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aau和rru的区别
2023-06-28 08:48:45 责编:小OO
文档

演示机型:华为MateBook X    系统版本:win10    

1、使用不同:aau是实现信号分配的器件,rru是将同频段及不同频段的信号进行合路。但要注意二者在使用时都要注意功率容量及频段范围。

2、原理不同:aau用在设备的输出和输入端,用来隔离不同的频段的信号。rru在硬件电路中一般用在功率合成方面。

3、内部结构:aau的内部应该是滤波腔体(大的双工器),rru内部应该是一个耦合电路。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本文目录

1.5g基站接口ip地址推荐2.bbu与传输设备之间连接图3.基站主设备包括哪些4.4g基站由哪些部分组成5g基站接口ip地址推荐

首先,5G网络有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三部分。接入网一般是无线接入网(RAN),主要由基站(Base station)组成。

那么基站又包括什么呢?一个基站,通常包括BBU (主要负责信号调制)、RRU (主要负责射频处理),馈线 (连接RRU和天线),天线 (主要负责线缆上导行波和空气中空间波之间的转换)。

4G每个基站都有一个BBU,并通过BBU直接连到核心网。而在5G网络中,接入网不再是由BBU、RRU、天线这些东西组成了。而是被重构为以下3个功能实体:CU (Centralized Unit,集中单元),DU (Distribute Unit,分布单元),AAU (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原来4G的RRU和天线合并成AAU,把BBU分离成CU和DU,DU下沉到AAU处,一个CU可以连接多个DU。

4G只有前传和回传两部分,在5G网络中则演变为三个部分,AAU连接DU部分称为5G前传(Fronthaul),中传(Middlehaul)指DU连接CU部分,而回传(Backhaul)是CU和核心网之间的通信承载。

5G无线接入网(基站)架构

从设备架构角度划分,5G基站架构可分为:

BBU-AAU

CU-DU-AAU

BBU-RRU-Antenna

CU-DU-RRU- Antenna

一体化gNB等

BBU

全称Building Base band Unit ,中文名:基带处理单元。RRU(射频拉远单元)和BBU(基带处理单元)之间需要用光纤连接。一个BBU可以支持多个RRU。采用BBU+RRU多通道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大型场馆的室内覆盖。

5G时代, BBU的物理结构也由于5G改变的网络框架而演变成了CU(集中单元)和DU(分布单元)。其中BBU的实时性比较强的部分,变成了DU(分布单元),而BBU的非实时性功能则演变为了CU(集中单元),此外5G核心网功能下沉到边缘,CU还将承载部分核心网的功能。CU的全称是Centralized Unit,顾名思义就是集中单元;DU的全称是Distributed Unit,含义自然就是分布单元了。CU和DU的切分是根据不同协议层实时性的要求来进行的。在这样的原则下,把原先BBU中的物理底层下沉到AAU中处理,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物理高层,MAC,RLC层放在DU中处理,而把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PDCP和RRC层放到CU中处理。换一个角度说:DU负责、实时性要求高的功能;CU负责需要信息汇聚、实时性要求低的功能。

bbu与传输设备之间连接图

是通过BBU侧的主控板,连接到传输设备上。

从设备形态角度划分,5G基站可分为基带设备、射频设备、一体化gNB设备以及其他形态的设备。其中,5G基带设备又包含了BBU、CU、DU不同类型的物理设备,5G射频设备包含了AAU和RRU设备。

5G基站设备体系:

从设备架构角度划分,5G基站可分为BBU-AAU、CU-DU-AAU、BBU-RRU-Antenna、CU-DU-RRU- Antenna、一体化gNB等不同的架构。

BBU-AAU架构中,基带单元映射为单独的一个物理设备BBU,AAU集成了射频单元与天线单元,若采用eCPRI接口,AAU内部还包含部分物理层底层处理功能。

CU-DU-AAU架构中,基带功能分布到CU、DU两个物理设备上,二者共同完成构成5G基带单元,CU与DU间的F1接口为中传接口。

BBURRU-Antenna架构中,RRU功能与AAU相同,区别在于RRU无内置天线单元,需要外接天线使用,主要用于郊区等低容量需求或室内覆盖场景。

一体化gNB架构集成了5G基带单元、射频单元以及天线单元,属于高集成度、紧凑型设备,可用于局部区域补盲或室内覆盖等特殊场景。

以上内容参考

基站主设备包括哪些

在移动通信里,基站和机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基站就是由基带部分、射频部分、天馈线部分等组成的一个可以提供给用户无线信号的设备。

