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上古卷轴5》系列内涵的彻底研究
2023-05-04 00:57:02 责编:小OO
文档


说在前面的话

这篇东西里所主要涉及的较专业的术语如下(key word),所有术语的语义学涵义可通过wiki或其他web搜到,因此这里不加以深入探讨。其次,下面将讨论的各问题,实际上是通过阅读“冬堡”法师大学图书馆的藏书以及散见于天际世界各地的书籍有感而发,但是碍于英文阅读,所以更准确更全面的解读在第二版中文补丁发布后更新。再次,上古与同类精品rpg相比剧情上有所不及,但各种世界观的设计又青出于蓝。这些设计有赖于上古制作组编剧人员的辛劳和智慧,这里我力所能及的工作,只是去理解/发掘/延续他们的精神与知识。最后,感谢大家阅读。

key word

宿命论 量子力学 维度

首先,上古世界观里有两个最基本的假设,个人看来就是“时间”与“轮回”。这里时间指代了维度,而轮回则是完全的宿命论。由于物理科学是经验科学,除了尖端理论物理以外只研究可观察/记录和预测的经验事物,哲学则更多地形而上,所以先从物理上的问题来讲。

将上古世界平面化,如上图所示。可知有最上层的世界是所谓的Aetherius世界,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所有的“生物”在这里被创造出来,同时也是众神的居所。这些神和我们所熟知的出生在大地上的希腊诸神相反,他们的出生是至高无上的,是至上的和超越的“存在物”。这里,Aetherius与第二层的Oblivion世界有直接的关联。后者最终打开了通往高层的,无数的类似虫洞的管道,譬如其中最大的一条管道汇聚成了太阳,而其他较小的则成为星星。而较小管道的排序不同又构成了各个星系,星系的能量投射到最下层的Nirn世界,就赋予了不同职业,也即不同命运者的特殊能力。(2)接着第二层就是著名的Oblivion世界,处于纯粹精神世界和地上凡间世界的逼仄领域之中。这一世界通过极其漫长的自我演化,形成了不同的16个区域,而各区域均由一位至高无上的领主所主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魔人领主。(3)再来是第三层的Mundus,貌似是拉丁语中的“宇宙”,恰如其名,乃是包含了Nirn世界的一个上层空间。当然,游戏设定中更接近于某种星系。(4)最下层Nirn是拥有两颗卫星拱卫的,类似于地球的一个行星,上古各代基本剧情的发生地。

物理的上古世界存在一个终极的问题,即存在者的创造与毁灭,在游戏里,则是通过“上古卷轴”的相关书籍与记录来描述的。上古卷轴到底是何物?早在Nirn行星生成之处,或者说创世之初,就有神谕昭示,世界终将毁于巨龙Alduin。历史中,人类与其它生物最早由龙统治,直到聪明和野心勃勃的人类学会了上古龙语,几个掌握龙吼的人类英雄联合击败黑龙,才开始了人类的文明自治。这种可以伤害龙族并扭转宿命的龙语就是天际中我们所寻觅的龙吼秘术。但这一龙吼,只能暂时伤害黑龙,无法彻底挫败。唯一能真正人类,改写宿命的则是上古卷轴。上古卷轴并非单纯的魔法物品,而是创世者赋予人类英雄(尼采所谓超人)的最大预言的“具现物”。它是整个世界的宿命的可视媒介。就像图灵所作的“自然界的伟大数学公式”,或者二进制技术那样。如果宿命是大多数人无法直观地理解的二进制运算,那么上古卷轴就是通过电脑屏幕展现出的运算结果——比如我们所见到的游戏画面。不懂二进制同样可以观察画面,或者说,不用亲自去演算代码就可以直观地理解代码的目的和结果。另一面,即使是上古卷轴也不是毁灭黑龙的最终武器。因为它在最初的神话时代中也没能杀死巨龙,而是将他们“流放”到这一个世界的“时间体系”之外,相对而言便延长了世界末日的期限。具体原理就是,人类英雄使用上古卷轴将黑龙从这一时间体系中剥离出去,将其抛到另一个体系中去。更直接地讲,就是上古的人类英雄们并没有杀死巨龙,只是把它抛到了上古卷轴5:天际中交由2011年的玩家处理。

这里问题就出现了。在物理学上,这样的一系列的“剥离”与“抛”的现象,实际上就是量子力学的所谓的“哥本哈根学派”或“多宇宙理论”。根据刀锋与灰胡子的讲述,可知上古卷轴的特色是可视媒介,代入到这个层面里,就是一幅全能的眼镜。也就是说,具体地讲,上古卷轴给凡人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让他们看见“神”或“宿命”眼中的世界。无论是看见时空,还是看见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来发生的所有的随机过程。更具体地讲,19世纪物理学家托马斯的双缝试验中,左缝穿过一个打在墙上随机部位的一个被观察且因此而坍缩的电子,那么上古卷轴的世界就展现出了薛定谔波函数的特性,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波函数,而人类只能观测到它的衍射图纹。

