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苦参洗液的功效与作用
2023-07-14 07:19:53 责编:小OO
文档


苦参洗液的功效与作用

1.苦参首乌合剂外擦治疗痤疮黄氏等采用自制苦参首乌合剂治疗痤疮34例,结果痊愈14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仅1例。方剂制备及用法:取苦参、生何首乌、当归、白芷各50g,置入广口玻璃瓶中,兑入白醋500ml,然后将瓶盖拧紧,放进盛有适量冷水的锅内,加温煮约1小时取出,次日将盖打开药棉蘸取药汁涂擦患处,早、晚各1次。若用药后觉面部发热、皮肤潮红,下次使用时可加1~2倍清水稀释后再涂擦。20日(约1瓶药汁)为1个疗程,视病情需要可续用1个疗程。

2.鲜苦参根合雄黄等治疗带状疱疹鲜苦参根150g水煎成液,以备口服。煎后的鲜苦参根水50g合雄黄(研粉)30g,冰片(研粉)0.5g,调合成黏性药液,以备外涂。口服鲜苦参根水煎液,3次/天,50g/次。用棉签或软毛刷蘸取所配制混合药液涂于患处,3~6次/天,5天为1个疗程。治疗25例患者,1个疗程痊愈16例,2个疗程痊愈8例。1例因抓搔患处造成感染,后辅助西药治疗痊愈。总治愈率在96%以上。

3.苦参外洗治疗尖锐湿疣取中药苦参100g,加水至1 500ml,先浸泡半小时加温煮沸15分钟,过滤去渣先局部熏疗,待温度适宜后再用药液清洗,每晚1次,每次30分钟,每疗程2周。合并感染者用抗生素治疗,并注意每天更换内衣。20例全部治愈,疣体脱落、无残留、无新生疣复发。治愈时间,7天2例,10天11例,14天7例,治疗期间无任何痛苦和不适。

4.苦参外用治创伤不愈截瘫年逾,因外伤使下肢外踝上部出现炎性伤口,多日不愈,创口日深,自用庆大霉素、百多邦软膏等药物治疗,疗效不显。伤处红肿,渗出物较多,后使用单味苦参末外用,每日换药1次,10日后伤处收口而愈。

5.苦参外敷疗丹毒运用苦参外敷治疗67例丹毒,取效满意。方法:苦参研粉适量,加浓绿茶汁调成糊状,外敷局部红肿处,1日2次。取效时间最短3天,最长7天,配合内服中药煎剂一般不超过7天。药面用薄膜覆盖,以助药力渗透组织。用针穿刺薄膜呈蜂窝状,范围根据疮面大小而定。在治疗过程中如疮面溃烂者不可敷药,外敷内服药期间忌腥辣之品。

6.苦参治疗肛肠病

(1)治疗慢性结肠炎:在辨证治疗的同时,用苦参30g,槐米20g,加水200ml,煎至100ml,取注射器接中号导尿管吸药液,插入肛内25cm以上注药,每晚保留灌肠10小时,3周为1个疗程,重者可连用3个疗程,治疗慢性结肠炎满意。实践证明苦参有显著的止泻涩肠功效。

(2)治疗小儿脱肛:以补中益气方为基础方加减,重用苦参50g,明矾30g,石榴皮20g,五倍子10g,水煎外洗(脱出时洗更佳),日2次。疗效甚捷。共收治不同程度脱肛患者30例,23例痊愈,5例好转,2例无效。

(3)苦参治疗痔疮:自拟苦黄膏外敷治疗此病,疗效满意。其组成为:苦参250g,大黄250g,煎煮稀膏状,再加儿茶50g,冰片10g(二味研末混均),外敷于痔核面上,适用于内痔嵌顿不能还纳、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等。每日2次,3日可消肿止痛,瘀血消散,痔核回缩。临床治疗150例,疗效满意。

7.苦参善治肛肠病

(1)治痔疮疼痛:取苦参20~30g,水煎后日分3服,余渣加水再煎取液,置于浴盆内待凉至45~50℃时坐浴20分钟左右,1日2次。一般连用2~5天,可使痔核缩小疼痛消除,此方对肛窦炎亦有良效。

(2)治肛门皲裂:本病又称肛裂,治法同痔疮疼痛,但陈旧性肛裂外用时则采用软膏为佳。取苦参100g研成极细粉末,加入凡士林500g制成20%软膏外搽患处,1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陈旧性肛裂则需连用2~3个疗程。

(3)治肛门湿疹:治法同痔疮疼痛。但外治时,亚急性和慢性患者宜用油剂。取苦参100g,麻油500ml,将苦参置于麻油内浸泡1天后用文火炸干枯,去渣过滤装瓶备用,用时外搽患处,1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