在2G时代,基站都是一个完整的设备,其中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是在一起的,通过长长的馈线连接到天线上。

阿尔卡特的2G基站的机柜:

华为的2G基站:

基站天线:

3G时代开始有了分布式的基站,开始有了BBU、RRU这两个东西,BBU就是基带单元部分,RRU是射频部分。

3G之后,到了4G时代,就都是BBU+RRU+天馈线的配置了。唯一不同的是,3G时代的RRU还基本都是在室内挂墙,也是通过馈线连接到天线。但是到了4G时代,RRU基本都是上塔的,省了馈线的小钱钱,BBU和RRU之间通过一条很长的光纤连接,只有很短的一段跳线从RRU的发射口连接到天线上。不过,如果RRU故障的话,就得带着塔工上塔才能处理了,另外也占用了塔上的位置。有的时候RRU放置在天线的两侧,一些天线的方位角调整都受限,比较讨厌。

BBU:

RRU和天线:

5G里RRU和天线在一起变成了AAU。

华为AAU:

同样也有RRU和天线分开配置的,华为RRU:

这个是支持8T8R的天线和RRU,AAU目前支持TR。

5G里还将传统的BBU进行了CU/DU的分离,

其中CU主要处理非实时的无线高层协议栈功能,同时支持部分核心网功能下沉以及边缘计算的部署,DU主要处理物理层功能和实时性的层2功能。

CU/DU可以和设,初期都是这样,未来会CU集中云化部署。

诺基亚的CU:

DU:

未来基站的演变可能会完全白盒化,这个可能是未来的方向。

基站的白盒化是指将BBU的功能使用通用的X86芯片或者ARM芯片的服务器取代,将BBU和RRU之间的端口开放,使用开源软件和通用硬件来取代RRU部分。

这个是运营商们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降低组网的成本,不过最终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

乐天的白盒基站,不过RRU还没有白盒化。

总而言之,移动通信不断的发展,基站也一直在演化,从来没有停止过。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移动基站从大的方向来分类分为两类:主设备和配套设备、传输设备。

首先先说说配套设备,配套设备主要是为主设备运转提供必要条件的设备有:防雷设备、交流配电柜、开关电源设备、蓄电池、空调设备、环境监控设备(门禁、温度、水禁等监控)。其中最主要的配套设备为开关电源,能把220v的交流电转化成-48v的直流电。

主设备就是用于通讯的设备,现阶段主要有BBU、RRU、天线。bbu主要是基站的基带单元。rru则是基站的射频单元。天线则是基站的发射单元。

传输设备。主要是把基站所接受的设备往核心网上上传。现阶段主要用的是华为的传输设备,主流的是华为的PTN960。

希望我的回答能解答你的疑惑。如有不足之处还望留言指正。动动小手指加个关注点个赞把!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私信我。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个人也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通常讲移为基站里面的设备分为三部分:电源、传输、收发信设备。

移动基站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无线信号的网络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和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传输。也就是说我们手机能不能接打电话和移动基站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候我们在打电话听到不在服务区,那是因为手机己经脱离了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

一、电源设备

电源设备为整个基站的设备提供电力,主要有组合电源柜和蓄电池组构成。市电首先进入电源柜通过整流模块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给蓄电池充电和设备供电。当市电停电后,由蓄电池为设备供电。电源柜和蓄电池组为基站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二、传输设备

基站传输设备现在叫PTN,通过光缆线路把一个个单独的基站和中心交换机房的设备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传输,完成通话和上网的服务。在一些地形复杂不利于光缆架设的地区,还可以采用微波进行传输。

三、收发信设备

收发信设备是移为基站的核心设备。以前叫BTS,现在叫BBU+RRU,和基站铁塔顶部的天线、馈线完成单个基站的信号覆盖和收发。目前我们采用设备主要有华为、中兴、爱立信、大唐等。以前还有摩托罗拉的设备。

四、其它设备

由于移动基站是无人值守的,所以还有红外、温度、烟感监控设备,有些重要的基站还有视频监控。此外大型的基站还有空调、发电机等设备。

以上是对移动基站的一些主要设备的介绍,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指正,感谢阅读!

