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头疼刮痧刮哪个部位 刮痧对头疼有用吗
2023-07-11 05:29:12 责编:小OO
文档
刮痧对头疼有用吗

有用。

头痛乃头部经络气血瘀滞不通或经络气血亏虚不荣所致,通过对相关经络穴位的刮拭,可以疏通局部气血,活血化瘀,使通则不痛。

头疼病因病机

1.起居不慎,坐卧当风,致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外邪上犯头部,阻遏清阳之气,气血不畅,不通则痛。

2.情志抑郁不畅,致肝气失于疏泄,络脉失于通畅而头痛,或平素急躁易怒,气郁化火,肝阴耗损,肝阳上亢,上扰清阳而发为头疼。

3.平素饮食不洁,嗜吃肥甘厚味,或劳伤脾胃,以致脾胃虚弱,脾不能运化输布水谷津液,痰湿内生,上蒙清窍而发头疼,或痰阻脑脉,痰淤痹阻,气血不畅,脉络失养而发头疼。

4.先天不足,或劳欲伤肾,或年老,久病不愈,产后,失血之后,气血亏虚,不能荣养脑脉,髓海不充而致头疼,或外伤跌扑,血脉瘀阻,脉络失养而致头疼。


简易部位刮痧治疗头疼

刮拭部位:头部,胸背部,上肢外侧。

刮拭步骤:

1.从头部督脉神庭穴开始,沿后正中线向后,经上星,百会,丰富等刮至大椎穴处,再从头枕部胆经风池穴开始,沿颈部斜方肌刮至肩井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2.刮胸背部膀胱经,由天柱穴沿脊柱两侧向下,经大杼,风门刮至肺俞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上肢外侧大肠经,由曲池穴沿前臂外侧向下,经手三里刮至合谷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取穴原理:风池,风门,肺俞祛风散寒;肩井,合谷可活血化瘀;各腑穴合用共奏疏经活络,行气活血之功效。

头疼辨证加减刮痧疗法阳明头疼

主要症状:前额头疼,包括眉棱骨和因眼,鼻,牙病引起的头疼。

刮拭穴位:印堂,阳白,神庭,上星,合谷,内庭。

刮拭步骤:先刮头部印堂,阳白,神庭,上星,再刮手部合谷,足部内庭。采用虚补实泻的刮拭方法。

取穴原理:头部印堂,阳白,神庭,上星可疏通局部气血,合谷,内庭均为阳明经腧穴,可疏通阳明经气血,使通则不痛。

少阳头疼

主要症状:偏头疼,包括耳病引起的头疼。

刮拭穴位:丝竹空,太阳,率谷,风池,外关,足临泣。

刮拭步骤:先刮头部丝竹空,太阳,率谷,风池,再刮上肢外关,足部足临泣。采用虚补实泻的刮拭方法。

取穴原理:丝竹空,太阳,率谷,风池位于头部,可疏通局部气血,率谷,风池,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穴位,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穴位,远近穴位配合可疏通少阳经气血,缓解头疼症状。

太阳头疼

主要症状:后枕部头疼,包括颈椎病,落枕引起的头疼。

刮拭穴位:天柱,风池,玉枕,后溪,申脉,昆仑。

刮拭步骤:先刮枕部天柱,风池,玉枕,再刮手部后溪,足部申脉,昆仑。采用虚补实泻的刮痧方法。

取穴原理:天柱,风池,玉枕位于头部,可疏通局部气血,天柱,玉枕,申脉,昆仑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后溪位于手太阳小肠经,太阳经上远近穴位配合可疏通太阳经气血。

厥阴头疼

主要症状:头顶部头疼,包括高血压引起的头疼。

刮拭穴位:百会,通天,太冲,行间,太溪,涌泉。

刮拭步骤:先刮头顶部百会,通天,再刮足部太冲,行间,太溪,涌泉。

取穴原理:百会,通天均位于头顶部,可疏通局部气血,太溪,涌泉为肾经穴可益肾滋阴,太冲,行间为足厥阴肝经穴,可平肝潜阳而止头疼。

偏正头疼

主要症状:前额及两侧头部的头疼。

刮拭穴位:印堂,太阳,合谷,内庭,外关,足临泣。

刮拭步骤:先刮头部印堂,太阳,再刮上肢合谷,外关,足部内庭,足临泣。

取穴原理:前额部为阳明经脉所过,侧头部为少阳经脉所过,印堂,太阳分别位于前额及侧头,可疏通局部气血,合谷,内庭为阳明经穴,外关,足临泣为少阳经血,合用可疏通阳明,少阳经气血,缓解头疼。

全头疼

主要症状:整个头部都有疼痛感,难以分辨出具体部位。

刮拭穴位:百会,印堂,太阳,风池,合谷,外关。

刮拭步骤:先刮头部百会,印堂,太阳,风池,再刮上肢合谷,外关。

取穴原理:百会,印堂,太阳,风池均位于头部,可疏通局部气血,合谷,外关可行气活血,使通则不痛。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