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决斗者高桥和希,告别了这个世界
2023-05-04 14:57:35 责编:小OO
文档


文/Okny、Lushark

对世界上大多数知名的漫画家来说,他们的姓名往往伴随着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出现,正如《哆啦A梦》之于藤子·F·不二雄,又或者《剑风传奇》之于三浦建太郎。

漫画家高桥一雅也是如此。作为系列漫画《游戏王》的创作者,他更为世人所知的名字是笔名“高桥和希”。

1999年,基于漫画内容设计的卡牌游戏《游戏王》诞生。在之后二十多年的岁月中,《游戏王》在全球销售了超过350亿张卡牌,被称作世界三大TCG之一,也一度风靡国内大街小巷,至今仍在玩家群体中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而这一切,自然都离不开它的缔造者高桥。

7月6日上午,在冲绳县名护市的安和海岸,日本警方发现了一具身着浮潜装备的遗体,后确认其身份为高桥和希,享年60岁。

1


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Jump漫画上,活跃着两名同样姓“高桥”的漫画家,一位是创作出《福星小子》《犬夜叉》等作品的高桥留美子,她被称为“漫画潮流的宠儿”,创作生涯中几乎画什么火什么;相比之下,和她同姓的高桥和希遭遇就曲折得多。

1981年,当时还是学生的高桥和希参与作画的首部作品《ING!LOVE BALL》(ING!ラブボール)成功入围第八回小学馆新人漫画大赏。《哆啦A梦》的作者藤子·F·不二雄先生对他的出道作表示了肯定,并希望他能在故事与人物的整理这些方面多下功夫——藤子·F·不二雄正是高桥和希的偶像之一,他的鼓励成为了后来支撑高桥创作的重要动力。

在接下来的多年时间里,高桥和希一边做着商业插画师的工作,一边坚持给集英社投稿,连载了《斗辉鹰之王》《天燃色男儿BURAY》等几部作品,只是商业成绩与口碑皆是反响平平。等到他开始创作《游戏王》的时候,距离他出道已经有十五年过去了。

与绝大多数《游戏王》动画观众的回忆有所出入的是,《游戏王》漫画的早期风格之阴暗,恐怕会让不少人的童年梦碎。

作品中的高人气角色,男二号海马濑人,在故事前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血腥残酷的断头台机关、能致命的电击道具,一切只为彻底击垮主角一行人,作品初期的整体基调尽显狂放。

如果读者们对于动画第一集中“黑暗大法师”的初次登场还有印象的话,多半也会记得在决斗结束后,主角武藤游戏的黑暗人格对海马濑人发动了“心灵崩坏”进而将后者洗白的画面。

尽管动画版中的海马濑人在这之后如同没事人一样忘掉了此前的恶行,但实际上在漫画版中,海马受到此次精神攻击的影响沦为植物人,在医院里足足待了好几个月。

这些桥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桥在模仿当时热门的《JOJO的奇妙冒险》,尝试偏黑暗幻想的风格。

海马社长也几乎是一个DIO型的“纯粹恶人”

原作漫画在早期便是着力描绘这些制裁狂徒的邪道故事,反派张扬跋扈、主角也绝不手软,而他们之间的战斗使用的“武器”,则是各种奇奇怪怪的小游戏。从简简单单的掷骰子到杀人飞车,内容的重点在于强调各类游戏本身,不负“游戏王”之名。

正是在这般阴沉黑暗的氛围中,漫画第9话引入了一款名为“魔法与巫术”的卡牌游戏。游戏很明显致敬了诞生于1993年的集换式卡牌游戏《万智牌》,在高桥和希精湛的笔力之下,他创造出的怪物们造型各异、充满张力,精准把握住了读者们对奇幻元素的追求。

这一篇章的《游戏王》人气非凡,将这部连载作品的人气拔高了一个台阶。

“恶魔”与“龙”是《游戏王》万年不变的核心设计

但高桥和希并未就此将《游戏王》定性为卡牌游戏漫画。在这段故事结束后,漫画进入了长达16话的Death-T篇,依旧是主打千奇百怪的游戏,结果连载人气也随之下滑。Death-T篇完结之际,本作的人气一度跌至谷底,甚至面临腰斩。

Y轴为作品人气顺位,《游戏王》低迷时期甚至排到了惨淡的第20名

根据此后的访谈来看,Death-T篇章是高桥和希本人最为满意的部分,但读者们显然对前面出现的卡牌游戏更感兴趣。在一番挣扎无果过后,高桥和希终于决定将“打牌”变成漫画的重点,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改变了他的一生。

