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儿推拿的误区
2023-07-14 18:34:47 责编:小OO
文档


小儿推拿能有效缓解宝宝的多种病症,比如宝宝腹泻,宝宝便秘以及宝宝感冒等等。小儿推拿简单易学,疗效又好又快,深受妈妈们的欢迎。那么小儿推拿的误区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长期做小儿推拿有坏处吗

所谓小儿推拿,就是根据小儿的形体、生理、病理以及特定穴位的形态位置等特点,专用于防治小儿某些病证的推拿方,又称小儿按摩。当宝宝吃不好、睡不香时,除了可以求助于保健品,也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加以调理。推拿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简单易学,对改善小儿厌食、便秘、睡眠不好等,有很好的作用。

小儿推拿通过对特定穴位,施以补泻的手法操作,能调节胃肠功能,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速消化液分泌,促使炎症消散,利于组织恢复,能健脑益肾,达到治病的目的。宝宝三岁前,手就是他治病之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推拿手法是从手开始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开始认识并接受“小儿推拿”这一绿色疗法来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

初生婴儿离开母体后,完全依赖自身的能力适应外界环境,对外界环境易产生不适应性和依赖性。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具体表现在肌肤柔嫩、肠胃柔弱,称为“纯阳之体”。在这段时间里,小儿生长发育最为旺盛,其代谢快、生长发育也快,对内需增加各种养份,来供给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因其消化系统能力薄弱,最易被乳食不节所伤,引发腹泻、呕吐、腹胀、腹痛、便秘、厌食等消化系统疾病。因乳食不节,影响吸收功能,导致血脉不充、筋骨不壮,免疫能力低下,对外不能适应周围环境,易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所侵,导致感冒、咳喘等病症。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发病容易,传变迅速,从而导致小儿皮肤、五官、脏腑等组织器官受损,出现各种病症,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小儿推拿的误区

不少家长意识到药物对身体还是有一定伤害的,因此小儿推拿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但是小儿推拿是有一定讲究的,推拿手法不当很容易使小儿病情加重。不少家长对小儿推拿的了解都是一些零碎的知识,很多时候存在着不少误区,下面来了解下小儿推拿的误区。

不少家长没有明确小儿的病因就盲目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的关键在于辨证治疗,这就需要明确小儿所患的病症,比如,感冒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如果病症分不清楚就盲目给患儿进行推拿,可引起反作用,使病情愈加严重。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施行推拿之前,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便常规等等,这样能更好地辨证治疗。

推拿的力度、时间、次数不当

家长在家给孩子做推拿的时候,也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要采用适当的操作次数、时间和刺激强度。可以选择到一些正规的培训机构,学习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特定穴位及常见病的推拿治疗等。还有,推拿的时间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及手法的特性而定,推拿一次的时间约为15~20分钟。通常每日推拿一次,高热、急性腹泻等急性疾病可每日推拿两次,慢性疾病则可隔日推拿一次。

推拿的环境不适合

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声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其次,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不是所有小孩都适宜进行推拿

另外,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以及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患儿切不可进行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适应症

呼吸系统

感冒、咳嗽、发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鼻炎、鼻窦炎、鼻出血、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消化系统

疳积(积滞、奶痨、奶积、食积)、肠炎、舌炎、呕吐、溢乳、打嗝、鹅口疮、口腔炎、厌食、腹泻、便秘、肠痉挛、流涎(流口水)、腹痛、腹胀等。

其他类

磨牙、遗尿、尿频、夜惊、小儿斜颈、脑瘫、面瘫、多动综合症、疝气、脐疝、湿疹、荨麻疹、脊柱侧弯、生长发育迟缓、睡眠不好等。

保健类

益智、助长、增强免疫功能。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