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把握7成饱
2023-07-12 00:54:57 责编:小OO
文档
七分饱是什么程度

十成饱,就是一口都吃不进去了,再吃一口都是痛苦。

九成饱,就是还能勉强吃进去几口,但是每一口都是负担,觉得胃里已经胀满。

八成饱,就是胃里面感觉到满了,但是再吃几口也不痛苦。

七成饱,就是胃里面还没有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主动进食速度也明显变慢。习惯性地还想多吃,但如果撤走食物,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的事情。最要紧的是,第二餐之前不会提前饿。

六成饱,就是撤走食物后,胃里虽然不觉得饿,但会觉得不满足。到第二餐之前,觉得饿得比较明显。

五成饱,就是已经不觉得饿,胃里感觉比较平和了,但是对食物还有较高热情。如果这时候撤走食物,有没吃饱的感觉。没有到第二餐的时间,就已经饿了,很难撑到下一餐。

再低程度的食量,就不能叫做“饱”了,因为饥饿感还没有消除。

如何把握7成饱

七成饱,大部分人找不到这个点,经常把胃里感觉满的八成饱当成最低标准,甚至到了多吃一口就觉得胀的九成饱。

因为大多数人都边吃边说笑,边吃边谈生意,边吃边上网看电视,分散注意力后,就很难感受到饱感的变化,不知不觉地饮食过量。

还有很多人从小就被父母规定食量,必须吃完才能下饭桌,从来不曾按自己的饱感决定食量。这样,他们渐渐丧失了感受饥饱的能力,不饿也必须吃,饱了也必须吃完。

怎么能感觉这么细致的差异呢?

专心致志细嚼慢咽,放慢速度是关键。

从第一口开始,感受自己对食物的急迫感,每吃一口后感受饥饿感的逐渐消退,胃里面逐渐的充实,体会这些不同饱感程度的区别。

然后,找到七成饱的点,把它作为自己的日常食量,就能预防饮食过量。

很多民间养生理念都涉及节制饮食、适可而止的‘七成饱’现象,但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如何用科学研究来解释成了一个难点。

高脂膳食引起的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会加快衰老,减少寿命。而适度节食可以缓解这些病症,延长寿命。

为何七分饱有益健康长寿

因为适当减少食物摄入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减少内毒素入血,进而改善代谢指标。通过相关分析,该赵立平教授的实验找出了与寿命相关的肠道菌群的特定类群。

在与寿命正相关的细菌类群中,有很多是已经证实的有益菌。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低脂还是高脂饮食,节食都能够显著增加有助于延长寿命的有益菌群,减少有害菌群。从而改善了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炎症反应,这很可能是节食延长寿命、延缓衰老作用机制的重要环节。

结构合理的肠道内菌群是健康必需的伙伴。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吃得营养均衡但刚刚够自己用,这时消化道恰好把营养吸收完,仅把膳食纤维留给肠道菌群,反过来,如果吃得过多,那么大量没有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等食物残渣也都进入肠道,会让能产生内毒素或引起炎症反应的有害菌群滋生,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