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迷走深空:碎舰师》评测:人在太空,负债打工
2023-05-04 14:55:07 责编:小OO
文档


作者:NGA-cjx17239290

游戏内容

我只是太空的垃圾工。

顾名思义,《迷走深空:碎舰师》(后续简称为《碎舰师》)玩家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名在外太空拆解各种舰艇飞船的拆解员。本作的核心玩法便是围绕着拆解的过程展开。

为了将废弃飞船进行更高价值的回收,玩家需要在零重力的太空,使用工具将一整艘的飞船拆解成小块,并对拆解下来的东西进行相应的分类,扔去焚烧、金属回收或者装置回收。

回收飞船的工作危险重重,玩家需要经常开着扫描仪查看飞船布局,调整飞船内部的气压,或者将危险的装置按顺序解除并将其远离工作区与回收。

简而言之,游戏就是以拆解为主题的一套模拟玩法。而模拟玩法,必然就有相应的资源管理。

玩家需要关注使用工具的耐久、物资的数量;要关注燃料及氧气的消耗并在必要时及时补充;还要避免被物体击穿了头盔,在这里你可不能像《地铁》系列一样拿胶纸贴住头盔的漏洞,被砸穿了只能悻悻下班。

特殊的,每次值班拆解飞船的时间只有15分钟,这次没拆完的只能放到下次。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也为了不破坏回收品,还为了更高效地回收,锻炼了我在拆解前先观察飞船的内部结构及要点,排除危险后再下手操作。现实的工程也必然如此,可谓是相当写实了。

游戏区分4种难度。在简单难度下可以少了氧气与时间的管理;而在标准以上的难度,甚至了复活次数。

因为要写测评,所以整部游戏我都以标准模式游玩。实际上我由衷地建议轻度玩家以简单模式游玩,少了很多节制就能更加地轻松。一般需要写测评的游戏,我都在玩完、写完后封盘换下一个游戏,而本作我决定再以简单模式体验一遍。

每艘飞船拆解到一定程度后,都能获取到相应的L币用以升级。

所能获取的升级大多为一些数值的增加。当数值升到了一定值之后,所能得到的提升就相当明显。比如能够撑住15分钟的氧气,就能很直接地减少了关注氧气的精力。

回收飞船就获取信用点,信用点能用以购买所需要使用的物资。信用点也贯穿了整个故事,解释了玩家以及其他人物为何在此、为什么要做什么事。

但这相当于其他游戏中货币,也是相当核心的资源,却是我关注度最少的点。

虽说花费时也会有一些心疼,可心疼度很小并且很快消散。有需要时就立马购买,生命以及效率可重要多了。

当然,不心疼的更重要原因是我身欠数十亿,意识到基本还不清所以就开始肆无忌惮。

叙事体验

人在太空,负债打工。

在向朋友介绍这部作品时,我用一句话概括了本作给我留下的印象,“一个科幻黑色幽默讽刺题材的模拟游戏”。

游戏的初期,我为了成为LYNX回收公司的一名碎舰者签下合同。接着需要提取基因,承受了“基本可以忍受”的身体摧毁后,醒来被告知可以“安全地死亡”了。

然后,是一片赤字的账单,仔细那么一数,做这么一个入职手续我欠下了十二亿之多。就是这么一个简短的开头,奠定了本作黑色幽默讽刺的风格。

爷爷奶奶如果知道了是这样的太空人,肯定不会给我买美味果冻。

所以,我冒着各种危险在太空中拆解飞船,并不是为了发家致富,而是为了还欠上的一屁股债。

死亡也不再是逃避手段。入职时提取了我的基因,所以当我死亡时,LYNX回收公司会及时地将我复活,并且积极地在账单上又记录一笔复活费用。所以这可以说是我玩过的所有游戏里,最珍惜生命的游戏。

因此,看着自己依旧欠着数不清钱的账单数字一点点减少,带来的成就感和盼头更加大了。

看得出来,作为一个模拟游戏,却下了很多功夫描述故事背景。

同样如此的,游戏在叙事上也花了很多笔墨。

我接触类似叙事方法的游戏不多,方法类似于《看火人》与《传送门》系列。其中与同样为 “哑巴”主角的《传送门》更接近。

主要通过角色之间的聊天了解世界与推进剧情。以第三人称的世界了解世界,又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参与故事。

