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重重之重请收藏
2023-07-14 16:55:25 责编:小OO
文档


别以为健康体检那是中老年人才应该干的事,其实,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体检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每一次体检都能从中得知宝宝的发育状况)。而那张来用“高价”买来的体检报告单,则像是给宝爸宝妈发的‘成绩单’,告诉你在带娃的这段时间里,你做得好不好。

通常来说,宝宝体检的项目则主要包括:身高体重、坐高、头围、胸围、囟门闭合情况、出牙情况、喂养指导、动作发育,血常规等,男孩还会看看小鸡鸡。而宝宝体检的具体时间主要集中于于0-3岁期间(越小越密集)。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八一八关于婴幼儿宝宝必须做的8次体检(如果你的宝宝在三岁以内,建议收藏此文)。

0-3岁婴幼儿宝宝必做的8次体检

宝宝出生前后(体检比较频繁)

出生后42天(通常意义上的第一次体检)

出生4个月(第二次体检)

出生6个月(第三次体检)

出生9个月(第四次体检)

出生12个月(第五次体检)

出生18个月(第六次体检)

宝宝2周岁时(第七次体检)

宝宝3周岁时(第八次体检)

宝宝出生前后(体检比较频繁)

宝宝出生前

监测胎动和胎心,反映宝宝有无缺血缺氧、宫内窘迫等现象。

宝宝出生时

1.Apgar评分:宝宝出生后接受的第一次检查,出生后立即进行。包括皮肤颜色、心率、呼吸、刺激后反应以及肌张力。如发现宝宝异常,应及早进行治疗。

2.全面查体:

a.完善体重以及身高,头围、囟门大小。检查宝宝外观有无畸形,呼吸是否平稳,心跳是否有力规则、有无杂音。

b.男婴的睾丸是否下降至阴囊。双侧大腿是否等长、皮纹是否对称。同时注意宝宝哭声是否尖直。

c.完善新生儿生理反射检查:如拥抱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蹬踏反射、游泳反射。

d.有些地区,会完善新生儿听力筛查检查。

宝宝生后72小时~7天

完善足跟血检查。

注意排除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有些地区增加了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检查。

0-3岁婴幼儿宝宝必做的8次体检

出生后42天(意义上的第一次体检)

体检项目: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囟门大小,脐带是否脱落,有无渗血渗液。检查动作发育,主要是新生儿反射。这时宝宝已经会笑。

视力检查:能注视较大的物体,双眼很容易追随手电筒光方向运动。

听力检查:听到声音后,有眼神和颈部的转动。完善听力筛查。

肢体检查:此时,宝宝的小胳膊、小腿总是喜欢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

生殖器检查:男婴的睾丸应降入阴囊。

听诊心肺检查:注意宝宝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

分髋试验,臀纹、脐部的检查: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先天性脱位、先天性脐疝等现象。

出生4个月(第二次体检)

宝宝4个月时,正常的平均体重是7.36千克,平均身高是.5厘米。

第二次体检项目包括:体重、身高、测量头围以及囟门(此时宝宝后囟门已经闭合)、听诊心脏、测量胸围,观察竖头情况、翻身情况,验血等。

视力检查:手拿小物品“引诱”宝宝,观察他的眼睛是否随之转动。

听力检查:家长说话时,观察宝宝的倾听反应,正常情况下,哪边发出声音,宝宝的头就会转向哪边。

口腔发育:4个月的宝宝,经常会有口水流出嘴外,可以有牙齿萌出。

肢体发育:1.竖头情况,让宝宝俯卧,看看宝宝的头是否可以抬起并灵活转动,坚持大于10秒钟;2.翻身情况,俯卧位后是否可以自行翻转身体呈仰卧位。

出生6个月(第三次体检)

宝宝6个月时去做体检,最重要的是检查骨骼发育情况以及微量元素情况。宝宝此时如果缺乏钙等营养元素,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家长应注意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否则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常规检查项目: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囟门,宝宝独坐情况,检查动作发育,口腔检查,注意出牙数量,评价智能发育,验血,骨骼检查,重点注意宝宝是否缺铁。

0-3岁婴幼儿宝宝必做的8次体检

视力检查:容易被颜色鲜艳的目标和玩具吸引,并可以注视约30秒。

听力检查:会寻找新的声音来源,并且总是看向发出声音的位置。

牙齿生长:宝宝可能已经开始长乳牙了,这时候会分泌更多的口水,家长要注意口腔清洁,同时适当给宝宝一些稍硬的固体食物。

运动发育:

a.这时的宝宝已经会翻身了,并会坐立,不过坐不稳。会伸手拿自己想要的东西,并塞入自己口中。

b.宝宝开始有意识的主动去抓他喜欢的玩具,抓握时更具方向感,能在眼睛的指引下主动张开小手来抓住物体。家长应注意,让宝宝抓握的物体要从大到小,由近到远,让宝宝练习从满手到拇、食指抓取。

血液检查:宝宝6个月之后,由母体得来的造血物质基本用尽,若补充不及时,就易发生贫血。

骨骼检查:6个月以后,宝宝对钙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同时需继续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缺钙会造成夜间睡眠不稳,多汗,枕秃。

出生9个月(第四次体检)

常规检查项目: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囟门、独坐情况、爬行情况、发音情况,检查动作发育,口腔检查,注意出牙数量,评价智能发育、骨骼检查。

