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锅包肉最正宗的做法图解 非常好吃的一道荤菜
2023-07-14 12:34:45 责编:小OO
文档


锅包肉这道好吃的荤菜非常受东北的小伙伴们欢迎。而我们尝试后,发现和里脊肉味道差不多。那么,锅包肉和里脊肉有什么区别?锅包肉最正宗的做法流程是什么呢?没关系,本文将为您带来最详细的锅包肉做法图解。

锅包肉是哪个地方的菜

锅包肉是著名的东北菜,把里脊肉切片,加白胡椒粉、料酒、盐腌制后,裹上淀粉,下热油锅炸制一遍后再复炸一次,捞起。锅底留点油,加入番茄酱、白醋、盐、糖调成的酱汁快速搅拌后,倒入炸好的里脊肉即可。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口味酸甜。

这是哈尔滨道台府菜创始人、滨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学瀛首席厨师的郑兴文当年为适应外国来宾的口味,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使哈尔滨出现首创的菜肴。郑兴文按照菜肴的做法称它为“锅爆肉”,到如今就被叫成“锅包肉”了。

郑家祖籍辽宁省建昌县,郑兴文从小家道殷实,良好的家庭环境让郑兴文逐渐对饮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菜肴的制作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并能对菜肴的色、香、味、形加以点评,被人们誉为“小美食家”。郑兴文6岁随父来到北京,14岁时已对美食和烹调极为偏爱。

郑兴文曾在北京一家学做官府菜肴,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后,出徒的郑兴文于1881年(清光绪七年)在北京,当时称北平的一条街面上开了一家名为“真味居”的中档酒家。1907年,受朋友举荐,郑兴文带了14个技术过硬的厨子进入了当时的道台府做主厨,专门给首任道台杜学瀛料理膳食。

作为当时北方重镇的府衙,道台府里经常会宴请国外的宾客。由于外国人喜欢吃甜酸口味,北方的咸浓口味令外宾们很不适应。为了讨好外国使节,道台杜学瀛就命府内厨师变换菜肴口味。

几经冥思的郑兴文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块”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也就出现了新的菜肴,郑兴文按照菜肴的做法称它为“锅爆肉”,可能是洋人在点菜的时候发音有问题,到了现在就被叫成“锅包肉”了。

这个典故,也恰恰说明了“锅包肉”的烹饪特点和过程:先是将猪里脊肉切片腌入味,再裹上炸浆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再下锅急火快炒勾芡而成。由此法做成的锅包肉,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酸甜可口,看起来就很开胃啊。

锅包肉和糖醋里脊的区别

刀工处理的方法不同

锅包肉通常是把肉切大薄片,糖醋里脊则通常是切成条状。

炸制的火候

锅包肉炸制的时间比糖醋里脊时间长,通常要炸制两遍,炸出的肉质干硬,口感更焦脆。糖醋里脊通常只炸制一遍就行了,炸制时间也短,以求达到外焦里嫩的最佳效果。

挂汁

锅包肉是干烹,或者说是溜和爆相结合的技法,炸好后,用大火把清汁的味道烹入肉中,肉保持焦脆的口感;糖醋里脊是溜,汁里加水淀粉,裹的汁更浓稠。锅包肉的芡是包住的,糖醋里脊的芡是流下来的。

醋的运用不同

糖醋里脊和锅包肉虽然都需要放醋,但锅包肉放醋的目的是增香,更多是醋意而不是醋味儿。糖醋里脊的酸味儿是能明显吃出来的,调味上酸甜为主,传统川菜里还要剁碎一点豆瓣放进去。

锅包肉家常做法

老式锅包肉,主料:猪外脊肉,配料:姜丝,葱丝,胡萝卜丝,香菜段。调料:绵白糖,米醋,少许料酒,少许盐。做法:先将猪肉切成三角形薄片,然后用少许盐和料酒腌制5分钟。备好干淀粉和湿淀粉,把肉先粘干淀粉再粘湿淀粉,锅中加宽油烧至5成,将肉放入锅中炸制金黄再复炸。然后炒汁放肉片撒配料翻勺出锅。

