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母乳性黄疸容易反复吗
2023-07-14 07:17:22 责编:小OO
文档


母乳性黄疸容易反复吗

母乳性黄疸会反复,就是说停喂母乳几天,宝宝的黄疸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重新喂回母乳,宝宝的黄疸症状出现或者有加重迹象。

注意:

黄疸的指标很高需要暂停哺乳的,暂停母乳期间,应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待黄疸消退后可以恢复母乳的。

什么时候可以恢复母乳喂养

一般母乳停喂3-5天左右,宝宝的黄疸就会逐渐退去,这时候就可以恢复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胆红素浓度一般不会太高,最高浓度约为15~25毫克,其高峰时间是生后2~3周,如继续喂母乳,高峰时间将持续4~10天后逐渐下降,约于生后3~12周降到正常,平均下降2.5毫克/天。

注意:

如果中间停喂母乳的几天引起了宝宝乳头混淆,妈妈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坚持让宝宝多吸,慢慢就会纠正过来的。

母乳性黄疸要断奶吗

母乳性黄疸一般是不需要断奶的。

出生不久的婴儿,坚持频繁的母乳喂养有助于婴儿胆红素的排出,母乳喂养进行得不好的婴儿,更容易出现黄疸。母乳性黄疸除黄疸外,若无其它不适,宝宝可正常生长发育,预后较好,可以不停母乳。如果宝宝黄疸较重,建议暂停两天看是否有效果。

注意:

如果停母乳后黄疸仍无消褪,反而加重,或者宝宝有大便发白、肝脾肿大等不良症状,那么就可能不是母乳性黄疸了,此时就需要到医院就诊,明确黄疸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

1、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大母乳性黄疸便为黄色,大便颜色正常。

2、肝、脾不大。

3、小儿的肝功能正常,无贫血。

4、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母乳性黄疸的护理

1、要注意每天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进展情况及全身症状,有无发热、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跳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以便早发现早就医。

2、注意常规婴儿脐部清洁,防止感染,加重黄疸。在医生指导下光疗,服中药,日光浴,避免体温过低或过高,避免晒伤。按需喂养,母乳不足时应及时增加配方奶,补充足够的热量和液量,让宝贝多从尿液及粪便中排泄胆红素。

母乳性黄疸的预防

1、孕母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如孕母有黄疸病史可口服黄疸茵阵冲剂。自确诊的服至分娩,服药时间以两个月以上为宜。

2、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时破损感染。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