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异常分娩怎么预防 异常分娩有什么症状
2023-07-14 16:56:29 责编:小OO
文档


对于异常分娩是很常见的事情,异常分娩会出现母体和胎儿方面的变化,会导致产程进展缓慢而延长,所以孕妇在平常要做好预防应做好检查工作,异常分娩发生率可以大为减少。

异常分娩的症状

母体方面的变化

(1)一般情况:产程延长可使产妇烦躁不安、乏力、进食减少。检查可见口干唇裂、齿垢舌苔黄厚,甚至伴有体温升高;严重者可出现肠胀气或尿潴留。

(2)产科情况:产力异常时,在宫缩高峰指压宫底部肌壁可出现凹陷或子宫收缩过强、过频;宫颈水肿或宫颈扩张缓慢、停滞;胎先露部下降延缓或于宫缩时胎先露部不下降。严重时,子宫下段极度拉长、出现病理缩腹环并伴局部压痛。

胎儿方面的变化

(1)胎头水肿或血肿:产程进展缓慢或停滞可使胎头先露部软组织长时间受到产道挤压,出现胎头水肿(又称产瘤);或胎头在产道中被挤压、牵拉使骨膜下血管破裂,发生胎头血肿。

(2)胎儿颅骨缝过度重叠:分娩过程中,通过颅骨缝轻度重叠使头颅变形,缩小头颅体积,有利于胎头娩出。但骨产道相对狭窄,产程延长时,胎儿颅骨缝可能过度重叠,表明存在明显头盆不称,不宜经阴道分娩,应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

(3)胎儿窘迫: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可出现胎儿窘迫。

什么是异常分娩

异常分娩又称难产。其主要特征为产程进展缓慢而延长。引起异常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精神心理因素。产程延长会增加分娩期母儿并发症,严重者可直接危及母儿生命。

由于产力、产道和胎儿等任何一个因素异常,造成分娩过程受阻碍,胎儿娩出困难,称为异常分娩,俗称难产。针灸具有催产作用,现代早期的报道见于50年代初。而在临床上较多的应用,则是70年代代中期以后。大量观察表明,针灸可以加强宫缩,扩张宫口,加速产程,无论针刺、艾灸、电针、耳针还是穴位注射等,都具有类似的作用。目前针灸催产的有效率在85%左右。需要指出的是,针灸催产主要适用于子宫收缩无力,而无明显骨盆狭窄,头盆不称或软产道异常分娩。另外,对于妊期29周~40周的各类胎位异常的孕妇,艾灸矫正胎位率可达90%以上。

产力是分娩的动力,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腹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以子宫收缩力为主。产道异常包括骨产道异常以及软产道异常。它可以使胎儿娩出受阻,临床上以骨产道异常为多见。胎位异常,造成难产的常见因素之一。分娩时枕前位约占90%,而胎位异常约占10%,其中胎头位置异常居多:有持续性枕位,持续性枕后位,面先露,高直位,前不均倾位等,约占6%-7%。臀先露约占4%,肩先露极少见。过度焦虑和恐惧:焦虑是一种常见的负面情绪,是个体对面临的潜在威胁产生的恐惧和忧虑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应激反应。

异常分娩的预防

预防应做好检查工作,异常分娩发生率可以大为减少。胎儿及产道异常,在产前检查时大都可以发现。胎位不正者,应设法纠正;骨盆狭窄者,可根据其狭窄程度,对分娩方式作出初步估计。做好必要的产前解释工作,纠正贫血,改善营养,防治妊高征及其它妊娠并发症等,皆足以增强母儿健康,以利于妊娠分娩的正常进行。

首先要使产妇了解妊娠及分娩是正常生理过程,增强其对分娩的信心,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关心孕妇的饮食、休息及大小便,避免过早过多地使用镇静药物。

对已出现子宫收缩乏力者,要严密观察,认真分析,及时处理。有胎位异常的应尽早纠正。保胎时不过多使用孕激素。子宫有疾病者应在孕前治好后再妊娠。

妈妈过度忧虑恐惧也是造成异常分娩的常见原因,所以要想顺利的产下孩子,妈妈一定要放放松心态,另外一定要进行产前检查,产前检查是顺利产下宝宝的保障之一。

产程进展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时刻注意母子情况,子宫收缩强弱,胎头下降情况及子宫扩张速度等。针灸无效的病例,多为胎儿本身的因素(如胎儿过大,脐带缠颈等)或产道因素(如骨盆偏狭等)。应该立即采取其他措施,包括行剖腹产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