基站主要分两部分:

机房内:信源设备(BTS)、传输设备、电源系统(包括交配系统、直流系统)等

机房外:铁塔、天线、馈线等

4g基站由哪些部分组成

一座5G基站的成本,一般来说,是由主设备、动力配套设备设施、铁塔、机房这些组成。BBU、AAU、传输设备和天线,这些是主设备。电源、电池、空调、监控,这些是动力配套。而铁塔和机房这些,是土建施工,机房基建相关的工作,都是中国铁塔公司负责。

5G基站系统的主要设备和作用

基站可以分为室外宏基站和室内微基站。宏站,就是室外那种大铁塔的或者楼顶那种抱杆的。目前国内正在规模建设的5G基站,都是宏基站为主。一个完整的基站系统(4G基站),是由BBU、RRU与天馈系统(天线)所组成的。

BBU:基带处理单元,主要负责处理核心网、用户的信令与数据,移动通信中最复杂的协议、算法均是在BBU中实现的,可以说BBU就是基站的核心。BBU包括基带板、主控板、电源模块等,一般放置在机房或者室外机柜里。

主控板负责处理来自核心网、终端的信令,负责与核心网的互联互通,负责接收GPS的同步信息与定位信息。

而基带板负责进行数据的编码、调制等基带处理,并将处理过待发射的数据传输给RRU。

RRU:射频拉远单元,用来将基带板通过光纤传来的基带信号,转化成运营商所拥有频段上的高频信号,并通过馈线传输给天线。原先是和BBU放置在一起的RFU(射频单元),后来发现天线与射频单元离得太远,馈线传输的损耗太大了,于是干脆用光纤拉远和天线一起挂在铁塔上,减少损耗。

天线,最后真正将无线信号发射出去一个无源器件,RRU上的8个接口需要与天线上的8个接口通过馈线连接,因此在天线挂杆上经常能看到一捆大黑线。

由于5G使用Massive MIMO技术,使得天线内置收发单元达到个。天线下面无法插根馈线挂在挂杆上,因此5G设备厂家将RRU与天线合成了一个设备——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其他的基本都是一样的。

5G单站点投资和建设时间估算

一个基站的标配是1个BBU+3个AAU,有三个扇区,360度全方位覆盖。目前5G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各大通信设备商的5G主设备价格还存在变动。而且,单买一个设备的价格,和运营商集团采购(集采)的价格,国内与国外,也是存在巨大的差距。暂且以国内运营商购买的价格来算,大约30万。

30万是基站主设备价钱,再来看看机房的配套费用。配套设备为基站提供电力和降温保障,是一个基站正常运行的前提。主要有电源、电池、空

以上就是关于aau和rru的区别,5g基站接口ip地址推荐的全部内容,以及aau和rru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1某准载顾确、使用不同:aau是实现信号分配的器件,rru是将同频段及不来自同频段的信号进行合路。但要注意二者在使用时都要注意功率容量及频段范围。

2、原理不同:aau用在设备的输出和输入端,用来隔离不同的频段的信号。rru在硬件置成三针型句电路中一般用在功率合成方面。

3、内部结构:aau的内部应该是滤波腔体(大的双工器),rru内部应该是一个耦合电路。

基站:

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接口设备,也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感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款危言收发信电台。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怕包赶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住第绝自里固化、大覆盖面建设及造字义其演至盾派IP化。

其他比较有用的内容推荐1:

1、使用不同:aau是实现信号分配的器件,rru是将同频段及不同频段的信号进行合路。但要注意二者在使用时都要注意功率容量及频段范围。

2、原理不同:aau用在设备的输出和输入端,用来杆隔离不同的频段的信号。rru在硬件电路况中一般用在功率合成方面。

3、内部结构:aau的内部应该是滤波腔体(大的双工器),rru内部应该是一个耦合电路。

其他比较有用的内容推荐2:

AAU和RRU是两种不同的技术,用于无线通信中的基站设备。

AAU(Active Antenna Unit)是一种新型的无源天线单元,可以作为广播信号发射和接收的接口,可以实现高效的频谱资源利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AAU将传统无线基站中的收发信路分离、功率放大器(PA)、驱动电路等传统射频信号处理部分集成在一起,使得整个系统简化和优化。

RRU(Remote Radio Unit)也是一种功能分离的设备,它将基站的射频收发天线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链接传输到基带处理设备进行信号处理。