8.苦参鸡蛋治疗内外痔疮用民间验方苦参鸡蛋治疗内外痔疮患者多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处方:苦参60g,鸡蛋2个,红糖80g。用法:先将苦参煎浓汁后去药渣,再放入鸡蛋和红糖,待鸡蛋煮熟后将蛋去壳带汤一次服。每日1剂,4日为1个疗程。轻者只需1个疗程,重者2~3个疗程可愈或明显好转。

9.百部苦参汤治疗小儿鹅口疮多年来运用百部苦参汤(百部3~6g,苦参5~8g)随证加味治疗此病,获得满意疗效。如治曾某,女,10个月,咳嗽周余,经抗菌消炎,咳嗽未愈,且出现满口白屑,面赤唇红,便结,舌红,苔黄,诊为鹅口疮。投本方加条苓、浙贝母、杏仁、桔梗,4剂后鹅口疮痊愈,咳止。

三、妇科诸疾

1.苦参治疗孕娠期疾病夏氏曾得知一老医人多代师承用苦参治疗孕娠期心悸、子烦、胎动腹痛诸症。证之临床,果有良效。胎儿在发育过程中耗却母体大量阴血,阳气化生相对有余而易生内火,火烁心阴则现心悸、子烦,扰及胎元则致胎体躁动引及腹痛。鉴于孕娠用药多倡审慎,偏性之品易致畸致癌致早产之虞。览及众药,苦参实为恰宜之品,爰录案例供同道参考。

(1)妊娠心悸:徐某,女,27岁。1988年3月7日就诊。自诉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多年,怀孕7个月中,每月发作数次以上,服心律平、异搏定有效。本次持续心悸1周。3日前曾用西地兰加于20ml 50%葡萄糖注射液内静注获效,但数小时后因情绪激动复发,心率154次/分,面色白,舌红,苔薄黄,便结溲黄,夜眠不实,脉疾快。处方;苦参20g,鲜黄葛树根皮(别名大叶榕,味辛,性凉,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的功效)40g,冰糖50g。水煎服。药进2剂,心悸消失,续服3剂以资巩固,直至临产未再复发,顺产一健康女婴。

(2)子烦:谢某,女,32岁。19年11月2日就诊。怀孕4月,1个月前始发入夜烦躁,心中懊恼如火燎状,辗转难眠,每日睡眠1~2小时惊醒,后不能再入睡。白天困倦乏力,脾气暴躁,难以自抑,多医未效。刻诊:六脉细数,眼眶发黑,舌红无苔,便结溲微黄。处方:苦参、夜交藤各10g。水煎代茶饮。2剂症减,7剂后每夜能熟睡6小时以上,续服10剂病愈,直至临产,从未再犯。顺娩一女婴,身体健康。

(3)胎动腹痛;陈某,女,25岁。19年4月1日就诊。怀孕6个月,时伴少腹隐痛,近月胎动频繁,引腹作痛,惊恐不安。已服维生素E及中药保胎剂尚多,时效时不效,近日加剧。六脉弦细,舌淡,苔黄薄,二便正常。拟方:苦参20g,白术10g,水煎时煮鸡蛋1个,药汁鸡蛋服5剂后,胎动变慢,腹痛消失,坚持用药1个月,病未再犯,顺产一男婴,身体健康。

2.苦参草治疗宫颈糜烂取鲜嫩苦参全草750g,切碎放在沙锅内加水2 500ml细火煮沸,待药液煎至剩250ml左右为止;取嫩干苦参全草1 000g研成细粉;将细粉加入药液内,再加适量黏合剂和防腐剂拌匀,压成0.5g的片剂。消毒后备用。每年5~8月是制片时机。宫颈及阴道局部用药,患宫颈炎者,将1g苦参草片在直视下放到宫颈外口糜烂面处,以无菌纱布阻塞药片防其脱落,每隔2天用1次,共5次为1个疗程。患阴道炎者,将药片0.5g放到后穹窿处,每晚临睡前用药,隔2天1次,共5次1个疗程。用药1个疗程痊愈495人,占97%,宫颈糜烂面消失,表面由鳞状上皮重新覆盖。好转12人,占2.4%,用药5次后原糜烂面缩小变浅,充血减轻。无效3人,占0.65%。经5次治疗后糜烂面无缩小,充血不减轻,无鳞状上皮覆盖糜烂面。无效患者合并糖尿病2例,宫内孕2个月1例。

3.苦参萹蓄煎剂坐浴治疗阴痒苦参萹蓄煎剂:苦参100g,萹蓄50g,地肤子20g,黄柏20g,水煎趁热坐浴,每日1剂,早、晚各1次,每次2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痊愈94例(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有效6例(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痊愈率为94%。其中1个疗程痊愈者76例。

