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针灸能治痛经吗 经期可以针灸吗
2023-07-14 18:33:59 责编:小OO
文档


针灸是我国中医的瑰宝,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对于女性来说,可以调理气血、疏通经血、缓解痛经的症状。针灸的保健效果也非常好,在古代,就是养生的好办法。针灸虽好,在这个过程中还是要注意一些事项。

经期最好不要针灸

在经期的头两天,由于子宫内膜正处于破裂状态,而此时针灸很容易加重破裂程度,导致经量过大,甚至有可能导致崩漏,针灸的刺激的确也能对正常月经产生一些不良刺激和影响,如促使盆腔充血,增加子宫收缩等,甚至导致月经不调等。

因此,凡平索月经周期和经色、经量、经质都比较正常的妇女,月经期间最好不要进行针灸治疗,以免影响月经的排出,可以再月经结束后继续进行相关的治疗的。

如果月经周期、经色、经量、经质本来就不正常,如闭经、痛经、崩漏者,为了调理月经、缓解疼痛,则经期可以作针灸治疗。而对某些急性抢救病人,出于治疗需要,也可施行针灸治疗。因针灸引起月经紊乱,可灸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以进行调经治疗。月经退后和月经量少、闭经,另加天枢、归来穴;月经先后无定期,另加气海、血海穴;痛经加地机、次骷穴。一般治疗3~5次后,月经紊乱即可得到纠正。

针灸可以治疗痛经吗

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其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主要是与经期或经期前后受致病因素,如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干扰,导致冲任气血不畅、胞宫气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引起痛经,正是由于这些淤塞,造成了身体的疼痛感觉。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达到疏通任、督两脉,调理经络,致使血气运行畅、止痛的目的。针灸之所以可以止痛,就是因为针灸可以疏通这些淤塞,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就是中医对于针灸止痛原理的认识。

治疗痛经的针灸方法

分期治疗痛经,是指分疼痛发作期和间歇期施行针灸治疗。

1、痛经疼痛发作期取穴:关元、三阴交、地机、十七椎。寒湿凝滞:加灸水道。气滞血瘀:加合谷、太冲。气血不足:加血海、脾俞、足三里。针刺关元,宜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向下传导;寒湿凝滞者针刺后在小腹部施加温和灸法。每日治疗1~2次,疼痛停止为止。

2、痛经间歇期取穴:太溪(双)。按周期测算,在下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连续3天。

3、用上述方法治疗一周期,仍痛经者,继续下一周期治疗。

治疗时,注意针灸治疗的时间选择,注意针感的传导,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针灸分期治疗痛经,对功能性痛经疗效良好,对器质性痛经,疗效欠佳(指子宫肌瘤、盆腔炎、绝育术后粘连等)。原发性痛经一般连续治疗2~4周期均可治愈。继发性痛经仅能减轻疼痛症状,不易彻底治愈。

针灸注意事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