在传统的基站中,AAU和RRU往往是分为两个单独的设备,在部署和维护过程中需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而AAU技术的引入可以大幅减少设备数量,并且可以提供更快、更安全、更稳定的服务质量。此外,部署和维护AAU网络需要的费用也相对较低。

bbu侧连接aau是什么单板

主控板。

BBU-AAU架构中,基带单元映射为单独的一个物理设备BBU,AAU集成了射频单元与天线单元,若采用eCPRI接口,AAU内部还包含部分物理层底层处理功能。

BURRU-Antenna架构中,RRU功能和AAU相同,区别就是RRU没有内置天线单元,需要外接天线,主要在郊区等低容量需求或室内覆盖场景。一体化gNB架构集成了5G基带单元,射频单元以及天线单元,属于高集成度,紧凑型设备,可用于局部区域补盲或室内覆盖等特殊场景。

移动基站都有那些设备呢?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在移动通信里,基站和机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基站就是由基带部分、射频部分、天馈线部分等组成的一个可以提供给用户无线信号的设备。

阿尔卡特的2G基站的机柜:

华为的2G基站:

基站天线:

3G之后,到了4G时代,就都是BBU+RRU+天馈线的配置了。唯一不同的是,3G时代的RRU还基本都是在室内挂墙,也是通过馈线连接到天线。但是到了4G时代,RRU基本都是上塔的,省了馈线的小钱钱,BBU和RRU之间通过一条很长的光纤连接,只有很短的一段跳线从RRU的发射口连接到天线上。不过,如果RRU故障的话,就得带着塔工上塔才能处理了,另外也占用了塔上的位置。有的时候RRU放置在天线的两侧,一些天线的方位角调整都受限,比较讨厌。

BBU:

RRU和天线:

华为AAU:

同样也有RRU和天线分开配置的,华为RRU:

这个是支持8T8R的天线和RRU,AAU目前支持TR。

5G里还将传统的BBU进行了CU/DU的分离,

其中CU主要处理非实时的无线高层协议栈功能,同时支持部分核心网功能下沉以及边缘计算的部署,DU主要处理物理层功能和实时性的层2功能。

CU/DU可以和设,初期都是这样,未来会CU集中云化部署。

诺基亚的CU:

DU:

基站的白盒化是指将BBU的功能使用通用的X86芯片或者ARM芯片的服务器取代,将BBU和RRU之间的端口开放,使用开源软件和通用硬件来取代RRU部分。

这个是运营商们提出来的,主要是为了降低组网的成本,不过最终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

乐天的白盒基站,不过RRU还没有白盒化。

总而言之,移动通信不断的发展,基站也一直在演化,从来没有停止过。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移动基站从大的方向来分类分为两类:主设备和配套设备、传输设备。

首先先说说配套设备,配套设备主要是为主设备运转提供必要条件的设备有:防雷设备、交流配电柜、开关电源设备、蓄电池、空调设备、环境监控设备(门禁、温度、水禁等监控)。其中最主要的配套设备为开关电源,能把220v的交流电转化成-48v的直流电。

主设备就是用于通讯的设备,现阶段主要有BBU、RRU、天线。bbu主要是基站的基带单元。rru则是基站的射频单元。天线则是基站的发射单元。

传输设备。主要是把基站所接受的设备往核心网上上传。现阶段主要用的是华为的传输设备,主流的是华为的PTN960。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个人也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通常讲移为基站里面的设备分为三部分:电源、传输、收发信设备。

移动基站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无线信号的网络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和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传输。也就是说我们手机能不能接打电话和移动基站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候我们在打电话听到不在服务区,那是因为手机己经脱离了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

一、电源设备

电源设备为整个基站的设备提供电力,主要有组合电源柜和蓄电池组构成。市电首先进入电源柜通过整流模块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给蓄电池充电和设备供电。当市电停电后,由蓄电池为设备供电。电源柜和蓄电池组为基站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二、传输设备

基站传输设备现在叫PTN,通过光缆线路把一个个单独的基站和中心交换机房的设备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传输,完成通话和上网的服务。在一些地形复杂不利于光缆架设的地区,还可以采用微波进行传输。

三、收发信设备

收发信设备是移为基站的核心设备。以前叫BTS,现在叫BBU+RRU,和基站铁塔顶部的天线、馈线完成单个基站的信号覆盖和收发。目前我们采用设备主要有华为、中兴、爱立信、大唐等。以前还有摩托罗拉的设备。

四、其它设备

由于移动基站是无人值守的,所以还有红外、温度、烟感监控设备,有些重要的基站还有视频监控。此外大型的基站还有空调、发电机等设备。

以上是对移动基站的一些主要设备的介绍,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指正,感谢阅读!

