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茴香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2023-07-10 05:49:45 责编:小OO
文档


茴香,中药材。为伞形科茴香属植物茴香Foeniculumvulgare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的功效。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

别名

蘹香、小茴香、土茴香、野茴香、大茴香、谷茴香、谷香、香子、小香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肝、肾、膀胱、胃经。

功能

本品具有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的功效。

主治

1.寒疝,睾丸肿痛:小茴香味辛、性温、气香,能温肾祛寒,理气疏肝,主散下焦寒邪而止痛,为治疗寒疝常用要药。

2.胃寒呕吐食少,脘腹冷痛:小茴香芳香,有温中散寒,理气和胃,开胃进食之功。

3.肾虚腰痛:小茴香能温肾暖腰。

药理作用

1.对消化道系统的作用

(1)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小茴香对家兔在体肠蠕动有促进作用。茴香脑2.5×10-5g/ml对小鼠离体肠管有兴奋作用,浓度增高则出现松弛作用,松弛的肠管对乙酰胆碱亦无反应。小茴香挥发油对小鼠离体肠管初期为兴奋作用,随后则使之弛缓,此松弛作用约为罂粟碱的25%,茴香脑约为28%,茴香酮约3%,茴香醛约为4%,柠檬烯约为2%,桉叶油素约为1%。挥发油作用于豚鼠回肠纵行肌肌束,增强其收缩,EC50为6-7μg/ml。小茴香丙酮浸出物对鹌鹑离体直肠有兴奋作用,有效成分是茴香脑,收缩反应是组胺样作用。将充水的微小气球植入兔幽门括约肌层,记录气球内压的变化观察胃运动,在静注戊巴妥钠抑制胃运动的状态下,口服小茴香24mg/kg,可使胃运动出现有意义的恢复,尤以给药后30min和35min时,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别。

(2)抗溃疡作用:小茴香600mg/kg十二指肠或口服给药,对大鼠胃液分泌的抑制约38.9%,对Shay溃疡胃液分泌的抑制为34.9%,而对应激性溃疡胃液分泌的抑制为33.8%。但小茴香末口服或十二指肠给药,不论对阿司匹林诱发的大鼠溃疡或应激性溃疡均无明显效果。

(3)利胆作用:小茴香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汁固体成分增加。

2.对气管的作用:小茴香挥发油对豚鼠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将挥发油溶于12%乙醇给麻醉豚鼠灌胃,可使气管内液体分泌增加,切断胃神经不产生影响,认为此作用不是通过胃反应引起。

3.对肝的作用:对部分肝摘除大鼠,给小茴香挥发油10d,肝组织再生增加,肝的重量比对照组增加。

4.性激素样作用:雄大鼠给小茴香丙酮浸出物15d,睾丸、输精管的总蛋白含量减少,精囊和前列腺的总蛋白则明显增加,这些器官的酸性、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雌大鼠用丙酮浸出物10d,出现阴道内角化及性周期促进,乳腺、输卵管、子宫内膜、子宫肌层重量增加,认为小茴香有雌激素样作用。另有报道,认为有效成分为茴香脑及其聚合物如二聚茴香脑。

5.其他作用:小茴香挥发油、茴香脑对青蛙都有中枢麻痹作用,对蛙心肌开始稍有兴奋,接着引起麻痹。对神经肌肉呈箭毒样麻痹,肌肉自身的兴奋性减弱。由小茴香提取的植物聚多糖有抗肿瘤作用。挥发油对真菌孢子、鸟型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灭菌作用。

医家论述

1.《千金·食治》:“主蛇咬疮久不瘥,捣敷之。又治九种瘘。”

2.《日华子》:“治干、湿脚气并肾劳癫疝气,开胃下食,治膀胱痛,阴疼。”

3.《开宝本草》:“主膀胱间冷气及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

4.《得配本草》:“运脾开胃,理气消食,治霍乱呕逆,腹冷气胀,闪挫腰痛。”

5.《随息居饮食谱》:“杀虫辟秽,制鱼肉腥臊冷滞诸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配伍应用

1.治小肠气疼闷,不省人事:小茴香(盐炒)、枳壳(麸炒)各一两,没药半两。诸药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圣惠方》)

2.治寒疝疼痛:川棟子四钱,木香三钱,茴香二钱,吴茱萸一钱(汤泡)。长流水煎服。(《医方集解》导气汤)

3.治寒气停滞心腹,腹痛泄泻:茴香一两(微炒),甘草二两(炙,挫),高良姜二两(去芦,河水浸三日,逐日换水,切作片子,以麻油四两炒微黑色,晾干),盐三两(炒)。诸药合后再炒令热,急用碗盛,以碗盖,勿令透气,候冷碾为末。每服二钱,白汤点服。(《卫生家宝》鸡舌香汤)

4.治胁下疼痛:小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上为末。每服三钱,盐汤调下。(《袖珍方》)

5.治肾虚腰痛,转侧不能,嗜卧疲弱者:小茴香(炒,研末)。破开猪腰子,作薄片,不令断,层层掺药末,水纸裹,煨熟。细嚼,酒咽。(《证治要诀》)

6.治下消小便如膏油:茴香(炒)、苦棟(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一盏,食前调服。(《济生拔萃》)

7.治一切水气,四肢肿满:茴香子(炒)、乌药(生用)、高良姜(汤浸,焙干)、青橘皮(去瓤)各一两。上药捣筛。每服二钱匕,酒半盏,煎数沸,去深,稍热服。(《圣济总录》妙

香汤)

8.治小便夜多及引饮不止:茴香不以多少,淘净,入少盐,炒为末,用纯糯米辄一于大,临卧炙软熟,蘸茴香末啖之,以温酒送下。(《普济方》)

9.治遗尿:小茴香6g,桑螵蛸15 g,装入猪尿胞内,焙干研末。每次3g,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10.治虚气冲上,耳鸣耳聋:茴香(炒)、木香、荜澄茄(去蒂),共为末。外以青盐为末,入糯米粉内,煮糊为丸。每服三四十粒,盐汤下。(《澹寮集验方》青盐下气丸)

11.治牙疳:用茴香、橘梗烧灰存性,为末敷,干则油调。(《卫生易简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