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这个“度”在哪里
2023-04-26 23:38:42 责编:小OO
文档


买了多大面积的房子,不一定就能住上多大面积的房子,得房率的高低一直是购房者心中的一道坎。

它和购房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很多购房者把高得房率作为买房的重点考查内容,认为只有高得房率的房子才是性价比最高的,真是这样吗?我们下面详细分析一下。

得房率一般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

其中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销售面积(也称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俗说“公摊面积”)。

一般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72%,而办公楼为55%。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业主自测面积大幅缩水,该不该算开发商违约呢?

“我买的这套房子建筑面积有平方米,可是我自己去测量了一下,发现只有55平方米”朱先生很委屈的说道。

朱先生在交房前,还特意去新房看了看,一走进房间就吃了一惊,平方米怎么就这么一点面积?

第一次测量,朱先生得出的数据是49平方米。“我是把各个房间的室内面积相加得出来的,后来听朋友说这样测量不对,还得加上室内墙体的占地面积。”

于是朱先生又特意跑了一趟,前前后后仔细又测量了一下,计算出来的面积还是只有55平方米。

朱先生原先住在一套48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他也特意测量了一下,室内面积足有42平方米。两者一对比,差别实在太大,他不禁怀疑开发商在面积上动了手脚。

根据购房合同上的约定:建筑面积.52平方米,套内建筑面积63.81平方米。那么为何朱先生测量出来的却只有55平方米?

原来套内建筑面积与朱先生所理解的套内面积不一样。朱先生自己测量的室内面积,并未包含外墙占地面积。

根据房产测量规范,外墙也要计算面积,但跟内墙有别,只计算一半面积。然而朱先生仍有疑虑,即便套内建筑面积有63.74平方米,照此算下来得房率也只有71%,这样的得房率是不是太低了?

该怎样维权呢?得房率到底是怎样规定的?

很多购房者很在乎实际的得房率,对于大幅削减的面积很是不解、满是不悦。那么遇到这种问题如何维权呢?如何尽量保证自己的利益呢?

得房率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公摊”面积,目前的购房合同都写明了套内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但是公摊面积组成清单却没有,非专业人士一般很难搞清楚,甚至连房产销售员自身也未必能答得上来。

开发商有义务保障购房者的知情权,但同时购房者也必须做好功课,尽可能保障自己的权益。

得房率并不是越高越高!那这个“度”在哪里呢?

得房率和公摊面积有着直接联系,与小区的相关配套密不可分,如果得房率过高,相对的公共部分的面积就会越少,那么就有可能会影响到楼梯的宽度、大堂的舒适度、电梯间的数量等,所以楼盘的得房率也需要一个度。

如果一套房子的得房率是100%,那这套房子肯定是没有楼梯和走道的。这样的房子如何住人?还会有人要吗?所以,不能片面地看待所谓的高得房率,主要还得看公摊面积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

得房率过低当然性价比不高,得房率过高又会导致业主的公用面积减少,这样居住起来就会感觉拥挤、压抑、不便。

比如高层住宅为减少公摊面积而只设一部电梯,上下班高峰期人们就要长时间等电梯;

比如为了提高得房率,将过道、走廊造得非常狭窄,业主搬家时搬运家具、大家电等大宗物品就会很不方便;

比如有些楼盘为了提高得房率,压缩了消防通道的空间,这样会对业主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等特殊情况,狭窄的通道会阻缓人流通过的速度,使人们无法迅速疏散。

有些开发商会通过其他方式提高得房率,在不额外增加公摊的程度上,从户内设计方面尽量扩大使用面积,撒手锏就是半封闭阳台和大飘窗。

通常情况下,这部分赠送面积是不计入得房率的。但是在购房时业主还要咨询清楚赠送面积是否计入得房率,以免在交房时因公摊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购房者已经渐渐改变从牺牲配套而提高得房率的观点,而是在美观、实用、安全方面提高要求,预计在住宅产品成熟时,得房率不再是购房者的第一考虑要素,高品质生活正在慢慢走入千家万户。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