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冬瓜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2023-07-10 05:51:27 责编:小OO
文档


冬瓜,中药材。为葫芦科冬瓜属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B.cerifera Savi]的果实。具有利尿,清热,化痰,生津,解毒的功效。主治水肿胀满,淋证,脚气,痰喘,暑热烦闷,消渴,痈肿痔漏;并解丹石毒、鱼毒、酒毒。

别名

白瓜、水芝、白冬瓜、地芝、濮瓜、东瓜、枕瓜

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归肺、大小肠、膀胱经。

功能

本品具有利尿、清热、化痰、生津、解毒的功效。

主治

水肿胀满,淋证,脚气,痰喘,暑热烦闷,消渴,痈肿痔漏;并解丹石毒、鱼毒、酒毒。

医家论述

1.《别录》:“主治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

2.《本草经集注》:“解毒,消渴,止烦闷。”

3.《食疗本草》:“益气耐老,除胸心满,去头面热。”

4.《日华子》:“治胸膈热,消热毒痈肿,切摩痱子。”

5.《本草衍义》:“治发背及一切痈疽。削一大块置疮上,热则易之,分散热毒气。”

6.《滇南本草》:“润肺,消热痰,止咳嗽,利小便。治痰吼气喘,姜汤下。又解远方瘴气,又治小儿惊风。”

7.《重庆堂随笔》:“凉而润肺,甘能养胃,极清暑湿,止烦渴,利二便,消胀满,治暑湿霍乱泻痢有殊功。”

8.《本草再新》:“清心火,泻脾火,利湿去风,消肿止渴,解署化热。”

9.《随息居饮食谱》:“清热,养胃,生津,涤秽,除烦,消痈,行水,解鱼、酒毒。孕妇常食,泽胎化毒,令儿无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0-120g;或煨熟;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药膳食疗:

菠菜冬瓜汤:

功效:益气消肿。

原材料:菠菜200g,冬瓜300g,熟羊肉30g,葱8g,姜5g,酱油20g味精、香油、盐、湿淀粉、鲜汤各适量。

做法:将菠菜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段。冬瓜去皮,切成方块。羊肉切成薄片,葱切段,姜切片。将锅烧热,加入香油,待油热后放羊肉片煸炒,接着加入葱段、姜片、菠菜、冬瓜块,翻炒几下,加入鲜汤,滚沸10分钟加入酱油、盐、味精。最后倒入湿淀粉搅匀,沸后即可起锅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配伍应用

1.治下肢虚肿:冬瓜肉150g,黑鱼1条约500g(去除内脏及腮,洗去血渍),加水1000ml及适量姜、葱白、盐,加热至沸后改文火煮1h,冬瓜、鱼、汤一起服用,隔日1剂。〔中国民间疗法,2003,(4):57]

2.治热淋,小便涩痛,壮热,腹内气壅:冬瓜一斤,葱白一握,去须细切,冬麻子半升。上捣麻子,以水二大盏绞取汁,煮冬瓜、葱白作羹,空腹食之。(《圣惠方》冬瓜羹)

3.治老人消渴烦热,心神狂乱,躁闷不安:冬瓜半斤去皮,豉心二合绵包,葱白半握。上以和煮作羹,下五味调和,空心食之,常作粥佳。(《养老奉亲书》冬瓜羹)

4.治消渴能饮水,小便甜,有如脂麸片,日夜六七十起:冬瓜一枚,黄连十两。上截瓜头去瓤,入黄连末,火中煨之,候黄连熟,布绞取汁,一服一大盏,日再服,但服二三枚瓜,以差为度。一方云以瓜汁和黄连末,和如梧桐子大,以瓜汁空肚下三十丸,日再服,不瘥,增丸数。忌猪肉、冷水。(《外台》引《近效方》)

5.治哮喘:未脱花蒂的小冬瓜一个,剖开填入适量冰糖,入蒸笼内蒸取水,饮服三四个即效。(《中医秘验方汇编》)

6.面黑令白:冬瓜一个。竹刀去皮切片,酒一升半,水一升,煮烂滤去滓,熬成膏,瓶收。每夜涂之。(《圣济总录》)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食。

1.孙真人:“九月勿食被霜瓜,成反胃病。”

2.《食疗本草》:“热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煮食练五脏,为其下气故也。欲得体瘦轻健者可长食之,欲得肥则勿食也。”

3.《本草经疏》:“若虚寒肾冷、久病滑泄者不得食。”

4.《随息居饮食谱》:“冷食则滑肠耳。”

5.费伯雄《食鉴本草》:“多食动胃火,令人牙龈齿痛。”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