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二年级应该达到怎样的自理能力目标?
2022-12-17 10:25:38 责编:小OO
文档


  1、从整理学习用品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自理能力。新学期开学不久,发现有不少学生书包里乱七八糟,有的学生 根本就不会装书包。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为自己做一件事──整理书包,给他们讲怎样清理书包才有条理,使课本不零乱,看谁整理得最整齐、最美观。话一说完,同学们就紧张地开始整理起自己的书包来,然后,又找出几个整理得好的书包给同学们看。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学会了自己整理书包,并且整理得井井有条。

  2、 从自我服务中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经常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刚入学的学生往往不会打扫卫生,就做示范给学生看。跟学生们一起扫了两个星期后,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了。对干得好的小组及时给予表扬。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训练,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逐步提高了。

  3、 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庭配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经常利用电话、家访以及召开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联系、沟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保持一致,争取家长放手让孩子做削铅笔、装书、洗手帕、洗碗、扫地、等力所能及的事。

  4、树立榜样,促进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形成。首先抓了班干部的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给同学们树立榜样,并在班里实行干部岗位责任制和轮流值周的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组长每天收发作业本,管好自己组的纪律,抓好每天的卫生工作。班长每天负责收发全班的作业本,管好全班的纪律、卫生等,班干部在自己学习、生活、自治、自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了管理班级。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