基站主要分两部分:

机房内:信源设备(BTS)、传输设备、电源系统(包括交配系统、直流系统)等

机房外:铁塔、天线、馈线等

5g和4g天线在塔上的位置一样吗

5G站点与4G站点一样,都具有支持设备。通常4G和5G基站位于同一地点,即5G设备叠加在原始4G站点上。由于叠加5G设备后基站设备的功耗和传输容量增加,因此需要对站点支持设备进行相应的升级和扩展。

但是4G基站设备和5G基站设备是不同的。

如上图所示,4G基站设备由BBU(基带单元)和RRU(射频远程单元)组成。 RRU通常会延伸到靠近天线的位置。 BBU和RRU通过光纤连接,RRU和天线通过馈线连接。

5G基站设备将BBU分为CU(单元)和DU(分布式单元),并通过光纤连接到AAU(有源天线单元)。 AAU包含RRU和天线功能,即有源射频部分和无源天线集成在一起。

在4G基站中,BBU与RRU之间的接口是什么,为什么5G中接口发生了变化?

在4G基站中,BBU与RRU之间的接口是前传和回传两个接口,在5G网络中接口则演变为三个部分,AAU连接DU部分称为5G前传(Fronthaul),中传(Middlehaul)指DU连接CU部分,而回传(Backhaul)是CU和核心网之间的通信承载。

5G网络有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三部分。接入网一般是无线接入网(RAN),主要由基站(Base station)组成。

4G每个基站都有一个BBU,并通过BBU直接连到核心网。而在5G网络中,接入网不再是由BBU、RRU、天线这些东西组成了。

而是被重构为以下3个功能实体:

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单元),DU(Distribute Unit,分布单元),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原来4G的RRU和天线合并成AAU,把BBU分离成CU和DU,DU下沉到AAU处,一个CU可以连接多个DU。

华为和高通,一个用厘米波一个用毫米波,运营商同一套基站就行吗?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毫米波和厘米波,可以共用基站的BBU部分(或者是CU+DU),但是需要有不同的AAU。

3GPP定义了两个大的5G使用到的频率的范围,分为FR1和FR2。FR是频率范围的英文缩写。

其中FR1是450-6000Mhz,电磁波的波长=光速/频率,因为它的波长是厘米级的,所以也被称为厘米波,不过通信业里比较常见的叫法是Sub-6G。

其中FR2是24250-52600Mhz,由于该频率范围的电磁波的波长进入了毫米级,所以也被称为毫米波。

在5G应用了毫米波频率之前,其实微波以及卫星通信已经启用了这些毫米波的频段。

FR1的毫米波通信业又把它们分成了Sub-3g(也就是450-3000Mhz),Sub-3g也有些文档称为是5G之中的低频,而3000-6000Mhz在一些文档之中被称为5G的中频。

目前5G全球最成熟的,也是运营商部署5G使用最多的频段是3.5Ghz附近的频率,这个频段在通信业之中也称为C波段,通常情况下的5G里的C波段是指3.3-4.2Ghz(微波通信里的C波段是4-8Ghz,这里边C波段在不同文档之中的定义相对的比较混乱)。

基站做为无线接入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物理结构一直在发生变化。其中2G时代,基站主要是集成化的,基带单元、射频单元被集成到一个机柜内,天线外挂,基站被称为BTS。进入3G时代之后,出现了BBU+RRU配置的基站,天线外挂,3G里基站的名称是NodeB。进入4G时代之后,基站基本上都是BBU+RRU+天线的组合,基站被称为eNB。

进入5G时代之后,基站的物理结构又开始的新的变化,BBU被分成了CU+DU,RRU和天线集成,变成了AAU,但是由于前期的时候有CU/DU合设的场景,依然可以沿用BBU。

5G之中,一些容量不高的区域,依然有BBU+RRU+板状天线的组成的基站。

同时,5G时代,由于运营商现网可能存在2G/3G/4G/NB-IOT/NR等多种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设备厂家还推出了兼容多种制式的多模BBU,可以给运营商节省大量的机房空间,以及天面空间。

基站是需要天线的,天线振子的大小和工作频率的波长息息相关,一般是波长的1/2-1/4,所以对应不同工作的频率需要使用不同的天线,其中AAU由于是集成了天线和RRU,不同的AAU也对应不同的工作频率。

