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孩子的颜值爸妈定
2023-07-14 17:04:42 责编:小OO
文档


对于妈妈爸爸来讲,生孩子难,养孩子其实更难,想要养育一个颜值萌萌哒的孩子更难。特别是因为遗传的原因,自己的长相决定了宝宝的长相,那简直就是让更多的妈妈爸爸觉得,这简直就是一项艰巨甚至无法完成的事情。

然而,最近,小编听到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说法。有儿童口腔专家表示,颜值不仅仅是爹妈给的,一些不良口腔习惯可能会让人变得更丑。例如咬唇吐舌、张口呼吸……这些动作不仅影响口腔健康,影响营养吸收,甚至影响智力发育。而且,它们还可能拉低孩子的颜值。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吐舌咬唇或影响颌骨发育

咬唇吐舌、吃手指、张口呼吸、因龋齿而只用一侧咀嚼,在儿童中并不少见。这些口腔不良习惯,久而久之会打破颌面部肌肉运动的平衡,引起牙列排列不齐,影响口腔功能和面部的发育,甚至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

研究显示,除了无法改变的内在遗传因素,以口腔不良习惯为代表的外在环境,是造成牙颌问题的重要原因。以吃手指为例,大拇指含在上下牙弓之间吸吮,牙齿因为受力,可导致上前牙外翘,引发小“龅牙”,或者导致上下前牙不能咬合闭拢。吮吸动作还会导致下颌向后,使得下颌发育不足,出现“小颌畸形”。

有些孩子爱吐舌,或者用舌头舔刚长出的恒牙或松动的乳牙,可导致牙齿向外错位、前突、牙缝大,或者“地包天”。

看上去很萌的咬下唇,或者咬上唇,会导致前牙咬不拢,上门牙前突,开唇露牙齿,严重者影响上下颌骨发育,导致面容严重畸形。

由于一边牙齿龋坏或缺失,习惯用一侧牙齿咀嚼的孩子,久而久之可导致两侧面部发育不对称。

张口呼吸小心下巴后缩

有些孩子在放松状态下,常不自觉地嘟起“小猪嘴”,嘴巴微张,呈O型,显得很可爱。到了晚上睡觉时,有些孩子依旧张开小嘴,甚至会打起小呼噜。

实际上,这些可爱的形象,久而久之却会拉低孩子的颜值。

许多孩子由于鼻腔堵塞或者腺样体肥大,导致呼吸不畅,有些孩子则因为喂养方式错误,形成了张口呼吸的习惯。

这会导致孩子的鼻骨发育不足,头部前倾,上唇外翻、下巴后缩,上颚高耸,牙列拥挤。从外观上看,有张口呼吸习惯的孩子颜值要比正常呼吸状态下的预期颜值要低。

此外,有研究指出,口呼吸以及鼻子通气不畅,还会导致脑部发育供氧不足,对孩子的记忆力和智力发育造成影响。

改善口呼吸先辨识病根

对于晚上睡觉时经常张口呼吸的孩子,家长首先找准病根,看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张口呼吸。如果是因过敏性鼻炎或腺样体肥大使得呼吸不畅,孩子用张口的方式进行呼吸调节,可以先到耳鼻喉科对症治疗,使得鼻部呼吸道恢复通畅。

如果纯粹是因为口腔不良习惯,可以到口腔科进行矫治,利用专门的矫治工具,引导孩子戒掉张口呼吸的不良习惯。

家长还可协助孩子每天做上下唇和颊肌的训练方法,即用上下唇夹住一张硬纸片,快速抽出,每天三次,每次反复进行五分钟。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改掉张口呼吸的习惯,会趁孩子睡觉时,用胶布封住孩子的嘴巴,变相“逼”孩子用鼻子呼吸。赵玮指出,这招对于没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来说有一定效果,但如果孩子有过敏性鼻炎,可能会有风险。

龋齿严重?喝奶后马上漱口

 近日,一条关于“酸奶营养被高估”的网文引发家长关注。专家指出,且不论酸奶的营养是否有那么高,但从口腔健康的角度出发,她不鼓励孩子多喝酸奶。

乳酸杆菌是引发龋齿的致病菌之一

酸奶的口感深受孩子喜欢,但很多孩子在学校或者路上喝完酸奶,不能及时清洁口腔。附着在牙齿表面的酸奶容易引发龋齿。

家长应控制孩子的酸奶饮用量,一天不要超过一瓶,且喝完后要马上用温水漱口,有条件的话,在漱口之后刷牙。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28.9%。

现在小孩来看医生时,一张口满口烂牙、黄牙,甚至患牙龈炎的情况并不少见。更糟糕的是,儿童龋病正呈低龄化倾向。家长常误以为,学龄前儿童有龋齿,不用着急治疗,“等换牙时就会好了”。

实际上,多颗乳牙患上龋病,会影响咀嚼功能,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营养摄入,对颌面部甚至全身的生长发育都会有不利影响。赵玮强调,不管是多小的孩子,一旦发现了龋齿,要尽快到医院治疗。

早晚刷牙记得检视牙齿

今年,全国爱牙日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口腔并非一个‘孤岛’,它能折射出全身健康状况。”专家指出,研究显示,牙周炎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同时,全身疾病也会影响到口腔的健康。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发生颌骨骨质疏松,影响口腔疾病的治疗。

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齿变长……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要当心牙周炎的风险。此前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牙龈炎的发病率高达80%,而牙龈炎会进展为牙周炎。专家建议,早晚刷牙时,不妨多做一个动作:对着镜子张大嘴,观察牙齿与牙龈交界处,如果有一些白色软垢或者无法刷掉的牙石,要当心牙龈炎或牙周炎的风险。

家长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口腔清洁问题,因为这不仅仅是颜值的问题,更是健康的的问题。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