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足月儿与早产儿的外观特点
2023-07-14 07:09:48 责编:小OO
文档


足月儿的外观特点

1、皮肤:绛红,水肿,毳毛多

2、头:头更大,占且身的1/3

3、头发:细而乱,如绒线头

4、耳廓: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

5、乳腺:无结节或结节<4mm

6、外生殖器: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阴囊少皱裂;妇婴大阴唇不发育,不能遮盖小阴唇

7、指(趾)甲:未达指(趾)尖

8、跖纹:足底纹理少

早产儿的外观特点

1、皮肤: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2、头:头大,占全身的1/4

3、头发:分条清楚

4、耳廓:软骨发育良好,耳舟成形,直挺

5、乳腺:结节>4mm,平匀7mm

6、外生殖器:男婴睾丸已降至阴囊,阴囊皱裂形成,女婴大阴唇发育,可覆盖小阴唇及阴蒂

7、指(趾)甲:达到或超过指(趾)尖

8、跖纹: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上)

1、呼吸系统:

足月儿生后第1小时内呼吸频率可达60~80次/分,1小时后呼吸频率降至40~50次/分,以后维持在40次/分左右。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吸奶后可有暂时性青紫,甚至发生呼吸暂停(头颈位置不当,会厌阻挡,呼吸中枢发育不健全等导致,可采取弹足底或托背处理。呼吸暂停常发生于早产儿,呼吸停止在20秒以上,伴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发绀。)

2、心血管系统:

足月新生儿在睡眠时平均心率为120次/分,醒时可增至140~160次/分,且波动较大,范围为90~160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9.3/6.7kPa)。早产儿心率偏快。

3、消化系统:

足月儿出生时吞咽功能已完善,但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胃底发育差,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故新生儿易有溢奶(哺喂完后拍背,防止呛奶),早产儿更多见。早产儿各种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较少,不能将脂肪乳化,故脂肪消化吸收较差。

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中)

4、泌尿系统:

足月儿出生时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不能迅速有效地处理过多的水和溶质,易造成水肿或脱水症状。早产儿由于排钠分数高,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如不注意补钠,易产生低钠血症。

5、造血系统:

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脐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170g/L(生后8-10周降至90-110g/L,原因是血容量增加,但红细胞寿命缩短)。生理性贫血的概念。

6、神经系统:

新生儿脑相对较大,重300~400g,占体重10%~20%(成人仅2%),脊髓末端约在第三四腰椎下缘,故腰椎穿刺应在第四、五腰椎间隙进针(与成人腰椎穿刺不太一样,一般腰34.)。

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下)

7、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很差。重点在于对早产儿的护理,后面我们会讲到新生儿硬肿症,对患儿复温的方法进行重点讲解。

8、能量和体液代谢:

新生儿热能需要量取决于维持基础代谢和生长的能量消耗,在适中环境温度下,基础热能消耗为50kcal/kg(209kJ/kg),加上活动、特殊动力作用、大便丢失和生长需要等,每日共需热量约为100~120kcal/kg(418~502kJ/kg)。初生婴儿液体需要量与其体重和日龄有关。足月儿每日钠需要量12mmol/kg,<32周早产儿约需34mmol/kg;新生儿生后10天内不需补充钾,以后每日需钾量1~2mmol/kg。早产儿皮质醇和降钙素分泌较高,且终末器官对甲状旁腺素反应低下,常有低钙血症。

9、免疫系统:

新生儿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够成熟,皮肤黏膜薄嫩,易擦伤;脐部为开放伤口,细菌易繁殖并进入血液;血清补体含量低。缺乏趋化因子,故白细胞吞噬作用差;T细胞对特异性外来抗原应答差;免疫球蛋白IgG能通过胎盘,但与胎龄增长有关,早产儿体内含量低。

足月儿与早产儿应当如何护理

1、注意保温

保温生后应将足月儿置于预热的自控式开放式抢救台上,或自控式温箱中,设定腹壁温度为36.5℃,抢救台或温箱可自动调节内部环境温度,保持新生儿皮温36.5℃。对早产儿尤其要注意保温。

2、喂奶也需注意

喂养足月儿生后半小时即可哺母乳,以促进乳汁分泌,并防止低血糖。提倡按需哺乳。配方乳可每3小时1次,每日7~8次。喂奶前应清洗乳头,奶后将婴儿竖立抱起、轻拍背部,以排出咽下的空气,防止溢奶。

3、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软垫,避免颈部弯曲、呼吸道梗阻。

4、预防感染新生儿护理和处置均应注意无菌操作

婴儿室工作人员如患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应暂时隔离。接触新生儿前应洗手。

5、接种疫苗

预防接种生后3天接种卡介苗;生后1天、1个月、6个月时应各注射乙肝疫苗1次,每次20~30μg。

6、新生儿筛查

新生儿筛查应开展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及苯丙酮尿症等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的筛查。

相关百科

足月儿

足月儿黄疸

相关文章:

怎样给早产儿做护理让早产宝宝追上足月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