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经典美味:蛋挞的由来
2022-12-17 22:31:25 责编:小OO
文档


  蛋挞这种经典中的经典美味,想必每个人都不陌生吧。关于蛋挞的由来说法不一。那在西方饮食文化中,对于蛋挞由来的说法是什么样的呢?不要着急,往下看,就有你想要知道的答案啦。

  蛋挞,英文叫custard tart,custard是一种用牛奶鸡蛋和糖做成的冻,中国人称其为蛋,tart则取其音。这种蛋挞早在中世纪就出现了,不过看上去跟现在的蛋挞会很不一样。按照现在的做法,皮会很软;

  中世纪做蛋挞是既没有蛋挞模又没有齿轮切割器,蛋挞皮要用手捏起来,所以蛋挞皮发得很硬,吃中世纪的蛋挞其实是在吃蛋汁而不是吃皮。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做蛋挞皮要放不少糖,中世纪糖很贵,所以有糖也只是加到蛋汁里,至于外面的壳则给穷人和乞丐吃或者扔掉。

  中国人知道蛋挞这个东西是在被割让后,英国人的蛋挞传到了,人便开始仿制,甚至比英国人做得更好。蛋挞店除了蛋挞外还卖另外两样东西:奶茶和咖啡。那时候的蛋挞要比现在的蛋挞大两三倍,甚至有一段时间,一个大蛋挞一杯咖啡或奶茶成了人标准早餐。

  六十年代逐渐富裕起来,人开始在蛋挞里加燕窝鲍鱼之类,“大补”;但过了几年这种蛋挞又没有了。有人说蛋挞可以反映的经济。按照英国传统做法,蛋挞皮和蛋汁里都要加肉蔻,但人似乎不大喜欢吃这种有点辛辣味的蛋挞,所以现在茶楼里蛋挞都比较清淡。

  蛋挞皮有两种:一种是酥皮,英文叫puff pastry,是一种一咬下去面渣四溅的蛋挞皮;另外一种便是牛油皮,英文叫shortcrust pastry,要加很多黄油,因此有一种曲奇的味道。一开始在只有酥皮,后来泰昌饼店(一家很有名的蛋挞店)用曲奇面团做蛋挞皮,大成功。

  现在做蛋挞做得好的,一家就是泰昌饼店,一家是檀岛饼店。泰昌主要做牛油皮,而檀岛主要做酥皮。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特别青睐泰昌蛋挞,所以泰昌蛋挞又被叫做肥彭蛋挞。檀岛蛋挞皮有水皮和油皮之分:水皮以鸡蛋为主,油皮则以牛油和猪油为主,蛋挞皮用两层水皮包一层油皮呈一块三明治,这样烘焙起来更有层次。

  水皮油皮是人发明的。人做蛋挞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是只用中国蛋不用美国蛋,他们认为美国蛋没有中国蛋蛋味浓,我觉得应该没有什么不同。

  目前市场常见的蛋挞用的是英国人的做法,比较简单一点,没有人水皮油皮那么复杂。把猪油黄油和糖揉到面粉里头,加点水,揉成面团,擀成薄皮,切成圆形,放到一个一个小壳子里;调好蛋汁(糖牛奶和鸡蛋),灌入小壳子里。放入烤箱里,230度烤25分钟就好了。

  其实人做蛋挞做得再好,也未必会有什么突破。檀岛老板就表示店内装修可以改进,但蛋挞的配料和做法绝对不能改。这样就不能顺应市场。现在英国人除了传统蛋挞之外,还有草莓味蛋挞香蕉味蛋挞和酸奶味蛋挞之类,他们的传统蛋挞也是在不断创新,而人却一直停留在肥彭蛋挞。这一点应该向英国人学习。

  蛋挞的种类

  蛋挞的根据蛋挞皮主要分为牛油皮和酥皮蛋挞(KFC也是采用此蛋挞皮)牛油皮的特色就是外皮比较光滑和完整,好像一块盘状的饼干,外皮有一阵牛油香味。

  酥皮也是使用同一馅料,特色在于外皮的盘分成一层层薄酥皮,就像嫁喜礼饼的外皮一样层次分明。

  根据蛋挞汁的不同由此衍生出来的小吃,还有鲜奶挞、椰挞、姜汁蛋挞、肉松蛋挞、水果蛋挞、和蛋白蛋挞等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