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刺梨根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2023-07-10 05:48:14 责编:小OO
文档


刺梨根,中药材。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缫丝花Rosa roxbuighii Tratt.和单瓣缫丝花R.roxburghii Tratt.f.normalis Rehd.et Wils.的根。具有健胃消食,止痛,收涩,止血的功效。主治胃脘胀满疼痛,牙痛,喉痛,久咳,泻痢,遗精,带下,崩漏,痔疮。

别名

茨藜子根、茨藜根

性味归经

甘、苦、涩,平。

功能

本品具有健胃消食、止痛、收涩、止血的功效。

主治

主要用于胃脘胀满疼痛,牙痛,喉痛,久咳,泻痢,遗精,带下,崩漏,痔疮。

医家论述

1.《草木便方》:止痢,治牙痛,崩带。

2.《分类草药性》:止泻。治喉痛,吐血,红崩,白带。

3.《贵阳民间药草》:健胃止痛,消食去胀。治久咳,久痢。

4.《四川中药志》:治痔疮,牙龈肿痛。并能发乳,止遗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每次0.15g。

临床应用

1.治慢性胃炎,胃痛:茨藜根,煎成浓液,每日当茶饮,连服一周。(《贵阳民间药草》)

2.治胃气胀痛:茨藜根一两,红糖一两。水煎服。(《贵州民间方药集》)

3.治脾虚白痢,消化不良:茨藜根一两五钱,何首乌一两五钱,头晕药一两。水煎,连服二剂。(《贵阳民间药草》)

4.治赤白崩带:刺梨根半斤,金毛狗脊四两。泡酒,早晚各服一酒杯。(《重庆草药》)

5.治久咳:茨藜根,加糖煎服。(《贵阳民间药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