曾某,女,29岁,2004年7月10日就诊。半年前始现阴道及外阴部瘙痒,白带增多,因羞于诊治而致病情逐渐加重,痒痛难忍,坐立不安,带下量多而黄,质稠而臭,口苦尿黄,胸闷纳差,舌苔黄厚腻,舌质红,脉弦滑有力。辨证为湿热下注型,用上方治疗2个疗程而愈,至今未复发。

4.苦参加陈醋煎汤熏洗治滴虫阴道炎苦参250g,陈醋500g,煎汤坐浴熏洗,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熏洗时嘱患者蹲下深呼吸运动,使阴道括约肌松弛,有利于药效发挥。熏洗期间忌食辛辣,每晚更换内裤,用盐水烫洗,忌房事。

李某,患本病1年余,发病时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呈灰黄色、泡沫状、稀薄而有臭味,奇痒难忍,伴有刺痛。先后用中西药内服外治,疗效不佳。经用苦参加陈醋煎汤熏洗1次后,阴道分泌物、痛痒大减,连用7次诸症消失,白带检查阴性。为巩固疗效,嘱其下次月经干净后再治疗1个疗程。

苦参加陈醋煎汤熏洗局部疗法,起到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杀虫之功效。据研究,单味苦参有杀灭阴道滴虫、抗各种皮肤真菌的作用。陈醋煎汤熏洗,增加阴道酸性环境,不利于滴虫生长。本品有散瘀解毒杀虫之功,又有芳香穿透之性。煎汤坐浴熏洗,可促进药物的吸收,协同增效。

5.苦参治疗阴道炎赵氏以苦参为主配其他燥湿杀虫药治疗多种阴道炎疗效甚佳。

(1)真菌性阴道炎:取苦参、蛇床子等份为细末装胶囊备用。于月经干净后每晚用2~3%苏打液坐浴后,把1粒胶囊塞入阴道内,7~10日为1个疗程。第2次月经过后,再从新开始第2个疗程,2~3个疗程即可痊愈。曾治96例,痊愈92例,无效4例。

(2)滴虫阴道炎:取苦参30g,蛇床子、龙胆草、泽泻各15g,共为细末,装入胶囊备用。于月经干净后每晚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后,把1粒胶囊塞入阴道内,7~10日为1个疗程。第2次月经干净后,再开始第2个疗程。2~3个疗程即可治愈。曾治125例,痊愈119例,无效6例。

(3)老年性阴道炎: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川椒、黄柏各30g,水煎后熏洗阴道,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5~7日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即可治愈。曾治60例,痊愈57例,无效3例。

金氏等在临床实践中,用苦参油剂外用治疗滴虫阴道炎,疗效甚佳。取苦参200g,烘干研成细末,加入适量麻油,浸泡1周,去渣留油备用。治疗时先用新洁尔灭擦拭外阴及阴道,再用苦参油擦于外阴及阴道,每日1~2次。共治疗60例,病程短者2天,长者1个月。均给予苦参油外用。痊愈55例、显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治疗用药最少6次,最多24次。

临床体会到单味苦参水煎外用、研粉外涂均能治疗滴虫阴道炎。采用具有生肌润肤作用的麻油,与苦参制成油剂,不仅避免了粉剂外涂干涩不适的症状,而且增强了清热燥湿、杀虫、生肌的作用。如果同蛇床子、黄柏、川椒等合用,效果更佳。

6.蛇床子洗剂治疗滴虫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蛇床子洗剂:蛇床子9g,五倍子9g,苦参9g,黄柏9g,紫苏叶3g。煎汁外洗。功用:清热化湿,杀虫止痒。主治:滴虫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方解:《本经》云:“蛇床子主恶疮,则外治之药也,外疡湿热痛痒浸淫诸疮,可作汤洗,可为末敷,收效甚捷,不得以贱品而忽之。”此药温中下气,苦能除湿,辛能润肾,甘能益脾,故其功用颇奇,内外俱可施治,而外治尤良,再入苦参、黄柏、五倍子取其清热而去湿,排脓水而制阴痒,疗疮而杀虫也;苏叶利气发散,促使诸药渗入,以冀奏效更捷。

彭某,26岁,工人。1962年10月初诊。常流白带已3~4个月,病势加剧,色白转黄如脓性样,有腥秽,外阴部瘙痒,小溲短赤,大便难下,腰酸口干,食欲尚可。脉滑细数,苔薄黄。检查白带为真菌,诊断为“真菌性阴道炎”。外洗蛇床子洗剂,内服清解汤(凤尾草6g,红藤15g,紫花地丁9g,土茯苓15g,栀子6g,黄柏3g,黄芩9g,白果10枚)。嘱外洗早、晚各1次,内服药7剂。二诊:经治疗后,大便润,小溲清,阴道脓性分泌减少,色转白,外阴瘙痒亦瘥。脉细滑,苔薄黄。复查白带,真菌阴性。嘱继续服用前方10剂。三诊:外阴瘙痒已止,胃口正常,口干已除,白带极少,无腥秽。脉细,苔薄。停外用药,继服补肾方收功。(《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