就工作频率而言,现在华为推出了支持Sub-6G的全频段的AAU,这也是业内第一个推出全频段的Sub-6G AAU的厂家。

但是,由于毫米波和厘米波的波长差距过大,目前业内毫米波和厘米波还很难共用一个AAU,这部分都是需要分开的。

也就是说,在一个站点之中,如果同时部署了毫米波以及厘米波频段,目前可以共用BBU(CU+DU),但是需要部署各自的AAU,不能完全的共用一个基站。

毫米波虽然高通在不同的场合在进行鼓吹,但是归根到底高通并不是设备厂家,它不会生产通信业的设备。现在市场上的基站是由华为、诺基亚、爱立信、中兴这些通信制造业企业生产的。

此外,还有韩国的三星以及中国的大唐可以生产相关的基站设备。

总而言之,毫米波不属于高通,高通也不能生产基站。如果一个运营商共站部署毫米波和厘米波频段,那么他们可以共享基站的BBU(CU+DU)部分,但是必须部署的AAU。

我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两个方面回答,一、关于华为和高通一个用厘米波一个用毫米波;二、关于运营商同一套基站。

一、关于华为和高通一个用厘米波一个用毫米波。

5G移动通信的频段划分为,FR1频段:450MHz-6GHz,又称sub 6GHz频段,又称厘米波;FR2频段:24.25GHz-52.6GHz,又称为毫米波(mmWave)。

高通不做移动通信基站的,只做芯片及相关模组。提问中说,华为和高通,一个用厘米波一个用毫米波,那应该是指芯片这块。

因sub-6GHz频段电磁波比毫米波更抗损耗,传播更远,部署成本更低,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5G商用都是先启动sub-6GHz频段即厘米波段。只有美国及日韩部分启用毫米波段。中国的5G各运营商,去年开启商用元年主要频段是用的是sub-6GHz,但后续也会启用毫米波段,因为sub-6GHz频段资源紧张,而,毫米波段资源丰富,且带宽大很多。

华为目前主要在推厘米波段的解决方案,但毫米波段的也做的,已经协助中国移动在进行毫米波段的测试、预商业,预期2022年中国5G毫米波段正式商用,华为当然是主力军,不可能放弃的!

再说高通,高通也不仅做毫米波段的,同样也做厘米波段的,现在中兴、O/V、小米等一众厂家都在用高通的厘米波段芯片,可以说厘米波段才是高通现在的主战场呀!

二、关于运营商共用厘米波和毫米波基站。

因厘米波和毫米波属不同的频段,对应的基站的天线及射频处理模块(即AAU)肯定不能共用,而基带处理单元(即BBU)可以共用。另外,基站还少不了铁塔、电源、机房、环境控制单元等等,这些都可以共用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5G技术路线之争,实质为频段之争。目前,全球5G网络有两个不同的频段,分别是450MHz~6GHz的Sub-6频段和24Hz~60GHz的毫米波。

    高通主导毫米波频段,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美国将大量的3~4GHz范围的频段用于军用通信和国防通讯,美国运营商很难拍到Sub6的牌照。

    谷歌曾经做了一个试验,相同范围,相同基站数量的5G覆盖显示:

    对比测试可以看到,Sub-6频段的5G网络覆盖率是毫米波的5倍以上,因此采用sub6频段,实现5G网络覆盖,可以节约大量的5G基站,而且Sub-6只需要在原有4G基站基础上加装5G基站即可,节省了部署成本。

    基站同时支持Sub-6和毫米波是可行的,而且华为也推出了全频段的5G基站,在信号处理逻辑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相对于美国,欧盟和我国都采用了Sub-6标准建设5G网络,而美国采用了毫米波,不兼容全球其它5G网络,很容易形成封闭的状态。

    总之,5G网络的前期部署以Sub-6为主,更容易实现5G信号的覆盖。随着5G网络逐步成熟,将来会普及毫米波。

双模的,毫米波美国独有,其他国家厘米波,基站只有一种,要么厘米要么毫米,手机都支持,自动识别自动切换。华为和高通目前两个都支持,以上如果有误,欢迎指正互相学习。

谢谢您的问题。毫米波和厘米波共用基站部分系统。

毫米波和厘米波 。 3GPP定义了5G频率范围,分为FR1(450MHz - 6000MHz,被称为Sub-6GHz)和FR2(24250MHz - 52600MHz,被称为Above-6GHz或毫米波)。简而言之,波长等于光速除以频率,FR1的波长是厘米级的,就是厘米波或者Sub-6G。FR2的波长是毫米级,就是毫米波。 毫米波和厘米波是标准,不用刻意强调是华为或者高通,而且华为是通信制造商,高通是芯片制造商,区别很大。