动作发育:宝宝能够坐得很稳,能由卧位坐起而后再躺下,能够灵活地前后爬,扶着栏杆能站立。双手会灵活地敲积木。拇指和食指能协调地拿起小东西,并且双手之间会传递东西了。

视力检查:对于单个的线条,宝宝能够盯着看了,此时视力约0.1。

口腔检查:宝宝乳牙的萌出时间,大部分在6~8个月,小儿乳牙的计算公式为月龄减去4~6。此时要注意开始保护牙齿。

发音检查:宝宝可以发出咿呀的声音了,可无意识地叫爸爸、妈妈。

骨骼情况:每天让宝宝外出坚持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照射,促进皮肤制造维生素D,同时还应继续服用维生素AD滴丸。

出生12个月(第五次体检)

在宝宝1岁~1岁半的时候,囟门就会闭合了。这时候,医生会注意检查囟门的闭合情况,囟门数值异常或闭合时间过晚,都要进一步检查。

常规检查项目: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囟门,发音情况,是否会叫爸爸妈妈,走路情况,检查动作发育,口腔检查,注意出牙数量,评价智能发育、骨骼检查。

0-3岁婴幼儿宝宝必做的8次体检

视力检查:可以注视近距离的物品。可拿着父母的手指,指鼻、头发或眼睛。大多会抚弄玩具。

听力检查:在1米或1米以外的地方喊宝宝的小名或发出声音,一般会马上有反应并转身回头。

口腔检查:此时应该有6~8颗牙齿了,迟迟不出牙的宝宝可能缺钙,或是辅食添加出了问题。

运动发育:这时候的宝宝能自己站起来,并且多数宝宝能扶着东西行走,还能手足并用爬台阶。手指也变得灵活,能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点或道道。

注:1~2岁的宝宝,体检变为每半年一次,并且进行全面体检。

出生18个月(第六次体检)

除检查身高、体重外,还要检查宝宝的头部、脖子、耳朵、眼睛、牙齿、生殖器、腹胸部等部位。家长需要注意的是,1岁半的宝宝容易发生贫血和感染蛔虫,体检时要检查血红蛋白和大便。

常规检查项目:体重、身高、头围、囟门,发音情况,走路情况、检查动作发育,口腔检查,注意出牙数量,评价智能发育、骨骼检查。

视力检查:这时候宝宝的视力已经在正常范围之内了,几乎和成人一样。所以家长要开始注意别让宝宝看太多手机、电视、电脑屏幕。

听力检查:宝宝基本可以听懂爸爸妈妈的简单话语了,并能按要求做。

运动发育:宝宝能够行走,会倒退走,会跑,不过有时仍会摔倒。能扶着栏杆一级一级上台阶;下台阶时,宝宝会往后爬或用臀部着地坐着下。

大小便:宝宝能够控制自己的大便,在白天甚至能控制小便,如果尿湿了裤子也会主动示意。

血液检查:宝宝应检查血红蛋白,此时的宝宝如果出现特殊的问题,表现在血常规化验单上,那么医生可能会在这次体检时提醒你。

蛔虫症:1岁半的宝宝,自己能够吃东西、喝水,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容易感染蛔虫症。检查大便,可以看看是否有虫卵。

肘部脱位:1岁半的宝宝活泼好动,但此时宝宝的肘关节囊以及肘部韧带松弛薄弱,在突然用力牵拉时易造成挠骨头半脱位。

宝宝2周岁时(第七次体检)

宝宝2周岁时,身体各方面机能均相对稳定。常规检查身高、体重、头围,另外需要测查宝宝的心肺功能和微量元素。

听力和语言检查:此时的宝宝,大约掌握300个左右的词汇,会说简单的句子。如果宝宝到2岁仍不能流利的说话,建议咨询医生,看是否要进一步做听力检查。

运动发育:宝宝能够走得很稳妥,并且还能跑步,能自己单独上下楼梯。能把珠子串起来,会用画笔在纸上画圆圈和直线。

口腔检查:2周岁时,宝宝的20颗乳牙基本已经长齐了,应注意保护牙齿。

0-3岁婴幼儿宝宝必做的8次体检

宝宝3周岁时(第八次体检)

宝宝3周岁时,正常情况下的平均体重为13.85千克,身长为94.3厘米,头围为48.9厘米,胸围为50.5厘米,这些都是体检需要测量的。另外,还需检查牙齿生长和视力情况。

动作发育:这时的宝宝,能随意控制身体的平衡,完成蹦跳、踢球、单腿立、上下楼梯、越障碍、走S线等动作,能使用剪刀、筷子、勺子,会折纸、捏彩泥,开始发展精细动作。

视力检查:宝宝到3周岁时,视力达到0.5。这时宝宝应该进行一次视力检查。我国有大约3%的儿童会发生弱视,在3周岁前如能及时发现,4周岁前治疗效果最好,5~6岁仍能治疗,12岁以上就没办法治疗了。

口腔检查:医生会检查宝宝是否有龋齿,牙龈是否有炎症等。

宝宝体检需要注意什么?

体检的前一天晚上,最好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换上干净的衣服。体检时最好穿宽松舒适的衣服,便于穿脱。在宝宝体检后,要把自己育儿过程中的疑问及时向医生说明,有关宝宝的生长发育、智力行为、睡眠和饮食等方面的问题均可向医生询问,同时要认真记录下医生的指示,以免忘记。将宝宝的体检手册、医生的指导意见册、宝宝的疫苗手册装入一个固定的档案袋内,体检时随身携带,方便医生参考宝宝之前的体检情况。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