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只狼猴子有哪些
2023-05-04 00:54:40 责编:小OO
文档


会深挖剧情的玩家一定发现了,游戏中除了人类敌人以外还出现了不少动物敌人,其中出现次数最多就是猿猴了,想必老贼也是有所深意的,所以就让我们来看看这篇“云玩家hotspot”的只狼游戏中猿猴历史原型探究吧。

游戏中猿猴历史原型探究

你会觉得“膈应”吗?

虽然猿猴不是《只狼》中唯一出现的动物,相信玩过游戏的玩家们都会有感觉,猴子在整个游戏中的“特殊”地位。

所以说,为什么选择猴子还是不是其他的动物,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其实一个原因我认为跟《只狼》整个游戏氛围有关。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那些与自身相似度达到一定程度的事物,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恐惧、不适或是更多复杂的情感,通俗来说就是会有点“膈应”。

这与我们现在的“恐怖谷理论”倒是十分相似,虽然那个时候并没有机器人那么高等的产物,但古人们似乎也有着相同的情感经历。

在英文中,人类对于猿类自然而然的产生出那种不适感,还有一个非常偏门的词汇叫“Pithecophobia”,最初还被定义为一种症状。

当你看到关于“大脚怪”、“雪人”或者走进古人类历史博物馆中看到一个个古人类复原像,你可能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膈应”。

你可能会说这种感觉是来自“未知”,同样地你无法否定这种感觉是因为他们像人。

设想一下对于大自然的认知还是相当低下的古代,山中有那么一种长的像人非人,有着独特的鸣叫声和相当发达的四肢,能够做到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的东西。

那么,可以想象那么多的神神叨叨的传说是怎么来的,放到今天的话,这些传说或许就是《终结者》、《我,机器人》这种科幻作品了。

更不用说《人猿星球》了

“猿酒”、“飞天猿猴”、“狮子猿”、“无头狮子猿”、剑术超群的“白猿”以及各种普通的猴子和一些“臂长如猿”的NPC。

游戏的画风无处不在体现出一种蛮荒的感觉,加上不少可以说“渗人”的神话元素,让整个游戏的风格都会给人一种不适感,而选择猿猴则是加重了这种蛮荒和不适的感觉。

恐怖谷理论

只狼先“知猿”

《山海经》记载,白猿们生活在一座叫做“堂庭山”的地方,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棪木,并盛产水晶和黄金,这样一座“仙山”几乎已经说明的白猿的不平凡。

《本草纲目》中也写到“俗作猿。产川,广深山中。似猴而长大,其臂甚长,能引气,故多寿。”这里说到了猿类能够吸取自然之精气,所以有着很长寿命。

可见古人们对于猿类,特别是“白猿”这个物种有着非常自我的理解,当然一部分原因我认为与上面提到的“Pithecophobia”的有一定关系的。

古人对于超出自己认知的事物,往往都会将其“神化”,对于神灵一方面是敬重,一方面是畏惧,所以正神要拜,邪神也要拜,好心伺候,才能免祸乱于家。

猿类是一直长久以来就被认为是有着正邪两面性的生物,《博物志》中“蜀南多山,弥猴盗妇人”的故事就提到了其“好色”的特点。

到了文人雅士辈出的唐代,“猿”与“猴”之间的界限逐渐明显,猿被认为“有君子之性”,猿鸣也被认为是“应景抒情”。

唐宋家之一的柳宗元更是在《憎王孙文》以“仁”这一儒家的至高品德来描绘猿,相反的猴就算有了神通,也是缺乏素养需要管教的,比如成语“沐猴而冠”。

“猿优猴劣”在当时是一种常态,同样的也是在这个时期,唐文化对于日本文化方方面面都有着相当深的影响。

在当时的日本,特别是神道教,白猿常常被比作神仙,就算是欺骗凡人女子娶其为妻,也是被允许的。(好女色的设定依然还存在)

泛灵多神信仰的神道教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猿神也是这八百万神之一,有太阳神的化身与山神的说法。

《耀天记》是比叡山延暦寺的僧人所著的一本神道理论书,提到太阳神曾以猿的形象出现,后人们在日吉大社供奉太阳神,猿猴们就会聚集在神社附近。

到了佛教传入日本,信仰之间产生了冲突,而被推行为国教的佛教占了主导地位,猿神便由此成为了太阳神的使者出现。

另一方面,猿神在一些地区作为邪神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妖怪”,《今昔物语集》中记载着一则故事。