但是,灰胡子为什么不支持再次剥离和抛走巨龙呢?这里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了。启用上古卷轴对付黑龙乃是拯救世界的壮举,可价值观的问题在于,这个世界值得(再次)拯救吗?神说世界必然要经由巨龙而毁灭,是否可以逆反?即使逆反,有什么可靠的根据或好处呢?而且重中之重是拯救了这一个世界,影响了神以及宿命的进程,那么下一个问题是否比世界毁灭还要来得严重?灰胡子的老大,在上古神话时代就反对上古卷轴,就是因为它过于强大,以至于搅乱了时间之河的流动性。之所以如此,灰胡子首领巨龙的居所,即曾经击败巨龙之地“世界之巅”,又被称作“时间之痕”。同时,灰胡子最后也把上古卷轴交给了玩家,并把决策权拱手相让,又是何故?这里很有意思。试想阻止世界毁灭,这一壮举造成的延迟,在整个的/全部的时间之河的流程中也恰恰只是一瞬,所以从极长远和宏观看来,玩家选择拯救一个世界或者毁灭一个世界,一定程度地扭转命运或操纵时空,这一切的努力到头来——对神和宿命来说——其实都是聊胜于无的闹剧而已。

——这就是绝对的宿命论了。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爱因斯坦是宿命论的死忠,扔骰子这一套随机过程是坚决不信的,但后来证明了爱因斯坦错了,波尔是对的。所以量子力学的最终结果是哲学。譬如Alduin灭世既然是宿命的唯一路径,不管它的事件的行进速度怎样,只要向前运动,终于会达到这个点的。游戏里灰胡子最后的对话也就是这个意思。上古系列的编剧是完完全全的决定论者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上古卷轴的原理,即游戏中最深层的原理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根据游戏中的书籍,进行以下四个讨论。

1,人类社会中的常人,除主角外的大多数NPC,他们即使获得上古卷轴,也无法去阅读和理解。拯救世界的方法对其而言只是鬼画桃符。就像普通人根本不懂国家运作的原理而妄谈政治。

2,人类社会中的精英知识分子,却没有经受严格的精神和肉体上的训练,他们可以阅读却不可能理解,而且阅读的副作用极大,因为神器带来的巨量信息冲击视觉和头脑,使他们双眼瞬间失明,并无法去理解和处理这些信息。试想进入了第四维的世界——特别地讲一下,这里的维度是我自由设定的,并不严格按照科学定义——观看到了第四维的影像,比如说我们“看到了”相对论中的第四维时间,或者从数学里的三维中看到了垂直的第四维物理轴,看到了明天北京市的大雨,又看到了任何的一个可变物variable,那么原本的三维空间对我们来讲,一定是变窄了,以至于太窄到无法生存。因此上古卷轴的副作用极大,挑战宿命的代价昂贵。

3,中的僧侣们是可以阅读和理解上古卷轴的。但这里必须强调,任意一个僧侣通过上古卷轴所预见的未来并不相同。不能说他们谁对与谁错,因为他们只能预见概率事件,随机过程,这都是无法简单置评的。数学上数个概率事件可能同时发生。用简单的话讲,我们可以说,明天下雨又不下雨。

4,最牛的是僧侣中的精英分子。他们不仅可以阅读/理解,还能够准确地预见未来并发现规律。他们在学习上古卷轴时不断得到增益,最终达到一个数学上的极限值,而一旦超越这个极限,又突然要发现“这一次的阅读只是倒数第二次的阅读”。也就是说,下一次的阅读,永远会达到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最大值(饱和状态)并且超越这个点从而进入下一个函数。但问题在于,他们最终也要失明。而失明的速度依赖于知识的累积速度。失明和每一次达到极限点呈线性关系,进一步讲就是严格增函数。越厉害的僧侣精英可画的函数图像越平滑且x轴越长。