2


其实早在漫画转型之前,玩具大厂万代就曾买下《游戏王》的周边版权,围绕漫画前期那些稀奇古怪的游戏推出了大量周边玩具,还顺带制作了相应的动画以便宣传。

这版动画在国内通称“朝日版”,因敷衍的制作及大量的崩坏作画,在粉丝群体中被打上了“黑历史”的标签,成了一段谁都听说过但同时谁都没看过的都市传说。

这版动画中人气角色海马濑人的发色被改成了绿色

与漫画的境遇相同,朝日版动画并未掀起什么波澜。这时的万代也曾推出过“魔法与巫术”的卡片周边,但并没为之构建合理的规则体系,完全无法发挥原作中卡牌游戏的魅力。

如今早已绝版的万代版卡片在市场上也有着不错的卖价

直到1999年2月,心灰意冷的万代将《游戏王》周边制作权尽数转卖给了Konami,新旧时代的交替正式来临。

Konami在接盘《游戏王》之后,发扬了自身游戏设计的长处,进一步完善了原作的规则,确定了相关术语并选择严谨化表述。当时Konami将该规则命名为“大师规则”,而“大师”之名也得以延续至今天的《游戏王》。

《游戏王》的最新作正是“大师决斗”

以《游戏王》为名的集换式卡牌就此发行,并且一炮而红。在人尽皆知的“黑暗大法师”发售之际,原定的活动会场东京巨蛋被决斗者们的热情挤满,当晚甚至出动了进行治安维护工作。

预计1万人的活动到场了5万5000人

在1999年《游戏王》卡牌正式发行的那一年,高桥和希的公开纳税额就一举冲到了日本文化人部门的第一位,总额超过4亿日元,比位居第二的鸟山明还要高出一大截。

根据当初Konami与高桥和希的版权商谈的规定,每张出售的卡片背面都会印上原作漫画的LOGO,这也使得每卖出一张卡,高桥和希都能拿到版税分成,即便低至1%,在上百亿张的卡片销量面前也足够恐怖。

实际上到了第二年,高桥和希的纳税额就回落不少,之后也是长期不如高桥留美子、青山刚昌等漫画家,这可能是在卡牌游戏热卖之后,Konami调整了与高桥和希之间的分成协议;而到了2004年,由于隐私法案的更改,日本也不再公开高额纳税人名单,漫画家们的收入便只能依靠漫画销量推算,高桥和希的实际收入就此成谜。

但只要谈及日本漫画家的收入,必然会有人提起高桥和希,这一定程度上也是源自于一部曾经造访他住宅的纪录短片,片中可以看到高桥家有成排的展柜收集着各类游戏王周边。

同时,高桥宅中还有装修精致的私人影院、酒吧、游艺厅、工作间……从各方面都称得上是“豪宅”,完美符合大众想象中“躺着赚钱”的惬意生活。

但物质生活显然不是身为漫画家的高桥和希所追求的全部。

3


对于Konami而言,《游戏王》成为了一棵摇钱树,不论是衍生动画还是原作漫画,当然最好是以推广产品作为第一要义;但对作为漫画家的高桥和希来说,《游戏王》是他历经多年终于得到了关注与认可的作品,高桥自然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表达欲,让其沦为纯粹的赚钱工具。

双方之间的妥协和拉锯,始终体现在此后《游戏王》的发展史中。

高桥和希作为原作者,享有对作品的最终解释权,Konami即便是买下了周边版权,也没有无权对原作指指点点。漫画时常会为了展现故事的冲突性与意外性对既定规则做出些许妥协,前后不一致的“出千”行为在当时被冠以“口胡”之名,而今口胡已经成了个泛用的名词。

为了打败在当时看来“无敌”的「青眼究极龙」,游戏选择将暗属性的「猛犸象的墓场」与对手的光属性「青眼究极龙」融合,通过属性相斥使其自灭,放在20年前也是相当扯淡的战术

但到了Konami出资制作的动画,为了规则的一致性严谨性,不得不针对原作的决斗细节进行修改。当时负责动画“决斗构成”一职的是彦久保雅博,他同时也在今后的动画制作中一直参与该系列的决斗构筑。

故事进展到后期,这种矛盾更是进一步凸显——高桥笔下的打牌部分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向读者展开一部跨越数代人的英雄史诗;但Konami为了完成卖卡的任务,不得不在动画中插入大量原创篇章,强调打牌的存在感。

好在这些原创的故事口碑都还算不错,“奥利哈刚的结界”这张为人津津乐道的卡片正是出自原创的“多玛篇”

