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解惑:白肉血肠的由来
2022-12-18 00:59:33 责编:小OO
文档


  白肉血肠名闻东北的地方菜,全称应该是“酸菜炖白肉血肠”。网络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中的最后一句:“翠花,上酸菜!”这边的酸菜指的就是“酸菜炖白肉血肠”。白肉血肠味道极佳,已经驰誉吉林食苑几百年历史了,是吉菜文化中的代表菜品,那么关于白肉血肠的由来是什么呢?

  白肉血肠,是从古代帝王及族长祭祀所用祭品演变而来。据《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仪注篇》记载,满族长期以来信仰萨满教,祭祀过程中,以猪为牺牲。每逢宫廷举行祭祀时“司俎太监等舁(即抬)一猪入门,置炕沿下,首向西。司俎满注入洲一人,屈一膝跪,按其首,司俎满洲执猪耳,司祝灌酒于猪耳内……猪去息后,去其皮,按节解开,煮于大锅内,……皇帝、皇后亲诣行礼……,神肉前叩头毕,撤下祭肉,不令出户,盛于盘内,于长桌前,按次陈列。皇帝、皇后受胙,或率王公大臣等食肉。”这种肉叫“福肉”即“白肉”。

  所谓血肠,即“司俎满洲一人进于高桌前,屈一膝脆,灌血于肠,亦煮锅内”,这就是血肠,通称“白肉血肠”。清代沈阳和吉林地区开设的白肉馆,都兼营血肠,成为东北三省满族特有的传统名菜。

  在独坡乡采风,有幸在木瓜村老龙家里吃上味道独特﹑香味扑鼻的侗乡香肠──血肠,好客的主人老龙连连劝我们多吃。他说:血肠可是我们侗家的名菜,以前还很难得吃到,如今生活好了,血肠可是我们侗家的家常菜哩。健谈的老龙说起了关于血肠的传奇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么喀寨有个姓杨的大财主,家里请了三个厨师。有一天﹑鸡鸭鱼肉吃腻了的杨财主令三个厨师用猪肠子每人做一道特别的菜来,味道好的奖十两银子,不满意的扣一个月的工钱。这可难坏了三个厨师。一姓李的老厨师想了两天,做了一道叫血灌肠的菜。

  其制法是﹑取一副猪大肠,用盐洗净待用;把事先用清水浸泡了约三个小时的糯米淘好,拌上鲜猪血,再将精肉末﹑胡椒粉,大蒜末﹑盐﹑葱花一起拌匀,灌到大肠里,灌紧后,用麻线将两头捆好。然后将灌制好的灌肠放到蒸笼里蒸上约五十分钟,切片装盘。血灌肠的做法虽然简单,但味道独特﹑鲜美可口。那杨财主品尝之后大为高兴,姓李的厨子因此获得十两赏银。从此以后﹑每当家中设宴,杨财主都把血肠端上让客人品尝。从此﹑血肠这道菜在百里侗乡流传开了。

  血灌肠制作方法简便,蒸熟后烘干可存放,是侗家待客的美味佳肴。至今﹑在湘﹑黔﹑桂交界处集居的侗族同胞每逢过节杀猪,家家户户都做血肠吃。血肠也越做越精致。如今,一些头脑灵活的老乡还把精制的血肠蒸熟后烘干拿到市场出售,竟成为十分抢手的风味食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