游戏经常能通过简单的几句话,就将一个人物的性格鲜明地展示。

好人老大哥的WEAVER,不惧强权的LOU,以及装腔作势的资本走狗HAL。

每日叫醒服务的鸡汤,在我遇见危险时提醒我注意公司财务安全的人工智能,公关工资一定很高的新闻事件。

借以描述和信件继续加深我对这哭笑不得的公司印象。

本作与《传送门》类似,即使忽略掉剧情也可以获得相当的游戏体验;如果对深入剧情,就很容易被游戏间名为剧情的甜点再度吸引。

但与《传送门》不同的是,《传送门》的剧情带有引导指向,解释了各种缘由及最终目的。

而《碎舰师》的剧情对话更加日常。是开工前的闲聊,背后的议论等等也经常发生在我身上的日常对话。

模拟玩法而又重叙事的游戏绝不是本作独创,大家共有一个老婆和孩子的《森林》同样也有一定的笔墨描述故事。

本作吸引我的,就是我总能感同身受的那讽刺现实的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作品,还是太浪漫了。

我回忆起我总是嘲笑为“资本家模拟器”《暗黑地牢》的游戏经历。一时难以辨别究竟是领主远亲的我残酷,还是《碎舰师》的资本公司更加残酷。

同样是将低等级、底层的人物不顾安全地拉去换取收益,都施舍了较为简单的物资以便能确认物资安全。

或许LYNX和我一样培养了高等级作为心腹。可我养出的高等级心腹就实实在在关注他的精神和健康。而游戏中身为管理层的HAL胆小又装腔作势,在出事后就成为了背锅侠。

由于公司的电脑并带不动《碎舰师》,所以我就过上了白天在公司打工,晚上在太空打工的打工人生活。

工作态度上,公司的打工我昏昏欲睡,太空的打工我重拳出击。

本作的音乐颇有西部牛仔的风格,孤独中又带有几丝放松舒缓与狂野浪漫。戴上耳机总能沉迷于太空牛仔的生活。(可惜只有音乐胶片,如果有官方的CD介质我必然会买的。)

我没期待结局时能还完那看不见头的债务,然后跑来一只吉他白色小狗狗给我“哦哦啊啊”。能多给我几艘有挑战性而且价值高的飞船就感恩戴德。

在到达结局时,除了和老大哥分别时的感伤;也感叹跟游戏音乐一样,游戏还是太浪漫化了。

推进结局前的高潮,是回收工作为重点的我去破坏飞船,用这样与罢工运动媲美的破坏运动证明劳动人民的重要性。

最后如愿以偿,劳动人民团结的力量成立了能保护(大部分)利益的工会,并勾销了劳动人民欠黑心资本家的一堆赤红债务。

要达成最后的结局需要平时在拆解过程中收集足够的零件,并用休息室员工终端的飞船医生模块对老大哥送的旧船进行维修。

维修的最后一个内容,是将到处都是的玩偶兔子作为最后的旅伴放在驾驶室中。毫不夸张的,看到这我真是暖到了心头。

评测总结

本作是一个以拆解飞船为核心玩法的模拟游戏,同时在叙事上也花费了较大的笔墨。

可能会像游戏评测人Tdogegg(狗蛋)所说,本作与《死亡搁浅》的玩法类似,只对一些受众有一定的吸引力。而我恰好就是这两个游戏的受众。

我在自行维修joy-con手柄时,就体验到了与很多人幼年时候一样(或者存在于故事中的幼年儿童)所享受的拆解快感。

看着内部结构,思考是怎样进行交互与反馈的。而随之产生的痛苦便是建立在需要原样拼回的过程。于是出现了一边感叹仪器的精妙,一边骂骂咧咧怎么又出问题了的无奈场景。

在《迷走深空:碎舰师》中,我完全不用考虑怎么将这些东西怎么拼装,尽管拆就行了!

开始时蹒跚学步,随着经验增加和能力的提升,得心应手的拆解与逐渐减少的债务玩得心情舒畅。

本作仅有了6年的开放式测试阶段,最近正式版我才得知并且接触了这个游戏。

但不会有绝对完美的作品。本作也有不少的遗憾与缺陷。

比如存在文本文字较小、翻译文本断句奇怪、文本超越边框的问题。

也存在多次遇见的,模型卡在回收口的情况。或许在解锁工具后我能解决部分问题;但更常见的是我花费了数多根缆绳拖拉无果,最后只能愤愤放弃那到嘴边的大肉。遇到这种问题时,我也很难愿意将问题归咎于自己。

我期待有创意工坊,拆解更多的飞船,甚至拆解高达。

我期待有多人模式,将游戏玩成太空版《胡闹厨房》,也能让其中某个人专门处理那些又多又杂的回收装置。

对我而言,这些问题都瑕不掩瑜。因为游戏充满讽刺黑色幽默的叙事笔直地戳中了我。

让我哭笑不得的讽刺,让我习以为常的对话,让我心头一暖的结局。

游戏的总总都能让我倍感享受。

仔细一想,有时的我好像还没有那身欠数亿的太空牛仔活得浪漫自在。

优缺点总结

+解压的模拟拆解

+充满讽刺的黑色幽默

+现实但又浪漫的基调

-没有更加花里胡哨的飞船

-没有期待的多人模式与创意工坊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