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白梅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2023-07-10 05:48:36 责编:小OO
文档


白梅,中药材。为蔷薇科植物梅Armeniaca mume Sieb.的果实经盐渍而成。具有利咽生津,涩肠止泻,除痰开噤,消疮止血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烦渴呕恶,久泻久痢,便血崩漏,中风惊痫,痰厥口噤,梅核气,痈疽肿毒,外伤出血。

别名

盐梅、霜梅、白霜梅

性味归经

酸、涩、咸,平。

功能

本品具有利咽生津、涩肠止泻、除痰开噤、消疮止血的功效。

主治

咽喉肿痛,烦渴呕恶,久泻久痢,便血崩漏,中风惊痫,痰厥口噤,梅核气,痈疽肿毒,外伤出血。

医家论述

1.《食疗本草》:刺在肉中,嚼白梅封之,刺即出。

2.《日华子》:治刀箭(伤),止血,研敷之。

3.《宝庆本草折衷》:主伤寒,痰厥,头疼,折伤,下痢肠垢。今呕逆者,服之尤验。

4.《纲目》:治中风惊痫,喉痹,痰厥僵仆,牙关紧闭。又治泻痢烦渴霍乱吐下,下血血崩,功同乌梅。

5.《本草经疏》:去死肌、青黑痣、恶肉,消痰醒睡,止霍乱,解酒毒。

6.《本草从新》:治梅核膈气。

7.《医林纂要》:补敛心神,镇惊痫。治口疮,痈毒。

8.《本草求原》:治喉痛,乳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噙咽津液;或入丸剂。

外用:擦牙;或捣敷,或煅存性研末调敷。

配伍应用

1.治喉痹:盐梅肉1个,硼砂少许研匀,捻如枣大。放口中噙化。(《卫生易简方》)

2.治中热,五心烦躁,霍乱呕吐,口干烦渴津液不通:白梅(研破)二十九斤,檀香十四两,甘草十三斤半,盐(炒)十五斤。上为末。每一钱擦生姜新汲水下。(《局方》白梅汤)

3.治新久赤白痢疾:盐霜梅3个,以黄泥包,于慢火内煨干,研为细末。用米汤调下。(《古今医统》神效散)

4.治中风或吐泻,牙关紧噤白梅末,不拘多少。上味将揩牙立开。(《圣济总录》白神散)

5.治梅核膈气:半青半黄梅子,每个用盐一两,腌一日夜,晒干,又浸又晒,至水尽乃止。用青钱三个,夹二梅,麻线缚定,通装磁罐内,封埋地下,百口取出。每用一枚,含之咽汁,入喉即消。(《龚氏经验方》

6.治痈疽已溃未溃:盐白梅烧存性,为末,入轻粉少许,香油调涂四围。(《易简方》)

7.治妇人血崩:盐白梅七个,烧灰为末。米饮作一服空心下。(《经验良方》梅饮子)

8.治血淋:白梅烧灰存性,为末,入麝香少许,酒糊为丸如桐子大。熟水吞五十丸下。(《卫生易简方》

9.治雀斑霜:梅肉、樱桃枝、牙皂角、紫浮萍共捣丸,擦面。(《疡医大全》)

使用禁忌

不宜多食久食。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