共享基站BBU部分 。5G时代,BBU是基带处理单元部分,分为CU、DU部分,CU主要处理非实时的无线高层协议栈功能,DU主要处理物理层的功能。5G网络下,既可以沿用4G时代的BBU+RRU+天线的基站,也可以使用兼容3G、4G多种网络制式的多模BBU。这个处理过程与毫米波、厘米波的差别没有关系,都要经历这个过程。

需要部署AAU。 RRU(射频)和天线一体化就是AAU(有源天线)。天线振子大小一般是波长的1/4到1/2,需要根据频率、波长定天线。再回到上文,毫米波和厘米波频率和波长相差很大,难以共享AAU。如果华为一个基站同时部署了毫米波以及厘米波频段,那么两者就可以共用BBU,但是需要单独设置AAU。纯粹意义上的同一个基站是不准确的。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华为基带是全波段的,也支持毫米波。高通基带只有部分波段。华为有外挂基带,也有集成基带,高通只有外挂,目前没有集成基带芯片。高通最大的问题,出在毫米波。毫米波全世界除了美国,没任何国家使用,别国用的都是sub-6,包括中国。为什么美国不用sub-6?因为早就被军方占了。为什么5G毫米波没意义?因为毫米波基站,通信距离太短,连房间都穿不透。5G建毫米波基站?楼道里面都需要安装,到处都是基站,显然不现实。所以美国搞不成5G。结论是,中国的5G只有华为。

华为和高通,这两家通信企业一个使用的是厘米波,而另外一个使用的是毫米波,那么对于运营商来说,同一套的基站使用是否能够运行,下面和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1.什么是毫米波

我们尽可能用简单的话说复杂的事,毫米波就是指波长在1-10毫米的电磁波,而且这个电磁波的频段是在30-300GHz(30000Mhz~300000Mhz),那么对于这个频段来说,其实就是高频段的功能就是所拥有的大宽带,而大宽带的haul,则是更高的大容量速率。

2.那么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毫米波有具有的哪些优势所在

非常宽的宽带,一般情况下宽带的频率范围都是比较一定的,而毫米波的宽带频率却是要比其他的频段更高一些的,而且都是以微波来说,也能够达到之前各个波段的总和。

还有一个优势就波束窄,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使用12厘米的天线的时候,在94Ghz的时候,其波速宽带仅仅只有1.8度,而在9.4Ghz的时候,其能够达到18度,可以说这就是毫米波的优势。

那么对于毫米波来说,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其探测能力非常的强,能够使用宽光谱来进行多径效应,所以能够获得更多的探测能力。

还有就是其安全保密性非常的好,由于毫米波在大气汇中的传播受到氧气还有水分的影响非常小的,所以安全性也非常不错。还有就是传输的质量也是要更高一些。

1.在最近的高通骁龙处理器发布会上

高通正式的发布有骁龙765处理器和骁龙865处理器,这些处理器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使用有Sub-6GHz和毫米波双频段的技术,可以说这个才是对于高通来说,非常重要的毫米波技术的应用。

目前我国工信部给三大运营商划分的频段为:

2.那么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看到

我国的5G频段其实对应的就是厘米波,而不是高通使用的毫米波,而且这里面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部署安全的,根据时间的显示,可能需要到2021年左右才能够使用毫米波。

3.还有就是回归最初的问题

我们运营商的基站使用是需要天线的,而天线则是和工作的大小还有工作的频段有很大的联系的,现在华为和高通所推出的频段制式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分别有华为的Sub-6G的全频段的AAU,而且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些基站其实并不是属于高通的,也不是高通所独有的设备。

最后,对于说华为和高通所使用的不同的厘米波和毫米波来说,其实这确实是两家企业不同的通信技术的研发,而且毫米波的技术更加先进于厘米波,这方面还需要华为不断的研发进步,那么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们一起探讨!