传说,美作国(现金的冈山县)的山中有着一个所谓的猿神要求村民们向它每年进贡一个女性,又到一年一度进贡的日子,这个事情被来访的猎人听到了。

猎人就把专门经过退治训练的狗换成了女性放入了进贡的柜子里,一只身高2米的大猿带着100只猿猴出现了。

猎人和狗了100只猿猴,唯一的那只猿神附身在了一位宫司身上向猎人求饶,许诺不再对村民做任何要求,猎人便仁慈地放了猿神。

这样的故事出现在了日本多地,几乎都是猿神向人们要求进贡女性,猎人或是僧人带着狗退治了猿神。

其中长野县光前寺灵犬早太狼退治狒狒的传说还被拍成了动画《猿神退治》,早太郎一般被描绘成山犬,不过也有说法为已经灭绝的日本狼。

“狼”与“大猿”之间的战斗,或许《只狼》中主角与“狮子猿”战斗有着些许关系,毕竟借鉴现实原型,加以修改和修饰是宫崎英高惯用的手法。

日本的神道教认为,凡是带着色彩都是不干净的唯独白色才是一种神圣的象征,这就让白猿本身又多了一层神圣的意味。

《只狼》中通关之后出现在白蛇神社的两只“剑圣”白猿,虽然我没有找到日本相关文献,但是非常容易就想到了中国《吴越春秋》。

这个故事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此确立的白猿善使传统而又神奇的剑术或是武术的形象。

早有李白的“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杜牧的“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 。”后有金庸笔下"三千越甲不可敌"的阿青的“白公公”。

“狮子猿”、“白蛇神”和两只“白猿”均为白色,按照日本神道教的说法,具有灵性的生物长到的一定的年龄就会退去原本的颜色,化身圣神的白色,体现它们的不平凡。

当在游戏中给了佛雕师猿酒之时,他会告诉你,他曾与自己的搭档一起在猿猴栖息的山谷里,狮子猿与两只白猿的剑术或许就是源自佛雕师。

最后是仙峰寺幻境中的四只猴子,观猴、闻猴、言猴和 ,其实源自《论语》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种儒学思想,由天台宗的僧人传到日本,在日本佛寺或神社中经常可以看见见三只半蹲姿势的猴子雕塑,分别捂住眼睛、耳朵和嘴巴。

一般来说理解为不看、不听与不言,并转化为言行自觉的意思,称之为“三猿”,也是观猴、闻猴、言猴的原型。

使用猿作为其代表,又是日吉神社原本的信仰的衍生,这种言行自觉的思想其实还同中国道教息息相关。

三猿又时常在画卷中作为源自印度佛教的“青面金刚”出现,青面金刚主治的是一种体内生虫的传尸病”与道教庚申信仰之体内三尸虫相似。

据说在奈良时代,奈良曾一度有疾疫横行,当时的元兴寺高僧护命在佛前祈祷,直到庚申年庚申月庚申日,青面金刚显灵平息了这场疾疫,从此日本人开始供奉青面金刚。

恰巧青面金刚显灵的日子,与道教中“守庚申”的日子撞上,两种不同的信仰在日本本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造就了这种“佛教神”克制“道教魔”的特殊信仰。

日本是受宗教影响极为深的国家,而日本的宗教又于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政权的更替又代表的宗教的更替。

受宗教文化影响的日本就在这种宗教与宗教,宗教与文化,宗教也政权互相影响,互相交融的情况下,形成了如今可以一派的宗教体系与艺术文化。

结语

为什么玩家们总说“老贼”做的是“逼格”,熟悉宫崎英高的玩家都知道,他手下的游戏经常会有将现实存在的事物以另一种形式融入游戏中,并将这些元素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观。

这样以来,本土玩家自然而然的会由生出一种文化熟悉感,再来对于国外玩家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输出,同样给了玩家们游戏之外的乐趣。

从游戏本身的乐趣到探究游戏之外的乐趣,再到了解到一方文化的乐趣,而其过程是娱乐的过程更是学习的过程,最重要的是玩家能够从中体会到制作组的良苦用心。

这就是一个真正的游戏人会带给玩家们的东西,这就是游戏本身最具魅力的存在,这就是游戏作为第九艺术的存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