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清热解毒吃什么中药
2023-07-14 12:34:42 责编:小OO
文档
蒲公英

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干燥带根全草。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兼以清肝明目,利尿通淋。

1.本品苦寒,既能清解火热毒邪,又能泄降滞气,是清热解毒,消痈散解的佳品,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症,兼能疏郁通乳,为治疗乳痈肿痛的要药,可单独煎汁内服,或外敷局部,也可配合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

2.本品能清利湿热,利尿通淋,对湿热引起的淋证,黄疸有较好的疗效。

适宜人群:热性便秘,肠痈腹痛,肠胃炎患者;热淋涩痛,湿热黄疸,尿路感染者;乳痈肿痛,肺痈吐脓,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者。

禁忌人群: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腹泻,便溏者忌用。

用法:取新鲜蒲公英30克(干品15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小火煎煮15分钟,滤渣取汁,加入白糖即可饮用。此饮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通利大小便,可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肠胃不通及各种痈肿炎症。

马齿苋

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干燥全草。

马齿苋味酸,性寒,归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

马齿苋是治痢疾的常用药,多用于大肠湿热,热毒血痢,便血,痈肿疮疡等,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加强肠蠕动,促进溃疡愈合。

适宜人群:大肠湿热所致的热毒血痢者(腹痛泄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腹泻者;血热妄行所致的尿血,便血,痔疮出血,崩漏,湿热淋证,带下者。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忌服;马齿苋有收敛子宫的作用,孕妇忌服。

用法:取新鲜马齿苋1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15分钟,过滤取汁饮用,此汁可清热解毒,散血消肿,促进溃疡愈合,常用于便秘,热毒痢疾,痔疮,便血等症。

穿心莲

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

穿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之功。

本品寒苦降泄,清热解毒,凡因温热引起的病症皆可应用;本品善清肺火,凉血消肿,对肺热咳嗽气喘,肺痈咳吐浓痰,咽喉红肿热痛等有不错的疗效;本品既可清热解毒,又能燥湿,止痢,对各种湿热症状皆有调理作用,可用于胃肠湿热,腹痛泄泻,下痢脓血,小便淋沥涩疼,湿热瘙痒,湿热黄疸,湿热带下等症。

适宜人群:胃肠湿热所致的腹痛泄泻,下痢脓血,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肠胃炎者;湿热毒壅所致的热淋涩痛,湿疹瘙痒,湿热黄疸,湿热带下,痈肿疮疡,肺热咳喘,咽喉肿痛者。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及肠胃溃疡者不宜。

用法:取新鲜穿心莲100克,蜂蜜适量,将穿心莲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烧开,改小火煮15分钟后,将汤汁倒入杯中,待晾温时调入蜂蜜饮用。此饮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止痢,常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等。

鱼腥草

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地上部分。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

鱼腥草寒能泄降,辛能散结,以清解肺热见长,且具有消痈排脓作用,是治肺痈的要药,治痰热壅肺,胸痛,咳吐脓血,常与桔梗,鲜芦根,瓜蒌皮,冬瓜子,桃仁等同用;本品也是治疗外痈疮毒的常用药,多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同用;与车前草,白茅根同用,有清热除湿,利尿通淋的作用,可清利膀胱湿热,治疗尿路感染,尿频涩痛等,对湿热引起的痢疾也有疗效。

适宜人群:肺痈咳血,肺热咳嗽,热毒疮痈,热淋涩痛人群。

禁忌人群:鱼腥草无毒副反应,但因其性寒,故虚寒症患者要慎服;阴证疮痈者忌服。

用法:取新鲜鱼腥草60克,洗净后用开水冲泡或煎服,加适量白糖调味敷,可治疗热邪引起的咳嗽,并祛黄痰。

败酱草

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的干燥地上部分。

败酱草味苦,辛,性微寒,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

败酱草用于热毒痈肿,并善治内痈,尤其多用于肠痈证,同苡仁,附子配伍治肠痈脓已成者;经配伍也可治疗肠痈脓未成者,同鱼胆草,芦根配伍治疗咳唾脓血的肺痈;还可用于血瘀而致的腹痛,腹胀,腹部有硬块等症。也用于血滞痛经症。

适宜人群:肠痈,肺痈高热,热毒疮疔,胸腹疼痛,肠炎,痢疾,产后腹痛,痛经人群。

禁忌人群:寒证腹痛忌用。脾胃虚弱,食少泄泻者肌肤。

用法:取新鲜败酱草30-60g,酒水各半煎服,渣捣敷患处,以消无名肿痛;新鲜败酱草洗净用开水炖服,加冰糖调味,可治赤白痢疾。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