四、儿科诸疾

1.苦参外用治脐湿此证原指初生儿脐部疾患,因脐部护理不当,水湿所浸,导致脐孔渗出液体,或稍红肿为主症。成人由于脐部已成形,极少见到。而一男性患者,浴中伤脐于夏月致病,其脐中红肿,时感痒痛不休,渗出黄色液体,症重时脐中呈黏膜样改变,鲜红痛不可触,渗出液变为腥臭,苦不堪言。曾自用甲紫、青黛粉、黄连膏、红霉素眼膏等药物,疗效不佳。于发病3个月后就诊。时值无外用药物,既将备用的苦参末纳入脐中,1日后渗出物减少,痛痒大减,以后每日用药3次,以脐满为度,外加包扎。2日以后腹中发热,5日后痊愈。其后又遇一成人及一小儿患此证,均使用此法而获愈。

2.苦参灌肠治虫疾受苦参外用杀滴虫治滴虫阴道炎之启发,临床用其煎液灌肠治疗小儿蛲虫病23例,疗效颇佳。方法:苦参200g,加温水500ml,浸泡20分钟后,文火煮沸15分钟,去渣取汁备用。于每晚睡前取药汁10ml略加温,再取食醋5ml,同吸入20ml注射器内,连接小号导尿管,将尿管表面涂润滑剂后徐徐插入肛管内约1 0cm,行保留灌肠。一般3~7天即可治愈。

如治张某,5岁,每晚睡前肛门瘙痒难忍,入睡后时而被肛门瘙痒扰醒。观肛门周围皮肤有搔抓痕迹,肛门内有蛲虫数条。用以上方法治疗当夜肛门瘙痒减轻,5日后如常人。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五、五官科诸疾

1.苦参加食盐水治牙周炎刘氏用此方治疗数十例牙周炎患者,均未用其他中西药,3~5日内康复,疗效满意。尤适用于因胃火引起的牙周组织肿胀者,疗效更佳。方药组成:鲜苦参50~100g,食盐水半盅(约20ml),浓度以口感微咸为宜。用法:将苦参切片,放瓷器内,加水300ml左右,煎沸待凉。用此液每次约30ml反复含漱,然后吐出,直至漱完为止。再用食盐水含漱3~5分钟后吐出。轻者每日1次,重者每日3次。

董某,男,52岁,1981年4月27日初诊。患者于2天前因牙痛,继而出现满口牙龈肿胀,疼痛不堪。因经济困难,未服中西药。经用上法1日,治疗3次,恢复正常。

2.苦参滴耳油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吴氏等用家传验方苦参滴耳油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2例,获效满意。治疗方法:取苦参5g,天葵子3g,浸于芝麻油30g内1天,次日将油药置小铁勺内加热煎熬,待药熬至枯焦变黑时捞出,待温,将预先研细的冰片加入药油内搅匀溶化,待凉后装瓶备用。耳内流脓者,应先清除耳内积脓,脓液不多者,可用消毒棉签揩净;脓液黏稠较多者,可用稀白醋或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洗涤,然后用棉签揩干,滴药时患者取侧卧位,患耳向上,再滴药油于耳内。每日2次,一般用药1~2周可愈。

周某,男,7岁。患中耳炎3年余,经常流脓,经用抗生素服、肌注及药物局部治疗均无效,遂予上药1剂,嘱其如法制作使用,用药油滴耳约1周,流脓停止而痊愈。

3.苦参灵仙液治疗慢性外耳道炎自拟苦参灵仙液外用治疗30例,效果满意。本方用苦参30g,威灵仙30g,加水250ml,煎之约60ml,过滤,待药凉后加入冰片2g,密封阴凉处保存备用。每次取药液约2ml,蘸棉棒清洗外耳道后滴入药液2滴,2次/天,15天为1个疗程。痊愈22例,显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随访6个月至1年,疗效稳定。

4.苦参治疗耳咽管水肿性耳鸣耳聋感冒、湿重引起耳咽管卡他性炎症,造成耳咽管堵塞。视病情程度可见一耳或双耳耳鸣、听力减退或耳聋。苦参有清热燥湿、利尿消肿作用,可使耳咽管很快脱水消肿而病得愈。方法:苦参15~20g(鲜品可适当加量)水煎服,每日2~3次,病程短者(<3个月),一般用药1周即可痊愈,病程长者视病情服数日亦可获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