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给宝宝把尿的好处和坏处
2023-07-14 16:59:17 责编:小OO
文档


宝宝把尿是很常见的问题,给宝宝把尿能提升亲子联系,还会让宝宝更舒服,但是宝宝把尿也会有坏处,宝宝可能会抗拒,可能会失误,身体可能受伤害,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婴儿几个月可以把尿

当宝宝超过三个月之后,这时候妈妈可以给宝宝把尿了。

当宝宝三个月大的时候,宝宝颈椎的肌肉已经有力了,可以自主抬头。这时候妈妈给宝宝把尿,那么宝宝头部也不会耷拉下来的弄伤颈椎。因此,如果是给宝宝把尿,等宝宝超过三个月就可以的。双手抓住宝宝的大腿,让宝宝的身子和头部靠在你的身体上,这样就可以把尿了。

妈妈可以在白天可以锻炼把大小便的习惯。首先,妈妈要观察宝宝本身的排便刺激反应,一般排便时会有脸部发红、皱眉、眼睛凝视、腿扭动等,应立即拿便盆,发出“嗯、嗯”或者“嘘、嘘"的声音,诱导排便。注意时间不能太长,如果排不出来,可以过一会儿再把,坚持下来就会习惯的。如果是到冬天和晚上,冬天太冷,晚上睡觉时间长,妈妈可以给宝宝适量使用纸尿裤。

给宝宝把尿的好处

把尿能提升亲子联系

因为妈妈为了给宝宝把尿,要频繁观察宝宝要排便的迹象,这会让妈妈更加了解他的需求,从而让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亲子联系更加紧密。而且,有的妈妈为了晚上给宝宝把尿,会让宝宝跟自己睡在同一张大床上。

把尿会让宝宝更舒服

宝宝尿湿或便污尿布后,往往会哭闹,就是用纸尿裤有时也会这样。而且,不戴尿布,宝宝就很少会长尿布疹。

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

随着宝宝大动作技能的提高,当宝宝会爬或会走了之后,妈妈更容易鼓励宝宝自己到尿盆那儿去,或是“用大宝宝的马桶。

减少资源浪费

全球范围内,垃圾填埋场每年要堆积2200万吨的废弃纸尿裤。减少传统布尿布的使用,同样对环境有益,因为清洗棉布尿布也需要能源。减少尿布的使用不仅可以保护地球,同时还能为妈妈节约开支。

把尿是自然的方式。在中国,给宝宝把尿的历史由来已久。宝宝不戴尿布,妈妈们也可以抱着宝宝去做各种事。宝宝光着的小屁屁一般不会弄脏妈妈的衣服,因为妈妈们知道怎样预判宝宝有排便的需求。当妈妈发现宝宝发出了想要排泄的信号时,可以让宝宝面朝外,给宝宝把尿。而且妈妈也不用整天都盯着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自然会知道宝宝什么时候要排便了。

给宝宝把尿的坏处

把尿耗费时间和精力

支持把尿的人也认为:妈妈不必一天24小时都给宝宝把尿,可以在白天不外出的时候给宝宝把尿,其他时间给宝宝用尿布。但是,这可能会让宝宝感到混乱。事实上,妈妈越是始终一致地坚持给宝宝把尿,妈妈成功的几率就越高。如果妈妈已经重新上班了,家里请了保姆,你得说服保姆能够坚持给宝宝把尿。所以无论如何,妈妈都得为此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

宝宝可能还没准备好

儿童发育专家说,宝宝在12个月大之前,无法控制自己的膀胱和排便机制,而且在18个月大之前,也才只有一点点的自控能力。虽然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但是,在满18个月大之前,大多数宝宝都无法自己有意识地上厕所,无法告知妈妈排便需求。

宝宝可能会抗拒

给宝宝把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有的宝宝这几周配合把尿,过两周却频频尿裤子;有的宝宝排便之前不给妈妈信号;也有的宝宝反抗把尿,甚至几天不排便。对1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把尿训练,如果掌握的时间不对,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反而给以后的如厕训练带来困难。

宝宝可能会失误

如果妈妈给宝宝把尿不戴尿布,那宝宝可能会经常尿裤子。有时,宝宝可能不会给妈妈要排便的信号,妈妈也可能来不及给宝宝接尿。虽然支持给宝宝把尿的人坚持说,这种方式总体来说要比用尿布更干净,不过妈妈可得随时准备好清洁用品和宝宝的换洗衣物。

宝宝身体可能受伤害

太早把尿,可能造成肛脱、肛裂、尿频。太早把尿,不仅不能帮孩子更早建立自主排尿功能,反而危害多多。

(1)括约肌受损伤:由于把尿不容易掌握时机,把尿时间长了,孩子的肛门周围压力加大,会对娇嫩的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

(2)脱肛:局部频繁把便,婴儿会频繁用力,加上自身控制肛门括约肌的韧带相对松弛,非常容易造成直肠黏膜经肛门突出的现象,也就是脱肛。

(3)肛裂:脱肛又会造成宝宝排便时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费力程度,这又容易引发肛裂。

(4)尿频:如果家长频繁地给孩子把尿,会让孩子对大人的指令产生条件反射尿尿,非膀胱充盈刺激括约肌而反射排尿,孩子由于缺乏憋尿的经历,其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会导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反而容易尿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