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患乳腺癌的风险越大 月经初潮越早
2023-07-14 07:27:44 责编:小OO
文档


近年来,食物中含有的激素越来越多,这样容易导致小孩早熟。虽然早熟看上去不具有什么杀伤力,但是早熟还是会给身体带来不少的隐患。早熟可能导致女孩初潮来得早,有研究发现,初潮来得过早,乳腺癌风险越大。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小编来跟你一同了解月经初潮与乳腺癌的关系。

月经初潮来得早 乳腺癌风险越大

月经初潮早,规律性月经建立时间短,以及绝经年龄晚,是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据统计显示,初潮年龄在11~13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比17岁后月经初潮的妇女高2~3倍。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3倍;绝经年龄小于45岁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仅为绝经年龄大于50岁妇女的1/3。行经40年以上与行经30年以下者相比,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一倍。

另有研究表明,双侧卵巢在35岁前切除与自然绝经相比,其患乳腺癌的风险大约降低60%。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外科科室主任王翔教授介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每年大概是20万人,对个人、家庭、社会都影响较大。乳腺癌是一个多因素、内在和外界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近来还有研究认为,乳腺癌与月经关系密切,“月经来得早、去得晚,行经时间比较长,容易发生乳腺癌。”王教授提到,有研究表明,初潮年龄提前一年,可能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20%左右。

专家表示,对于家族因素人们虽不太能够改变,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是可以使发病率下降的。如控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摄入,体重下降风险也会随之下降。王教授还认为,长期食用豆浆和豆制品,以及大蒜、绿茶、某些蔬菜类应该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女性早怀孕,早生育,最好能够母乳喂养。

乳腺癌是怎么引起的?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证实的某些发病因素亦仍存在着不少争议,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此外,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其他乳房疾病。

4.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口服避孕药

9.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饮酒

11.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12.长期抽烟。

13.卵巢功能。乳腺受卵巢激素的调节。雌激素是乳腺发育的基本刺激素,亦是乳腺肿瘤发病的先决条件之一。有人认为,雌酮和雌二醇的异常增加与雌三醇的缺乏是乳腺肿瘤的发病原因之一,已得到临床检查的支持与动物实验的证明。而且男性乳腺肿瘤患者少见,约为女性患者的1%,此亦说明可能与男性无卵巢激素有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