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潜水需要准备些什么 潜水可以戴眼镜吗
2023-07-14 18:51:12 责编:小OO
文档


很多人都喜欢挑战一些新奇的东西,海底的世界让很多人感到好奇,潜水是一项可以观察海底世界的运动,但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需要注意的事情要更多,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潜水能戴眼镜吗

潜水的时候,因为有潜水面镜的保护,所以是可以带眼镜的,但是最好不要带。大多人去潜水只是一个新的体验,一开始不太懂得潜水的一些技巧,所以很可能造成潜水面镜进水,海水进到眼睛里是非常难受的,还带了眼镜,这更难受了,而且海里的水压比较大,会对眼球有压力,所以最好不要带眼镜。

近视的人不用担心因为近视看不清海下,有度数的面镜早已面市,去潜水的时候可以自行购买,有些潜水的地方会提供有度数的潜水面镜,非常的方便,也不用带眼镜了。

带过眼镜的人都知道,如果带的时间长了眼睛会非常难受,比较干涩,我们出去玩可能是半天或者是一整天,在海边玩很容易眼睛就会进水,带上眼镜非常的不方便,潜水的时候我们大都看一下一两米远的珊瑚和鱼群,如果眼睛不是特别近视,是可以不用带或者是有度数的面镜的,高度近视带有度数的面镜为宜。

潜水需要准备什么

轻装备

轻装备指的是面镜、呼吸管和脚蹼——潜水三宝,你在浮潜时有这几件装备就可以了,而水肺潜水则还需要有重装备,指的是浮力调节装置(BC)、呼吸调节器、潜水仪表、气瓶等。潜水装备有无数的款式和颜色,你可以根据潜水的形式、目的、自己的喜好和身体特点来选择不同特性的装备。

面镜—水底世界的窗口

尝试在水中睁开眼睛,能看见的只是一片模糊的景象,这是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光线到了水中会有折射。而眼睛的焦距是根据空气中的光线来调节的,因此,面镜使你的眼前保留了空腔,让你有清晰的视线。面镜与游泳眼镜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不仅罩着眼睛还罩着鼻子,这是因为潜水时为了防止挤压,需要平衡鼻腔内的压力,所以游泳眼镜不能用于潜水。

一般的面镜由强化的安全玻璃镜片、贴合脸型的橡胶或硅胶群边及可固定位置的调整头带组成。强化的安全玻璃镜片可以防止破碎成有高度危险的细长玻璃碎片。群边的材质硅胶要强于橡胶,这是因为硅胶比橡胶耐用3-4倍,不容易使皮肤过敏,更为柔软和舒适。有些面镜设有排水阀,是个单向活门用来排除面镜内的积水。选择面镜的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合适和舒适与否,其他器材也是如此。一个不合适的面镜可能会漏水还可能引起过敏,减少很多潜水的乐趣。

呼吸管—轻松呼吸

首先,当你的水面休息或游泳时,你的脸在水中向下看或找东西时,你可以通过呼吸管呼吸以减少气瓶中空气的消耗。第二,当水面有风浪时,可以利用呼吸管的管口高度通常高于波浪高度而避免让水涌进嘴里。第三,如果你在远离船只或岸边的地方出水,而气瓶中的空气又所剩无几,呼吸管能使你较轻松地游回船上或岸上,你的脸可以自然地放在水中。而在浮潜时,呼吸管更是必需的装备,你可以不用抬头在水里呆上整整一天。试试吧。

脚蹼—提供强大的前进动力

脚蹼宽大的面积能提供给你强大的动力,使你不必靠划动双手以产生动力,使得双手能出来从事其他工作。脚蹼主要分为无跟和套脚型两种。套脚型脚蹼一般用于温暖水域或浮潜。无跟脚蹼要与潜水靴一起使用。大而坚硬的脚蹼使用起来速度快,但容易疲劳和抽筋;小而柔软的脚蹼缺少推动的力量。

潜水的注意事项

检查潜水器材

潜水前十分重要的环节马虎不得。自己确认好器材交给同行伙伴在检查一遍,为确保安全,潜水运动规定必须两人一组进行。

入水

背上器材,同潜水伙伴一起走入海水(那种后翻后跳的初学者不要学)当水深及腰时,先戴上潜水面罩,扶着同伴穿好脚蹼。作完这一切,将调压器衔于口中,从第二减压部开始呼吸。身子后转,双脚擦地继续后退走向海中,防止因脚蹼的不便而绊倒。

下潜

行至预定的潜水地点后,跟随教练沿海底的自然坡度逐渐潜入海中,第一次体验潜水者,下潜深度不可超过六米。下潜途中应随时观察水压计,把握自己所处的深度。

水中移动

潜到一定位置时看教练手势,即可四处移动(两人一起)游水时身体保持水中姿势。为减少体力消耗,要有规律地摆动脚蹼,不必紧张(小伙伴就在身边)平稳地呼吸,同时正确调整浮力,以避免同海底相碰。若身子开始感到沉重,调解姿势在浮力调节器也能输入少许空气。观察身边环境和潜水伙伴交换信息。

浮起

潜水结束如果要上浮,首先以手势告诉伙伴准备上浮,两人要缓缓上浮。这个时候要注意,上浮速度必须缓慢,太快会因水压的变化引起潜水障碍(身体因水压变化需要一定时间缓解)。浮上水面后立即在浮力调节器中充入空气持浮力,并换成通气管呼吸。

上岸

浮出水面后游向岸边到浅水处,和入水时一样倒退上岸,上岸后须做好潜水记录。(养成习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