锅包肉怎么做才好吃

正宗的“锅包肉”是用上等的猪里脊肉为主料,做法是将肉切成7厘米长、5厘米宽、0.5cm厚左右的“大片”,配上适量的姜丝、葱丝、精盐、料酒、酱油、白糖腌制约20分钟左右,用水淀粉及少许色拉油调成糊状,下油锅炸两次。

第一次是炸7分熟、第二次是熟透。一份好吃的“锅包肉”需要特别注意油炸时“火候”的掌控,油温太高,会炸糊;温度太低,会口感干硬。炸好的“大片”,色泽油亮,香味扑鼻,外酥里嫩。

可不要以为油炸之后就能吃了,接下来还要做“锅包肉”关键的一步——“溜”,也就是我们说的“调汁”。“汁”分为两种,一种是“新式”酸甜口味,一种是“老式”酸甜口味。

“新式酸甜”主料是米醋、白糖、盐、胡椒粉、300ml番茄酱。“老式酸甜”主料则是盐、酱油、糖、醋。调好“中意”的酱汁后,继续烧热油锅,待其七成热时,把刚才炸好的肉、调好的“汁”一并放进锅里,再放入姜丝、蒜末,翻炒到汤汁浓郁粘稠,即可撒上香葱、香菜。

这时,一道正宗的东北“锅包肉”就大功告成了。看上一眼这鲜艳的色泽、闻上一口这扑鼻的香气,就能让你垂涎三尺,止不住的“流口水”。

锅包肉最正宗的做法图解

食材

主料猪里脊400g

辅料土豆淀粉200g

玉米油600ml

糖100g

9度米醋50ml

盐2g

酒5ml

葱5g

姜5g

蒜5g

胡萝卜5g

香菜适量

步骤

1.将里脊肉洗净,去筋斜着切成两半(就是将长方型的肉斜着切成两块三角型的肉)。

2.将肉切成刀背薄厚的片。

3.将料酒和1g盐加入肉片中抓匀。

4.选中东北纯土豆淀粉。

5.将淀粉倒入碗中,加入适量清水将淀粉泡半小时以上。

6.半个多小时后,清水会浮在淀粉上面,将清水倒掉。这时的淀粉会有些干不好抓,是可以用力抓动的。抓出混到肉里。

7.将泡透了的淀粉抓进肉片中裹匀。

8.将葱姜和胡萝卜、香菜梗切细丝,蒜切小片。

9.起锅倒油,加热到七成熟。

10.将肉片一片片下入锅中炸至起泡浮起。

11.将炸地的肉装在碗中。

12.分次把肉炸好第一遍后油温继续加热至最高,油面完全平静,有少许烟冒起,将肉分次下入复炸,炸至有斑驳的焦红色捞出控油。(20秒左右)

13.将油倒出,加入白糖和醋中火熬至有些汁有些粘稠随后加入所有调料丝

14.倒入肉片大火快速挂汁出锅。(能颠动大勺最好了,没劲儿就只能最快速的翻炒肉将汁挂匀出锅)

小贴士

1.选用东北纯土豆淀粉炸出的肉彭松酥脆,起鼓效果特别好。

2.喜欢肉色深些的就选用纯大豆油,喜欢肉色浅些的就选用玉米油或是色拉油来炸肉。

3.喜欢酸甜汁的醋就多些,喜欢甜酸汁的糖就稍多些,一般俄罗斯人的口味就是用糖醋汁,是有区别的。

4.复炸是起到定型酥脆的作用,也可以用高温把多余的油逼出,吃起来才不会太油腻。

5.最后肉倒入汁中翻汁的速度一定要快,挂汁马上出锅,减少在锅中的时间,时间长会变得不酥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