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百草霜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2023-07-10 05:51:04 责编:小OO
文档


百草霜,中药材。为稻草、麦秸、杂草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囱内的黑色烟灰,即百草霜Palvis Fumi Carbonisatus。具有止血,消积,解毒散火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带下,食积痢疾,黄疸,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臁疮,白秃头疮,外伤出血。

别名

灶突墨、灶突中尘、灶额上墨、灶烟煤、灶煤、月下尘

性味归经

苦、辛,温;归肝、肺、脾、胃经。

功能

本品具有止血、消积、解毒散火的功效。

主治

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带下,食积痢疾,黄疸,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臁疮,白秃头疮,外伤出血。

医家论述

1.《开宝本草》:“主蛊毒中恶,血晕吐血,以酒或水细研,温服之;亦涂金疮,生肌生血。”

2.《本草图经》:“主消化积滞,今人下食药中多用之。”

3.《纲目》:“消食积,舌肿,喉痹。”“止上下诸血,妇人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伤寒阳毒发狂,黄疸,疟痢,喳膈,咽喉口舌一切诸疮。”

4.《本草汇言》:“解三焦结热,化脏腑瘀血。”

5.《医林纂要》:“泻心降火,去妄热,止妄血,下气消积行痰。”

6.《本草再新》:“补脾燥气,敷疮败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1-3g。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临床应用

治疗咯血:取百草霜冲服,每次0.5~1钱,每日3~4次。共治14例,其中多数为肺结核,结果11例在用药后1~3天咯血停止或显着减少。本品对中、小量咯血效果较优,对大量咯血则较差。未见副作用。

配伍应用

1.治吐血及伤酒食醉饱,低头掬损肺脏,吐血汗血,口鼻妄行,但声未失者:百草霜五钱,槐花末二两。每服二钱,茅根汤下。(《纲目》引《刘长春经验方》)

2.治血虚内热,血不归源而崩:陈槐花一两,百草霜半两。为末。每服一二钱,烧红秤锤淬酒下。(《妇人良方》)

3.治卒下血不止:灶突中尘一升,黄连五两,地榆三两。上三味,捣筛为散。粥饮服方寸匕,日三服,重者夜一。(《外台》引崔氏方)

4.治血痢,不问远近:黄连一两〔去须,微炒),灶突墨二两,木香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5.治霍乱吐下:锅底墨煤半钱,灶额上墨半钱,百沸汤一盏,急捣数十下,服之。(《经验方》)

6.治小儿食积疳膨:百草霜三钱,巴豆霜一分。研匀,以飞罗面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

7.治咽喉无故肿闭:百草霜、白硼砂各二钱。研细末吹入喉中。

8.治口舌生疮:百草霜二钱,甘草一钱,肉桂五分。为末,频频搽之。(6-8方出自《方脉正宗》)

9.治舌肿起如猪胞:釜下墨末,以酢敷舌上下,脱去更敷。若先决出血汁,竟,敷之弥佳。(《千金方》)

10.治妇人白带:百草霜一两,香金墨半两。研末。每服三钱猪肝一叶,批开入药在内,纸裹煨熟。细嚼,温酒送之。(《永类钤方》)

使用禁忌

阴虚内热者慎服。

1.《开宝本草》:“铛墨,金疮在面,慎勿涂之,黑入肉为印。”

2.《本草经疏》:“虽能止血,无益肠胃,救标则可,治本则非,故不宜多服。”

3.《本草汇言》:“阴虚火燥,咳嗽肺损者,勿用。”

4.《本草骈比》:“无瘀滞者忌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