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茯神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2023-07-10 05:47:30 责编:小OO
文档


茯神,中药材。为多孔菌科卧孔属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菌核中间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具有宁心,安神,利水的功效。主治心虚惊悸,怔忡,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别名

伏神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心、脾经。

功能

本品具有宁心、安神、利水的功效。

主治

主治心虚惊悸,怔忡,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相关方剂

调元散(《活幼心书》)、明目地黄汤(《审视瑶函》)、桑螵蛸散(《本草衍义》)、镇惊丸(《医宗金鉴》)、柏子养心丸(《体仁汇编》)。

药理作用

镇静作用。实验动物用茯神10-20克/公斤灌胃后,进入安静欲睡状态,但无睡眠现象;对于苯甲酸钠咖啡因兴奋之小鼠,以茯神煎剂5克/公斤作腹腔注射,能使其镇静,镇静率为90%,镇静指数3.11;若改用20克/公斤灌胃,则镇静率为85.7%,镇静指效1.。

医家论述

1.《纲目》:“《神农本草》止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谓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2.《本草经疏》:“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总之,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

3.《药品化义》:“茯神,其体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温补,补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

1.治心神不定,恍惚不乐:茯神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并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参汤下。(《百一选方》朱雀丸)

2.治心虚血少,神不守舍,多惊恍惚,睡卧不宁:人参(去芦头)、茯神(去木)、黄耆(蜜炙)、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酸枣仁(去皮,炒)、朱砂(别研,一半入药,一半为衣)。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参汤下。(《杨氏家藏方》茯神丸)

3.治虚劳烦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参各一两,酸枣仁(炒,去皮,别研)五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日二夜一。(《圣济总录》茯神汤)

使用禁忌

肾虚小便不利或不禁、虚寒滑精者慎服。

1.《得宜本草》:“得枣仁能安神;得乳香、木瓜、酒治筋骨挛缩。”

2.《得配本草》:“得灯草,退心火;配金银,镇惊悸;配竹茹,利惊痰;佐沉香,消阴气。使远志,逐心邪;使菖蒲,散心气。”“血虚者禁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