝对忌酒,即使肝炎治愈后,也以不饮酒为好。

10、高铜食物

肝功能不全时不能很好地调节体内铜的平衡,而铜易于在肝脏内积聚。研究表明,肝病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储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患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医学专家指出,肝脏内存铜过多,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同时,体内铜过多,可引起肾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应少吃海蜇、乌贼、虾、螺类等含铜多的食品。

二、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要区别对待:

乙肝有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的不同区别,所以不同乙肝患者的饮食也有所不同,那么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的饮食都有哪些不同呢?

1、急性乙肝的饮食注意

在急性乙肝早期,病人常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和食欲差,此时病人所吃的食物往往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因此这个阶段可进食以碳水化合物如面条和粥等易消化、清淡的食品为主,适量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饮食应以病人感到舒适的量和频次为原则,不可强求病人多进食。

在急性乙肝恢复期,病人恶心、呕吐症状消失、食欲明显改善,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蛋白质来源可选择大豆制品、奶、鸡肉、淡水鲜鱼等脂肪含量少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油,饮食量要逐渐增加、循序渐进。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在急性肝炎、尤其是恢复期,大量摄入蔗糖、葡萄糖容易造成肝细胞脂肪变性,反而对肝炎恢复不利。

2、慢性乙肝的饮食注意

慢性乙肝的饮食慢性肝炎的特点就是反复出现肝脏炎症的加重和缓解,因此要根据肝脏功能的状况来调整饮食方案。慢性肝炎的缓解期肝功能检查接近正常,没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此时强调均衡饮食。

1、足量的蛋白质:足量的蛋白质供给可以维持氮平衡,改善肝脏功能,有利于肝细胞损伤的修复与再生。

2、供给适量的碳水化物:碳水化物应提供总热量的50-70%,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不仅能保证慢性肝炎病人总热量的供给,而且能减少身体组织蛋白质的分解、促进肝脏对氨基酸的利用、增加肝糖原储备、增强肝细胞的解毒能力。

3、适当脂肪饮食:脂肪是三大营养要素之一,其所提供的不饱和脂肪酸是身体的必需营养素,其他食物无法代替,所以不必过分地。另外,摄入适量的脂肪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E、K等)等的吸收。

由于慢性肝炎病人的食欲下降,经常合并胆囊疾病,脂肪性食物常常摄入不足,慢性肝炎病人需要进食适当量的脂肪食物,但过度脂肪是不合适的。全日脂肪供给量一般在40-60g,或占全日总能量的25%左右为宜。对伴有脂肪肝、高脂血症者、胆囊炎急性发作期的慢性肝炎病人则应脂肪。

4、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对肝细胞的解毒、再生和提高免疫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维生素常作为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药物。补充维生素主要以食物补充为主,在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适量补充维生素制剂还是有益的。慢性肝炎患者容易发生缺钙和骨质疏松,坚持饮用牛奶或适当服用补钙药物是有必要的。

5、戒酒、避免损害肝脏的物质摄入:乙醇能造成肝细胞的损害,慢性肝炎病人肝脏对乙醇的解毒能力下降。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加重肝细胞损害,导致肝病加重,因此肝炎病人应戒酒。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