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围产期孕妈妈用药注意事项 围产期是什么意思
2023-07-14 11:57:51 责编:小OO
文档


最近,在本站上的一篇名叫《不是所有胎都要保 这些保胎注意事项请孕妈了解》文章的文章当中,小编曾经提到过保胎注意事项里面有一个围产期。

围产期既然会出现在保胎的文章当中,那么它一定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所以,今天我将关于围产期的一些事:比如什么是围产期,你们是否了解?关于围产期的一些用药注意事项你们是否知道……这些方面的知识给各位孕妈妈做一个整理,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

围产期是什么意思?

围产期,是指怀孕28 周到产后一周这一分娩前后的重要时期。围产期保健的目的是降低婴儿及母亲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围产期保健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母亲、胎儿和新生儿进行一系列的保健工作,使母亲健康和胎儿、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得到很好的保护。

围产期是指哪段时间

围产期的时间各国因国情的差别而稍有不同。

我国定义的围产期

在我国,围产期是指怀孕28周至产后7天这段时期(这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中的一种)。胎儿进入围产期则称为围产儿。如果在围产期前妊娠终止称为流产或小产。在围产期内妊娠终止称为一次经产(俗称大生或大产)。如果进入孕28周后的胎儿死亡,称为围产儿死亡。

西方发达国家的围产期

则把怀孕20周到产后7天称为围产期(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中的一种),因为这些国家可以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将孕20周的胎儿养活。而孕20周以前终止的妊娠称为流产。经过多年观察,养活孕20周至28周之间出生的小儿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且存活后的小儿有很多发生智力低下或瘫痪疾病。因此,鉴于我国的现有条件,未采用这个标准。

围产期用药注意事项

围产期进入分娩前的准备期,母体子宫是部分开放状态(为分娩作准备)血胎屏障对外界的屏蔽力减轻,胎儿虽已基本发育成熟,但也不能滥用药物。

若干药能使胎儿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进而发生惊厥,呼吸抑制等现象若干药抑制胎儿造血功能,引起严重的黄疸和贫血;若干药使新生儿产生低血糖;若干药可使胎儿缺氧、窒息甚至死亡。

1.青霉素G:

为最常用的天然青霉素类,由肾脏排泄,而新生儿肾脏发育不成熟,故T1/2(半衰期)延长;剂量过大可引起中枢神经刺激症状,如肌肉震颤和惊厥。

2.氨基甙类抗生素:

对胎儿、新生儿听神经和肾脏都有很大毒性,以链霉素最为严重,常导致永久性耳聋(药源性耳聋)。

3.氯霉素:

围产期使用氯霉素,可使新生儿发生灰婴综合征;严重者呕吐、拒食、呼吸抑制、体温下降,全身紫绀,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侥幸成活者在几年内可能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率极高。

4.四环素类:

易通过血胎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与钙螯合成复合物蓄积于骨骼与牙齿中。孕妇在围产期使用四环素类,可使婴儿牙齿黄染、牙质发育不全,骨生长延迟,和先天性软骨病。新生儿肾脏未成熟,使T1/2延长,对骨骼、牙齿和肝肾都有严重损害,故应禁用。四环素类对孕妇的肝脏有毒性,且从乳汁分泌,从而危害吃奶的婴儿。

5.磺胺类:

能和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分,使结合型胆红素减少,游离型胆红素增多,从而使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发病率增多,长效磺胺药物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血症。

6.成瘾性镇痛药:

近年产妇分娩时常用杜冷丁、吗啡和美沙酮等成瘾性镇痛药,用药后迅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致胎儿呼吸抑制。新生儿对上述药物也成瘾,使出生后几天内烦躁不安,高声哭叫,甚至抽搐而休克。

7.呋喃炎和抗疟药:

孕妇使用后,蓄积在胎儿体内,出生时药性发作,导致新生儿溶血和黄疸。

8.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为其代表,有确切的解热镇痛疗效。妊娠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有紫癜、血肿等出血倾向。消炎痛可收缩婴儿动脉导管,导致肺动脉高压,从而增加分娩时婴儿的死亡率。

9.抗高血压药:

妊娠期孕妇血压常升高,即“妊高症”,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利血平和普萘洛尔(心得安)可使胎儿心动过缓。甲基多巴可使胎儿生长缓慢,分娩出的婴儿体重减轻。

10.抗癫痫药:

患癫痫病的孕妇在孕期中更应合理用药,因抗癫痫药极易透过血胎屏障而进入胎儿体内。因胎儿肝肾发育不成熟,故药物排泄缓慢,容易蓄积,对胎儿生长发育、中枢神经、血凝机制等产生不良影响。

A.中枢抑制和戒断症状:

胎儿在子宫内长期接触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定等药物,产生成瘾依赖性,出生后可出现较长时间的抑制症状,如无自主呼吸、肌肉松弛、体温低和吮奶困难等。

B.凝血功能障碍:

孕妇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可干扰胎儿的凝血机制,分娩出的胎儿有出血倾向,大多为颅内、胸膜腔、腹腔和胃肠道等内出血,对此胎儿应进行特级护理。

C.牙龈增生:

苯妥英钠可使胎儿牙龈增生。

11.抗精神失常药:

围产期孕妇注射氯丙嗪,而胎儿对它的代谢和排泄极为缓慢,使分娩后新生儿表现出明显的中枢抑制症状(嗜睡、神志不清等),且可引起新生儿视网膜病变。

12.抗甲状腺药物:

硫氧嘧啶、他巴唑等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蓄积中毒,抑制甲状腺功能,使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长大后易患甲亢和甲状腺肿大等。

13.维生素K:

围产期大剂量应用,可致新生儿红细胞溶解,造成高胆红素血症和核黄疸。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