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你如何应对宝宝拉稀水蛋花样的特殊情况(图片)
2023-07-14 18:37:42 责编:小OO
文档


婴幼儿时期宝宝腹泻、拉肚子是常有的情况。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每个宝宝都会拉肚子。由于引起拉肚子的原因不同,而产生出不同症状的拉肚子现象。有的便便是即臭又稀的,而有的便便则是稀水如蛋花样。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应对宝宝拉稀水蛋花样(图片)的那些相关事情。本文将会教给你应对宝宝拉稀水蛋花样时的应对策略,还会为你分享,宝宝拉稀水蛋花样时的食疗推荐。

应对宝宝拉稀水蛋花样图片

如何应对 宝宝拉稀水蛋花样(图片)

一、及时送院治疗

当你发现宝宝有腹泻的情况时,除了送医院检查诊断外,并注意宝宝是否有因拉肚子,而产生脱水或体内电解质不平衡的现象。

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不含乳糖的配方,对病情会有所帮忙。配合医生及营养师指导,适时适量添加辅食,这样,除了供给适量的营养成分,也有助于消化及排便的正常化。

宝宝排便颜色异常,有疑问要随时请教小儿科或新生儿科医生,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

二、要不要更换奶粉

宝宝腹泻是否因牛奶过敏而引起的拉肚子,家长不宜自行判断,以为是奶粉不合而更换品牌。因为有许多幼儿腹泻是由于食物受到病毒或细菌污染所引起的,更换品牌是无法改善宝宝的腹泻情况。

三、母乳喂养可防腹泻

母乳是上天赐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

四、补充水分

2岁内的宝宝腹泻,可每天补充淡盐水50-100毫升,大于2岁者,尽量多饮,每天摄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预防脱水。若孩子已出 现脱水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在途中应不断补充口服液体。

宝宝拉稀水蛋花样的食疗方法:

1、焦米汤:

将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黄,再加水和适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状即可。焦米糊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能吸附肠腔内的物质,有去毒,止泻的功效。焦米糊营养丰富,还能止泻,是宝宝腹泻的首选食物之一。

2、胡萝卜汤:

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泻制菌食物。胡萝卜汤制作方法如下,将胡萝卜洗净,切开去茎,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再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加水成汤(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泻好转后停用。

应对宝宝拉稀水蛋花样图片

3、苹果泥:

苹果也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取一个新鲜、质地酥软的苹果切成两半,用调匙刮成泥状即可。平均每天吃2—3次。

4、蛋黄膳:

做的时候按照宝宝的饭量,准备一个或者是两个鸡蛋, 首先需要将鸡蛋煮熟后去壳和蛋白,然后接着我们需要把蛋黄放在锅内打开小火熬炼取油,一般来说1岁内的婴儿每天使用的剂量是一个蛋黄油,每个蛋黄油需要分 2—3次服,连续使用3天为一个疗程,不仅能够治疗腹泻,还具有的补脾益胃作用。

5、煮苹果:

煮透的苹果有收敛的作用,每天给宝宝吃一个,有助于缓解宝宝拉肚子的情况。煮苹果时要隔水煮,或者加些冰糖,这样宝宝比较喜欢吃。

6、栗糊膳:

用3—5个栗子,去壳捣烂,加水煮成糊状,加糖调味后食用,每天2—3次,有温中止泻作用。另外还有桔枣茶、胡萝卜汤等均有健脾止泻作用。

7、稀饭:

当宝宝拉肚子时,多给宝宝喝稀饭,既容易消化,又有营养。宝宝拉肚子时不要吃过硬的食物。在熬稀饭时要熬的烂一些比较好。

小编的话:相信经过小编的分享后,大家已经对应对宝宝拉稀水蛋花样(图片)时的应对策略和食疗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掌握了。

其实,就算是家长照顾得再无微不至,也难免有宝宝生病、拉肚子的时候,此时的家长无需自责,因为这是每个宝宝必经的过程,宝宝只有通过一次次的生病后,身体才能变得更强壮、有力,愿宝宝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