根据高桥和希与海马濑人的声优津田健次郎的访谈来看,高桥本人对待《游戏王》卡牌的态度其实很复杂。他认为“卡牌不过只是工具,漫画重要的是人物本身”,而这也恰好与当年藤子·F·不二雄先生给予他的评语不谋而合。

2004年,高桥和希为《游戏王》的八年连载画下了句点,且之后不再主导后续作品,将卡牌玩法的拓展全权交给了Konami,自己仅参与一些角色设计和监督工作,进入了“半退休”的状态。

在谈起这部改变了自己人生的游戏时,高桥在早期曾表示自己只是“玩过好几次”,到了后来由Konami推出的精简版规则玩法的《游戏王:决斗链接》时期,他更是坦然承认自己“经常输给重氪玩家”,考虑到他的经济实力和收藏深度,这位大富豪显然是没有认真对待这款游戏。

后来的《游戏王》推出了同调、超量、灵摆等眼花缭乱的召唤方式,但已经与高桥和希没有直接关联。到了2020年,《游戏王》步入全新的时代,系列第七作采用了全新的玩法与世界观,自此,就连高桥和希的名字也不再出现在“原作”一列。

4


即便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但画画无疑仍旧是高桥和希的心头好,他时不时会在自己的博客及Instagram上投载最新的画作,《游戏王》20周年纪念大电影《次元的黑暗面》也有部分作画出自他手。

高桥和希曾说,他小时候的梦想其实是加入拍摄《奥特曼》系列的圆谷公司成为一名怪兽设计师,从某个角度而言,他的愿望也确实得到了实现。

即便不再主导游戏王相关的剧情内容,高桥也在很长时间里依旧参与作品中的怪物设计工作,一些卡牌留有他的生活痕迹。

例如将自己的柴犬添加到游戏中

动画《ZEXAL》中登场的高人气怪兽“CNO.39 希望皇霍普雷”就是他的得意之作,是他以CG动画为前提设计的怪兽,尝试了光用画笔无法表现出来的演出效果。

希望皇霍普雷的登场也是动画中以“帅气”著称的名场面

2018年时,高桥曾短暂复出,连载了短篇漫画《THE COMIQ》,一部以漫画家为主角的悬疑推理故事。

在这本漫画的后记中高桥提到,这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用平板电脑作画,确实感受到了其中的便捷之处,尤其是在腰痛时也能躺着作画——尽管他本人说得轻描淡写,但很显然,高桥和希也和许多其他漫画家一样,深受各类职业病的困扰。

2019年,曾传出高桥和希即将再次刊载漫画新作的消息,而且是同漫威合作,描绘关于钢铁侠与蜘蛛侠的故事。熟悉高桥的人都知道,在日本漫画家之间,高桥和希的画风喜好本就偏向美式卡通,执笔漫威作品的机会或许确实足以成为他重新出山的理由。

等到漫画正式公开的时候,读者才发现原来这是一部小品性质的单篇联动作品,钢铁侠和蜘蛛侠在漫画中遭遇了一个通过卡牌来召唤怪兽的对手。

而这个敌人怎么看都是以海马濑人为原型

或许,谁也料不到这部在其他作品世界观下恶搞游戏王的漫画,会成为高桥和希留下的最后一本公开作品。

结语

在漫画之外,高桥和希也有着广泛的爱好。他曾提及自己小时候体型瘦弱,只有画画能让他吸引到其他小朋友的关注,种下了热爱绘画的种子。但在之后的日子里,高桥热衷于参与各类户外活动、体型健硕,完全不同于大家想象中羸弱的职业漫画家形象。

曾有其他漫画家目睹高桥在河中蝶泳疾驰的样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正是因此,如今高桥逝世的消息显得格外突然。

2019年,作为一场漫画比赛的评委,高桥和希还在摩纳哥出席了Magic Monaco展会。尽管已年逾花甲,但他依然精神矍铄、穿着时髦。

比赛结束后,高桥还在现场回答了观众们的问题,关于自己的绘画生涯、《游戏王》的创作,还有这款卡牌游戏的过去与未来。互动环节的最后,主持人邀请他现场作画一幅来感谢粉丝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一画胜千言”(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高桥没有画任何草图。他手执一支记号笔开始落墨,先是眼睛和脸,后是头发和轮廓。六分钟后,暗游戏的形象出现在了纸上。《游戏王》的读者与爱好者们更喜欢用另外一个词来称呼这位主角,“王樣”。

图片来自Blog:In the name of the pharaoh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