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凤尾草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2023-07-10 05:48:46 责编:小OO
文档


凤尾草,中药材。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的全草或根茎。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痢疾,泄泻,淋浊,带下,黄疸,疔疮肿毒,喉痹乳蛾,淋巴结核,腮腺炎,乳腺炎,高热抽搐,蛇虫咬伤,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外伤出血。

别名

井口边草、小金星凤尾、铁脚鸡、山鸡尾、井茜、井阑草、石长生、凤凰草、井边茜、旋鸡头、阉鸡尾、凤尾蕨、野鸡尾、青蕨、鸡脚草、百脚草、龙须草、金鸡尾、腊肾草、百脚鸡、金鸡爪、井口鸡胶舌、井栏茜、小叶凤尾草

性味归经

淡、微苦,寒;归大肠、肝、心经。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主治

痢疾,泄泻,淋浊,带下,黄疸,疔疮肿毒,喉痹乳蛾,淋巴结核,腮腺炎,乳腺炎,高热抽搐,蛇虫咬伤,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外伤出血。

药理作用

1.抗微生物作用:风尾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曲霉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青霉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对黄曲霉基本上没有抑制作用。

2.抗肿瘤、抗突变作用:从风尾草地上部分得到的两种双萜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中等的细胞毒性。风尾草热水提取物在沙门菌/微粒体试验中对苦酮酸诱导的突变有抗突变作用。风尾草全草药液体外对人离体急性髓细胞性自血病细胞无特异性杀伤作用。

医家论述

1.《履巉岩本草》:捣末,涂发背疮上,效。根,主生发,浸油涂头。

2.《生草药性备要》:洗疳、疗、痔,散毒,敷疮。治蛇虫咬诸毒,刀伤,能止血生肌,春汁调酒服,渣敷患处;研末收贮,治气痛。

3.《植物名实图考》:治五淋,止小便痛。

4.《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热毒,消肿,清火。治痈疮,乳痈,淋症,解烟毒。

5.《岭南采药录》:晒干为末,治气痛热痛。

6.《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治小儿惊风夜哭。

7.《湖南药物志》:解热利水,消肿解毒,止呕,接骨生肌,止痛止血,解酒毒。主治疳积,感冒,目翳。

8.《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淋浊、痢疾、瘰疬。

9.《浙江药用植物志》:主治菌痢肠炎,黄疽型肝炎,尿路感染,便血,尿血,胃热吐血,遗精,白带,咽喉肿痛,肺脓疡。

10.《福建药物志》:主治鼻衄,咳血,蜊虫性肠梗阻,风火牙痛咽喉肿痛,口腔炎,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

外用:捣敷。

配伍应用

1.治痢疾:风尾草30g,地锦草15g,水煎。糖调服。(江西《草药手册》)

2.治五淋白浊,赤白带下:风尾草、海金沙、薏苡根、车前草各12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3.治内痔出血、尿血:鲜风尾草、鲜旱莲草各30g,猪瘦肉120g。煮服。(江西《草药手册》)

4.治尿路结石:风尾草、白花蛇舌草各15g车前草、金钱草各30g。煎服。(《安徽中草药》)

5.治五毒发背:小金星风尾和根洗净,用慢火焙干,称四两,入生甘草一钱。捣末,分作四服。每服用酒一升已来,煎三二沸后,更以冷酒三二升相和,入瓶器内,封却。时时饮服,忌生冷油腻毒物。(《履巉岩本草》

6.治蛇虫蜈蚣咬伤:风尾草叶60g,酢浆草嫩叶30g。共捣烂敷伤处。(江西《草药手册》)

7.治咳嗽,痰中带血:风尾草根茎(除去须根)30g左右,加苦参、枯梗各12-15g。水煎,冲入红糖,黄酒适量。每日早晚饭前各服1次。(《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使用禁忌

虚寒泄痢及孕妇禁服。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