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2022-12-19 03:42:40 责编:小OO
文档


  熟知戏曲知识的人可以很快就分得开刀马旦和武旦,但是大多数的人,京剧中刀马旦与武旦这两种还是分不清,那么同为旦角,同为旦角,武旦和刀马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本期的戏剧文化就带你区别刀马旦和武旦。

  长靠武旦是武旦的一种,通常也称刀马旦。旦角行分青衣、花旦、武旦、彩旦。武旦用于表演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分短打武旦和长靠武旦。

  刀马且是京剧旦行的一支,《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解释说:“大抵扮演搜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武打不如武且激烈,不用打出手,较粉重于唱做和舞蹈,如《战金山》的梁红玉、《穆柯寨》的穆桂英等。”((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第78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第1版)这一解释大体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够准确之处,即“不用打出手”,系指一般情况而言,故前面应加上“一般来说”四个字。因为有特殊情况。

  个别刀马且演员也打出手,如关派创始人关肃箱在京剧《铁弓缘》中,虽系刀马旦应工,但也首创了“靠旗出手”的精彩表演。自此之后,许多刀马旦演员都有“靠旗出手”的表演,如方小业、邢笑珠等。

  武旦,旦行的一种。大多扮演勇武的女性,如武将和江湖人物中的各类女侠,表演上重武打和绝技的运用。武旦的特点有二:一是跷功,二是打出手。

  武旦是京剧行当之一。在过去,武旦和其它旦角行当的区别,主要是踩跷和打出手。武旦在表演翻、打、扑、跌时,都是踩跷的,打出手时更是必须踩跷。在脚上绑上木头作的假脚,练得和真脚一样的运用自如,没有长时间地刻苦锻炼是不行的。武旦的跷功比起武生的厚底功,难度要大一些。如果踩跷的功夫练不好,就无法完成武旦行当所规定的各种表演技巧。

  以前武旦和刀马旦是两个不同的行当:通俗点儿说,但凡接受官方或皇家的委派,在正规里担任正式的将官或统帅职务的青年女性,如穆桂英、梁红玉等被称作“刀马旦”;除女性将帅以外其他会武功的女子则统称为“武旦”,这类角色多为江湖女子,比如十三妹、周凤英之类的。后来武旦和刀马旦合并为一个“武旦”一个行当,泛指会武功的女子。

  武旦一般都兼演刀马旦,在行当的细目中,二者是有区别的。最简单地说,刀马旦重工架,武旦重翻扑和出手,二者类似武生中“长靠”与“短打”之分。

  戏曲界历来强调“一专多能”,并且根据剧情需要,许多戏里的女主人公都是要求“能唱能武”的(楼主可以去看看李胜素主演的梅派名剧《穆桂英挂帅》,里面的穆桂英既有成套的唱腔,又有繁重的武打)。所以现在的京剧舞台上专职武旦演员已不多见。梅派青衣史依弘、尚派青衣周利、程派青衣李佩红、荀派花旦管波的武打功架都是相当不错的。

  武旦戏中《扈家庄》的扈三娘,《竹林计》、《女杀四门》的刘金定,《湘江会》的钟无盐,《战金山》的梁红玉,《十字坡》的孙二娘,《巴骆和》的九奶奶等戏。

  刀马旦代表剧目有《李慧娘》、《百花公主》、《白蛇传》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