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家长应该怎么做 手机对孩子的危害
2023-07-11 03:48:40 责编:小OO
文档
影响孩子的身高

很多妈妈抱怨,孩子晚上因为玩手机而耽误了睡觉的时间。本来规定9点睡觉,往往会拖到10点多。

我们都知道,生长激素主要在晚上进行分泌,分泌得越多,越有助于生长。生长激素分泌最多的两个时段,分别是21:00—1:00,5:00—7:00。

然而,并不是一到晚上9点,生长激素就开始按时大量分泌,它的大量分泌必须有个前提: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发生。而人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至1小时,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所以,如果9点的时候,孩子还没上床,或者已经上床但还在玩手机,那么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身高。

影响孩子的视力

儿童眼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0~6岁是发育期,6~9岁是视觉塑型期,9~12岁是稳定期。也就是说,12岁之前,孩子的视力处在不断发育完善期,视力状态处于不稳定时期,眼睛调节机能十分脆弱。

手机屏幕时明时暗,不断变化,孩子的眼球长时间地注视、不断地调整,很容易造成肌性视疲劳,导致近视。

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

首先,如果孩子长期面对手机营造的虚拟世界,会很容易形成单向的思维模式。在面对面交流时,他们无法很好地表现姿势、表情和输出语言。

其次,如果手机占据了孩子的大部分时间,他们就会更容易地对手机产生依赖。

当面对真实的社会交往时,他们就会失去了情趣和热情,从而就会使得人际交往淡化,语言表达以及社交能力的退化,甚至会出现有些孩子不愿与现实中的人进行交往。

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上有着太多的低俗、暴力和色情文化。孩子们的三观都还没有成熟,是非观念不清楚,再加上好奇心的作祟和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很容易被这些糟粕文化影响。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学习的黄金期和生理、心理的躁动期,加上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弱,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手机色情的诱惑,进而沉迷其中。

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上大量传播的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我要告诉家长们的是,对于孩子玩手机,千万不要再听之任之了。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完全杜绝孩子玩手机,这既不是明智的,也不是我们能做到的。

毕竟,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电子产品终将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要求孩子完全不玩手机,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孩子不会用这些信息的基本载体,就会离这个时代越来越远。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光靠堵是无法阻挡它们的。堵则溃,疏则通。所以,不如给孩子设置一些合理的规矩,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时间

1岁半以下的宝宝应该禁止使用任何电子设备,除非是跟家人的视频通话。

2-5岁的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屏幕时间在2小时左右。

睡前不许玩手机

晚上玩手机,除了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外,还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而褪黑激素可以帮助人睡眠。如果孩子在睡前玩手机,电子屏幕发出的光线就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睡眠时间就会变短。

其次,在床上玩手机时,孩子为了调整舒服的姿势,会左右横躺,长期这样就会造成左右眼睛视力偏差。

所以,最好在睡前一个小时,就要求孩子放下手机,准备睡觉。

选择替代品

当孩子要求玩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候,家长们可以提供其他的选项作为替代。比如,可以陪孩子一起玩桌游、打球、看书、涂鸦等,这些都是提倡的做法。

带着孩子好好地玩,痛快地玩,让孩子从中获得满足感和快乐,那手机对他们也就可有可无了。

家长要以身作则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通过孩子就能折射出来。很多孩子沉迷手机,更大的原因是家长没有做好榜样。

现在很多80后、90后的家长都是手机控,路上玩手机,吃饭玩手机,上厕所玩手机,睡觉前也玩手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也会有样学样,把手机当成宝。

当家长知道这些危害后,在孩子使用手机后,家长立即抢走,孩子会表现出反抗情绪,2岁前,智能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不要直接接触。

满3岁以后,可以适当使用智能手机,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和频率进行一定的管控。

已经使用智能手机频率较高的孩子,家长应引导在使用时间上逐渐减少,缓解并降低孩子反抗心理,家长在孩子面前也应该尽量不使用手机。

使用智能手机的内容也有,防止孩子上瘾,避免连续观看视频和反复玩一个游戏。孩子独自一人使用手机时,父母要提问孩子看的什么视频或玩的什么游戏,提高互动性,刺激孩子的右脑发育。

客观的说,智能手机的虽然有很多的弊端,但已经无法避免去使用它,而且它在教育和空间模拟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不必过于严厉地制止,合理辅助地使用手机,为他们创造一个愉快的环境也是必要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