总起而言,从上古世界的表层到深层,我们可以这样来讲。首先,最终的存在者即唯一神创造了一切,包括4个不同层面的世界和对应的各个维度。其中Nirn即人类的行星具有一个被黑龙毁灭的宿命的函数。这一函数中有着极复杂的线性的或随机的关系性,繁复的变量。相关变量和符号即整个公式并不为常人所知,而是被汇聚到一本神的数学笔记——上古卷轴里。只有人类中最厉害的精英分子可以去读懂和计算甚至改造这个公式。而为了拯救世界,必须改造这个公式中关于黑龙的变量,以至于计算时黑龙变量可以被忽略掉。但是,这样的公式或说目的函数的自然性质又被暂时改变,因而公式中的那个永久不变的条件式,也即“世界终将毁灭”要发挥约束其他所有变量的作用。它是最有力的一个定数,无法被微分划去。又所以,无论怎样理解上古卷轴或改造宿命,对于世界毁灭这一最终结果而言,都是没有起到任何决定性作用的。

世界是被决定的,宿命不会被改变。

这就是上古卷轴系列最深层次,以及最有趣的原理之一。

相信游戏中的诸位玩家一旦理解这个原理,就明白上古系列所谓的“自由度”背后的那种深沉感与严肃感了。顺带一提的是,我们的世界到底是如何的呢。目前也是不能定评的。如果我们的世界正如同以上所述,我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拙劣的数学者所做的工作罢了。上帝或诸神,以至于所有被称为真正决定者拥有最高的数学能力和作用力,每一个人类都是跌入了宿命渊薮的“积极翻身”的可怜虫。

感谢诸位提问。这里统一回复一些意见。

问:

宿命论和多重宇宙本身在哲学观点上就是相抵触的

广义相对论多宇宙认为多重宇宙是通过虫洞来建立各个层面宇宙连接的,因此游戏中古人只能是把奥杜因通过上古卷轴开启虫洞送往另一个宇宙,但是又和剧情相抵触,因为在这个宇宙古代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所以这并非是多重宇宙的基本观点,因为每个出来的多重宇宙其实都是一种概率的,因此每个多重宇宙时不同的的分支,这里游戏中的剧情更贴近LZ说的宿命论。

对于泯灭世界,上古世界等这些世界在之上多重宇宙解释中,我感觉不适用,我感觉或许用M理论11维度更为合理~

回复:

多元宇宙和宿命论

从5代剧情和书籍看这里的多元宇宙里所谓的宿命论其实就是物理法则,玩家利用上古卷轴对黑龙造成的转移作用是外部因素或者叫初期条件,多元宇宙的生成就是,必然的物理法则+偶然外部条件。

比如按经典物理学的假设,简单的概率论的式子有:

对宿命论 p(宿命论,即世界毁灭)(物理法则)=100%

对外部条件(上古卷轴) p(世界毁灭|玩家拯救世界)≒p(世界毁灭|玩家拯救世界)/p(玩家拯救世界)=1

这里,根据5代主线设计(如果完成主线),p(世界毁灭|玩家拯救世界)=1,同时p(玩家拯救世界)=1。而且Bayes统计也可以把两者概率等同。具体说,根据Bayes统计我们即使认为p(世界毁灭)≪1,且p(玩家拯救世界)≪1,同前理可证条件概率p(世界毁灭|玩家拯救世界)≒1。

如果用现实里的multiverse理论的话,更可以说所有位面或维度都具有相同的物理法则,但他们的初期条件可能不同。所以说当不具备某些初期条件时可观测到某一个宇宙的Nirn被黑龙毁灭,这时上古系列应该就终结了。

为什么?因为考虑到欧美游戏或欧美文明特色,神谕(世界毁灭)就是所有的宇宙(不同Level)共通的“物理法则”,否则它就不是神谕(这点涉及西方宗教问题,我们不能说存在1个以上或n个上帝,所以神谕可看作必然性的事物)。

综上,现在多元宇宙论一般用4种Level描述,如果考虑宗教因素以及游戏的神谕设定,说上古5里面宿命与多元宇宙可能共存应该没问题。更进一步说,从多元宇宙论开始,基本上宇宙研究就不是物理法则而是信念法则了,5代中的信念法则也是自由变量,可以随意设定,包括这个宿命论的假设。

另外,M理论里所有宇宙的物理法则不同,如果不把神谕或说世界的毁灭看作必然性事物,M理论是好的。17楼没有提超弦是正确的,因为超弦的解无穷。

问:

最近我也对上古的背景很感兴趣,随意翻了一下wiki。

给我的感觉上古世界中的邪神作为生存在“湮灭”(Oblivion)的生物又能干涉“凡间”,可以把邪神所处的湮灭看做更高的维度。很显然每个位面虽然是的,但是高层位面的神祗可以通过特殊的方法影响“凡间”。

至于“上古卷轴”,其实就是高维向低维的投影工具、以及扭曲时间轴的工具。但是上古的时间是线、不是一个面,所以我以为LZ认为的多重宇宙不成立。上古5的时间还是传统的时间线,因而宿命论依然成立,毁灭只是早晚的问题罢了……

