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得手足口病要住院吗
2023-07-14 17:03:04 责编:小OO
文档
得手足口病要住院吗

根据以下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住院。

1、看症状

(1)不要住院的情况

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发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的轻微病症无须住院。

(2)要住院的情况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在发病后的1—5天内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嗜睡、易惊、头痛、呕吐、惊厥、面色发白、心率增快或减慢等症状。尤其是发高烧,温度超过38.5度的情况,很可能说明患者病情已经往重症方向发展了,家长需警惕,需及时送医治疗,必要时需要住院。

2、看精神状态

(1)不要住院的情况

手足口病患者在病症轻微的情况下,身上只是长有疹子,而这些疹子不痛、不痒,除了口里的口腔溃疡有些痛以外,患者基本上疼痛较少,精神状态也还是可以的,不需要住院观察治疗。

(2)要住院的情况

若是手足口病是重症的情况下,那么患者多伴有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等,甚至面色苍灰、身体冒冷汗,看起来精神状态很不好,需要住院留观,以备及时抢救病情。

3、看患者年龄

(1)不要住院的情况

3岁以上手足口病的低危人群,96%以上的患者多是轻微病症,而且病情基本没有危险性。据国内病例观察,3岁以上手足口病患儿尚没有出现死亡病例,这类人群通常只需在家对症护理即可。

(2)要住院的情况

手足口病患儿的年龄越小,其危险性越大。一般来说,6个月—2岁是高危人群,而死亡的高峰也在这个年龄段,若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感染了手足口病,没有接种过手足口病疫苗的,建议尽早住院留观。

4、看病毒类型

(1)不要住院的情况

根据临床上的患者来看,手足口病的患者多是这两类病毒引起的,一类是柯萨奇病毒,一类是肠道病毒71型(EV71)。而感染柯萨奇病毒危险性相对较小,多表现病症轻微,一般无须住院,即可在1周左右自愈。

(2)要住院的情况

而若是感染了EV71病毒的就比较凶险,很多患者有些从发病到死亡甚至只有1、2天的时间。因此若是感染了EV71病毒的话,一般就是重症患者了,这类病人要赶紧住院治疗。

5、看是否接种过疫苗

(1)不要住院的情况

如手足口病患者曾经接种过手足口病疫苗的,那么基本就不会感染因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也就表示患者病情不严重,无需住院。

(2)要住院的情况

如手足口病患者之前没有接种过手足口病疫苗,那么很可能感染的就是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此时需要及时做血清检查,判断是不是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然后再决定是否住院。

手足口病不住院在家如何护理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皮疹护理

1、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2、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让皮肤受到二重感染。

注意降温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退热期、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防止受凉。高烧不退时,应遵医嘱运用药物降温。

推荐:物理退烧方法

推拿退烧

1、一窝风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手背腕横纹中点处。

功效:解表散寒兼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2、推三关300次

操作:沿前臂前侧,由腕横纹直推至肘部(单向推不来回)。

功效:能培补肺气,发汗解表

3、揉外劳宫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掌背中指和无名指掌骨中间。

功效:温中散寒,发汗解表,将气血往内调配。

4、清天河水500次

操作:操作者用一只手握住被操作者手掌,将掌心向上,拿住内劳宫穴后,再用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由腕横纹直推至肘横纹。

功效:清热解表。

温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

退烧贴

亦可用市售的“退热贴”贴(或家用冰袋)在孩子的前额部以帮助散热降温。

通风散热

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保证水分

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脱掉过多的衣服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饮食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食温以偏温略凉为宜,不能过咸,以减少对口腔溃疡面的刺激,避免辛辣。对疼痛明显而拒食的患儿要适当给予静脉补液。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故家长应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手足口病不住院多久能好

一般是7天左右能好。

手足口病如果医生建议说不需要住院的话,那么说明患者病症比较轻微,一般对于这类轻微病症的患者而言,家长们只需做好以下护理工作,就能在7天以内使病情尽快痊愈。

手足口病住院需要准备什么1、洗漱物品

因为住院往往待的时间比较长久,基本都在一个星期以上,所有建议购买洗护用品携带,如洗发露、毛巾、牙膏、牙刷、沐浴露、肥皂、脸盆等生活用品。毕竟手足口病的患者具有传染性,任何物品建议专人专用。

2、生活物品

医院食堂基本都是提供三餐的,如果不想在外面买饭的话可以自己带碗在食堂订餐的,毕竟食堂的饭菜是比较清淡的,而且价格也相对实惠些的。如果是在冬天的话建议买保温桶的,住院期间很多突然情况的,也许护士临时通知一个检查,就会耽误吃饭时间的。另外水杯肯定必不可少的。

3、换洗衣物

如果住的地方不在医院附近,建议住院之前准备两套换洗的衣物。病人带两套内衣,还有拖鞋,现在医院病房都是有卫生间的,有淋浴,可以多备一双凉拖。

4、陪护人员建议带折叠床和被子

医院的床铺都是为病人准备的,为了让病人休息的更好,不建议陪护的人和病人挤在一个床上睡觉。所有在住院之前建议买一个折叠小床或者折叠的躺椅,记得带小被褥,不然晚上睡觉会冷的,虽然现在病房都有空调。

5、住院费用和患者相关的证件资料

手足口病幼儿患者需要住院的,家长们要及时准备好住院费用,以及患者的身份证、就诊资料、病历单等相关资料,不要遗漏,带去医院后要保管好,避免丢失。

手足口病住院的话多久能出院

病症好了就能出院,一般7—15天左右。

如果患者在手足口病期间病情严重,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头痛、呕吐、呼吸困难、惊厥、心率增快或减慢等问题的,这种情况下说明病症比较严重,需住院治疗,通常治愈时间根据病情程度和患者的恢复能力决定,一般7—15天左右能出院。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