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为什么不能亲吻孩子 婴儿亲吻病症状图片告诉你
2023-07-14 16:55:55 责编:小OO
文档


大家都只知道亲吻是一种爱,但事实上,亲吻也是一种病。因为,如今有一种病的名字就叫做“亲吻病”。婴儿亲吻病症状图片告诉你,为什么不能亲吻孩子?

但凡患有口腔疱疹的患者通过亲吻方式接触婴幼儿童,则有可能让孩子感染上“亲吻病”。而这种病毒几乎90%以上的成年人都是携带者,只不过过它平时潜伏在唾液腺中,加上成年人免疫力比强,所以能与这种病毒“和平共处”,不会引发而已。

婴儿亲吻病症状图片

但对于年幼抵抗力低的婴幼儿童,病毒就会趁虚而入。如若发现不及时或治疗时间延误,这其中的危害绝对超乎你的想象(澳洲一位妈妈就因为没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导致6月宝宝患上脑瘫).

那么,身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如何在第一时间判断病情,区分这究竟是普通的皮肤病还是危害较大的“亲吻病”?其实,亲吻病和其他疾病都会有症状表现,只要妈妈你细心观察,就能找出蛛丝马迹,准确判断的。

婴儿亲吻病症状图片

其实,“亲吻病”的症状类似感冒,患者会出现发烧、食欲差、疲倦、淋巴腺肿大等症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之所以被称为“亲吻病”,正是因为该病由口咽分泌物经密切接触而感染病毒。除了接吻外,该病最多见的传播途径还是人们平时近距离的交谈以及分享食物与细碎唾液在空中传播。

婴儿亲吻病症状图片

“亲吻病”多发生于婴幼儿,是因为宝宝们的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完全,免疫力比较低。“亲吻病”的症状跟感冒特别像,发烧、咽峡炎是两者的共同症状,不过也有不同,比如患者的口腔腭黏膜、颊黏膜会出现点状成簇性出血样小红点,也可发生到牙龈。随后,躯体皮肤可能出现小红丘疹或靶心样丘疹损害。好在这种病经过抗病毒对症治疗,恢复和愈后较好,一般几周就能康复,且急性发作过一次就不会再发作。

面对向宝宝“索吻”的情况,妈妈们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尤其是在下列七种情况下,不宜亲吻宝宝。(以妈妈为例)

1. 出现皮疹

因为许多年轻妈妈小时候没有得过麻疹(身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皮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发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惟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能通过口腔飞沫传播。而儿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以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母子间的亲吻很容易传染此病。

防护措施:一旦妈妈有得此病的嫌疑,应立即母婴隔离,并积极治疗。

2. 拉肚子

肚子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致病的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传染源。妈妈亲吻宝宝,或者给宝宝喂饭前,用舌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得痢疾的几率。

防护措施:如果妈妈最近肠胃不太好,应尽量避免亲吻宝宝。

3. 携带具传染性的肝炎病毒

如果妈妈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吻宝宝是不够安全的。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

防护措施:携带肝炎病毒的妈妈如果经过化验表明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采取其他方式来呵护宝宝。

4. 出现水疱

妈妈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因为上述症状正是“单纯疱疹病毒”局部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

“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对婴儿致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好发年龄在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

防护措施:出现疱疹性口炎等“单纯疱疹病毒”症状表现的妈妈,应在痊愈前尽量避免接触宝宝,并切忌亲吻宝宝。

5. 化妆

化妆品不少都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如果妈妈不卸妆就亲吻宝宝,或让宝宝亲吻妈妈,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美国就曾报道过婴儿因与母亲脸贴脸,误舔食了母亲脸上的粉脂,而发生铅中毒的病例。

防护措施:妈妈平时应尽量减少浓妆,亲吻宝宝前唇部应彻底卸妆。

6. 伤风感冒

要知道并不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等明显感冒症状,才值得妈妈们警惕!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甚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因此妈妈应对感冒病毒引起高度重视,即使自己只是出现轻微感冒症状,比如轻微的头疼、咽痛,也应避免相互亲吻等亲昵之举。

防护措施:出现感冒症状的妈妈和宝宝接触时最好戴上口罩。

7. 有口腔疾病

亲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触,如果妈妈本身有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中就会有大量致病病菌存在,通过亲吻宝宝,这些病菌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引发宝宝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

防护措施:妈妈在口腔疾病痊愈前不要亲吻宝宝。

最后需要提醒

传递爱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亲吻,眼神、语言、表情、拥抱等等,都是很好的亲子沟通方式。既能表达爱意,又能确保健康安全,才是积极而稳妥的。

另外,在走亲访友时,要格外留神,尽量避免他人随意亲吻宝宝。各种传染病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宝宝。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不妨学 着“婉拒”亲吻这样的示好方式。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