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按摩可以治病吗
2023-07-11 05:06:47 责编:小OO
文档
失眠

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足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正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双侧下肢自然伸直,用双手拇指按压在足三里穴处,其他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拇指指端以深透的力度点按30秒,稍稍休息后再继续点按,共点按3分钟即可,有助于促进睡眠。

落枕

落枕的痛苦很多人都体会过,推荐按一按落枕穴。落枕穴是治疗睡眠落枕的特效穴位,故而命名为落枕穴。

落枕穴位于手背侧,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一压即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颈部是人体经络的枢纽,颈椎一旦经脉淤滞、供血不畅,与之相联系的各部位也会产生不适,经常按摩落枕穴对颈椎很有好处。

闪腰

一旦发生“闪腰”,首先要躺下休息。躺下时腰要放平,腿要微蜷,应避免双腿伸直,这种姿势不但会增加疼痛,还会使腿部发麻,睡觉时不要睡在软床上,床太软会使脊柱发生侧弯,导致腰部疾病加重。

推荐一个中药盐袋热敷法:取大青盐1000克、伸筋草30克、红花30克、当归10克、威灵仙20克,混合包在布袋里,微波炉加热或在锅内炒热后,热敷扭伤处,每次半小时,早晚各一次,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另外,可以让家人为伤者做一个简单的推拿按摩。双手掌放在其脊柱两旁,从上往下边揉边压,自臀部向下按摩到大腿下面及小腿后面的肌群,按摩几次后,再在最痛处用大拇指按摩推揉几次。一定要注意力度不要太大,以免加重软组织损伤。

痛经

有些女性朋友在月经期或经期前后会有小腹胀痛的感觉,这个时候不妨按按疼痛的部位,就是我们常说的“哪疼按哪儿”的阿是穴。

因疼痛部位常在下腹部肚脐下4寸,左右两侧旁开3寸的地方,位置较为固定,也被很多人称为“子宫穴”。女性朋友在痛经的时候,不用刻意去追求穴位的准确位置,只要把握疼痛点,用大拇指按揉三五分钟。

打嗝

针对打嗝,有些土方法,如屏气或是干吃一勺白糖或是喝水,但只对有些人管用。教大家一招,就是按压攒竹穴。攒竹在眉头凹陷的地方。以拇指按在穴位处,相对于眼眶骨垂直用力按压,以出现明显的酸胀感为度。

晕车

内关位于近手腕之掌横纹的往上约三指宽的位置。按压或针刺内关穴,能宽心理气、宁神和胃,因此对于晕车导致的恶心呕吐有缓解的作用。

找到穴位后,以拇指放置于穴位上,其余四指放在手臂的背面,相对用力,按压的力度以个人能忍受为度,一般当恶心的感觉消失就可以了。

晨起脸肿

晨起发现脸有点浮肿?试试点揉攒竹、迎香和天突。攒竹在面部,眉头凹陷中;迎香在鼻翼外缘的中点处;天突在前正中线上,锁骨上窝。每穴每次点揉3分钟,每天两次,局部有酸胀感为佳。坚持长期点揉,能有效消除脸部浮肿。

受凉腹痛

受寒着凉后肠胃不适,可以喝紫苏茶来缓解。抓一撮紫苏叶(约3克,中药房可买到),切几片生姜,再加两勺红糖(约15克),放到杯中,用开水冲泡后,盖上杯盖闷十分钟后,趁热喝下。

黄褐斑

压力大,胃肠消化不好,毒素就不能正常清除代谢出去,面部就会长出色斑、黄褐斑等。若是眼角和太阳穴周围出现色斑,主要跟小肠经和胆经有关。晚上回家后先用热水烫脚,然后坐于床头敲打小腿外侧,可以使胆经的运行加速,将堆积在胆经上的垃圾排出。

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经常揉一揉承泣穴,可以使气血旺盛,不仅能够供应眼睛足够的血液,还可以将体内胃经的物质营养及能源输送至头面部,淡化颧骨周围的色斑,或可消除眼袋。

抽筋

在睡前拍打小腿,放松、温暖肌肉,能有效防抽筋。将小腿抬起,双手搓热,从膝盖到脚踝,从两侧分别拍打小腿肚。每条腿拍打几分钟,直到双腿发暖为止。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通过以上方法,没有改善你的小状况,那就真的需要找医生了,别怕麻烦,延误了病情可就糟糕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