中国和欧洲运营商全部使用厘米波,绝不可能使用毫米波段的。全世界除了美国,都将使用厘米波段。而且美国也会使用少量厘米波段。理论上和技术上,两者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只是芯片实现上(仅限射频部分)有差异,对华为来说,都不是问题,可以随时推出产品。毫米波虽然速度更快,但网络覆盖太差了,运营商的建设成本过高,很难普及。

不可以。

毫米波的穿透性比低频波差得多,覆盖范围很小(美国测试下来是6km以内),意味着基站数量需要成倍提升,所以之前的基站数量肯定是不够。另外因为毫米波需要重点关注室内的部分,所以基站的体积要小,易于部署和安装,同时避免对建筑本身造成破坏。这些要求都是传统基站无法满足的,即使是sub-6基站也不行。

波的长短决定了传送距离!传送距离远的,单位面积的基站少,组网成本低、效率高。

TD-LTE微站 -AAU一体化天线是和RRU在一起的吗?

AAU = RRU + 天线。

应该算是有源天线。

RRU与天线在一起,减少了馈线,减少了一定的损耗。

什么是5G基站,和4G基站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5G基站,和4G基站有什么区别?在5G网络中,接入网不再是由BBU、RRU、天线这些东西组成了。而是被重构为以下3个功能实体: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单元)DU(Distribute Unit,分布单元)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什么是5G基站,和4G基站有什么区别?

在5G网络中,接入网不再是由BBU、RRU、天线这些东西组成了。而是被重构为以下3个功能实体: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单元)DU(Distribute Unit,分布单元)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4G与5G基站组成的区别CU:原BBU的非实时部分将分割出来,重新定义为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DU:BBU的剩余功能重新定义为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AAU:BBU的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与原RRU及无源天线合并为AAU。

"5G天线增益一般有多大,另外小区发射功率和天线发射功率的关系?"

你好,这是一个专业性的问题,一般来说5G天线,一种是AAU形态的TR的24.5增益,一种是RRU外接天线(这种情况天线增益和4G天线一样,可以15或17等等 8T8R及其以下)。小区发射功率一般是总功率,AAU 240W或200W PRRU (4T4R) 1W PRRU (2T2R) 0.5W 等等天线发射功率是导频功率。导频功率=10Log(功率 mW)-10Log(273*12)。中 塔 华 瑞公 司就是根据这一标准来安装天线并达到这一标准。

在铁塔上安装aau哪些设备需要吊装上塔

需要将电缆吊装上。

aau指的是是有源天线单元,是5G基站的主要设备,从架构上是融合了4G时代的rru(远端射频单元)和天线单元。aau中集成了多个射频收发单元和天线阵列,可以实现大规模天线阵技术,提高信号覆盖和容量,在铁塔上安装aau时,需要将aau吊装到铁塔的指定位置。

除了aau外,还需要将光纤电缆、电源电缆、接地电缆等从铁塔下部拉到铁塔上部,并与aau连接。这些电缆的重量和长度不一,也需要使用吊装工具进行吊装。另外,还需要将bbu(基带处理单元)安装在铁塔下部的机柜内,并与aau通过光纤电缆连接。

5g基站功耗增加的原因

AAU功耗增加是5G基站功耗增加的主要原因。

5G基站中的AAU采用Massive MIMO技术,天线的个数由4G 48阵子增长到192阵子,通道数由4或者8通道增长至32或者通道,中射频芯片以及基带芯片的集成度以及处理复杂度成倍的提升,其功耗是4G RRU的2-4倍。

功耗的增加意味着发热量的增加,如果散热不及时,会导致基站内部环境温度超过额定温度,将严重影响网络的稳定性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5G基站要在有限空间内尽可能提高散热效率,5G基站散热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会。

在AAU整机散热设计中,高功耗的中射频芯片以及基带芯片已经成为散热瓶颈,为了解决基站结构件的散热,把散热翅全部加高,会带来整机体积和重量的大幅增加,不利于基站的场外部署,因此对于基站机体的工艺要求和轻量化要求较高。

5g基站的意义

5G室内基站可提供家庭网络建设服务,根据不同的房屋面积,可选择不同功率的基站,一般的基站信号可覆盖100平米,基本不会有网络死角。此前三星推出的全球第一款5G商用手机,三星S105G版,最大下载速度2Gpbs。

另外,在不少地区测试的5G信号下载速度都已经超过1G/秒。相比4G,5G网络,除了带来高速下载体验外,低延迟是其一大特点,通过5G网络低延迟的特点,可以实现远程无延迟操控,另外还有更多可能被挖掘的行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