比较有趣的是,各个位面都是由宇宙中的原始精神体种族(Etada)创造的,而游戏所在的星球Nirn是由几个精神体(被称为Aedra)所创。创造凡间的物质需要牺牲,类似高维向低维的展开。精神体的低维展开显然会导致其能力的损失甚至死亡。但是精神体的死亡却产生了凡间的万千生命。

我搞不清的是,湮灭会不会一起毁灭?毁灭的是凡间,还是Nirn的所有?生存在湮灭的Daedra和创造Nirn的Aedra应该是同一等级的,Daedra们作为高维生命体,为什么会居住在Daedra创造的低维中?还是说Nirn星产生时保留了高维的局部——作为“湮灭”而存在?

回复:

一些看法

首先时间方面,按照17楼的提议,单纯的粒子点放在时空里是线或者叫世界线;弦论里世界延时间轴成为面;而最后M理论里面延时间轴移动成为体积。

然后,如果把任意的上层位面或者主要位面看作某事物的因,而下层位面看作其果,因果关系可以从上层位面的“地平线”看出,也就是指数函数的膨胀程度的计算。但只有上述的初期条件的假设成立时指数函数才膨胀,你所讲的高层对下层的因果影响就是指数膨胀。进一步讲,指数膨胀理论最终归结到均衡理论。借用你的意见,一旦下层领域即Nirn被毁灭,如果按现在通行的看法来强加给游戏的话,考虑因果律上层Oblivion不会毁灭。不恰当的比方是现实世界里人类男性的出生机率较高,但男性在生理学上抗病能力弱于女性,加上战争,过劳等其他因素,非自然死亡率高于女性,平均寿命也更短,所以就是均衡。数学上,所有四个世界从高到低都属于一个宇宙集合,考虑均衡性,其中任意一个毁灭或被削去并不直接影响其他世界。当然用简单式子,换下变量用Bayes同理可证。

当然如果只从游戏设定上考虑,Oblivion和Nirn其实并非一个空间或集合,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在同一个集合内的应该只有Mundus和Nirn。

再说宿命和多元世界

第一,Chaos和Random是不一样的。Random是随机过程,数学里用微积分方程可解,也就是可以预测概率分布。但Chaos事实上完全无法预测,因为计算机无法实现无限运算,n^!次方无数值解,积分也无解,所以Chaos是完全的混沌。也因此正文里只写随机不写混沌,是为了降低复杂化。

使用上古卷轴阻止黑龙是概率事件,同时根据上述可设为1。当然即使不设为1也可以算出分布。

如果把上古卷轴看作一种能量。同理上古系列中的每一个玩家的决策和硬性的剧情变数同样看作能量的话。根据布朗克常数,最简单的式子是,

h(布朗克函数)=能量的误差e*时间的误差t

上古5是动态发生的。所以误差e,t不是无限大。唯一导致不确定性或随机因素的只是“瞬时的能量增殖”。10^-23秒内一个介子爆发出比电子强300倍的能量然后彻底消失,就相当于玩家做选择的瞬间产生的能量增殖。用上古卷轴驱走黑龙如果是5代中唯一的选择,那么时间误差t接近于0,而根据游戏程序的设置能量误差e也接近0,唯一出现布朗克函数大于0的原因就是游戏bug了。

h无限接近0,也就是所谓的宿命论。

第二,简单解释多元世界可以用纯粹数学方法,比如举一个反例,Curse of dimensionality。对单位区间[0,1]采样,以小于0.01距离为间隔配置100个点,但是同样的采样标准下超立方体则需要10^20的点,因而10次方的立方体是单位区间I的10^18倍。导致了一部分的效率失去了。

因而用最靠谱的遍历理论。

遍历理论下,上古里的诸世界及其平行宇宙里所有要素都相等,包括发生概率,也包括不确定性因素h,惟有一点即发生的时间——概率事件配置的先后顺序——有所不同。因此成为多元宇宙。上古5而言,玩家选择什么时候完成主线驱逐黑龙,以及是先完成主线还是先打支线,每个人不尽相同,所以能量增殖的时间顺序都不一样。世界中事件相同但生成时间不同,就形成多元宇宙。这里时间只是记述每一个玩家何时做选择,做不做选择的手段。手段只须考虑技术性。而所有上古5程序都设置了上古卷轴驱逐黑龙的选择,可以视为必然事件,做不做这个选择即是否完成主线,实际上就只是基于时间先后顺序的不同,上古5的程序不会自我繁衍/进化,本质上是静态的。多元宇宙的谈法属针对一般性而言,具体到游戏里,多元宇宙也好,时间旅行也好,都是静止状态下对“时间”的幻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