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立冬种小麦晚不 立冬后还能种小麦吗
2023-07-14 19:20:45 责编:小OO
文档


立冬意味着秋天走了,冬天来了。感觉时间过得好快,都有点来不及抓住。在立冬时节,如果想要种小麦的话,会不会太晚了点呢?本站将为您带来立冬后种小麦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立冬后还能种小麦吗

深耘,、松土

中等肥力以上的水浇麦田,立冬后,每亩总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1.5倍时,应进行深耘断根,用摘掉左右二齿的耘锄隔行进行,深度10厘米。深耘后,应立即耧平踏实,防止压苗和透风失墒,并要及时浇冬水。对群体过大的麦田,深耘断根具有明显的控制群体发展的作用。

生长过旺群体过大的麦田,也可以越冬前采用措施抑制分蘖生长。在耕作粗放,坷垃较多的麦田,于地面封冻前进行,压碎坷垃,弥补裂缝,可对土壤起到保温保水分的作用。压麦应在中午以后进行,以免早晨有霜冻伤苗,盐碱地不宜。

需要注意的是,麦田浇过冬水后,易造成地表板结,出现裂缝,土壤水分易失,拉断麦根,冻死麦苗,必须及时进行划锄松土。

保证冬水冬肥

保证冬水冬肥能改善土壤养分、水分状况、平抑地温变化,为麦苗返青和提高分蘖(小麦发育的时候,在幼苗基部--幼苗靠近土壤的部分生出分枝叫分蘖)成穗率创造良好的条件,把握春季管理的主动权。盐碱地冬灌还有压碱改土的作用。冬肥用量不宜过大,要因苗制宜,中产麦田每亩用量约占追肥量的20%,未施底磷肥的地块,应氮磷配合。已施足底化肥的麦田,不追冬肥。浇冬水要在日平均气温7~8℃夜冻昼消时结束。晚茬麦,冬前生育期短,叶少,根少,或一根叶,为了利用初冬和早春冻融时期的有效积温,提高播种地温,促根增蘖,在土壤湿度大的情况下,不宜浇冬水。

注意冻害防御和冻后田管

防御冻害,除使用良种,施足基肥,培育壮苗外,还应在越冬期施用农家肥盖麦和对壮苗实行,可保温、肥田、防冻。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引水冬灌。小麦叶片受冻,只要分蘖节没有冻死,应及早施用速效化肥,促苗转化;如遇干冻,追肥时要结合浇水抗旱。

立冬后小麦田保护措施

农历“立冬”已到,意味着冬季已经开始。从多年的平均状况来看,11月是寒潮出现最多的月份,剧烈的降温,特别是冷暖异常的天气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为切实做好今年小麦越冬期管理工作,省农业厅昨日向各地下发了冬前麦田管理技术意见。

意见从六个方面对今年冬前麦田管理提出了参考意见:一是在小麦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种,搞好查苗补种、疏密补稀。二是冬前应对麦田普遍进行一次中耕,以破除板结,增温保墒,消灭田间杂草,促进根蘖发育。三是要科学肥水管理,对没有施用底肥或底肥不足、群体小、麦苗生长瘦弱的麦田,应在冬前分蘖盛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施肥后浇水;对于旱地麦田,要采用秸秆或粪土覆盖;对底肥充足、群体适宜、生长正常的麦田冬前不需追肥。四是要加强麦田病虫草害监测防治工作,特别是对小麦条锈病、地下害虫、纹枯病等要重点监测。五是要控旺促弱防冻,抓好控旺促弱防冻技术措施的落实,确保小麦安全生产。六是要防止牲畜啃青。

立冬节气吃什么蔬菜好

莲藕

莲藕的药用保健功效十分可观,据中医书籍《本草纲目》记载,莲藕被称为“灵根”,味甘,性寒,无毒,视为去瘀血生津之佳品。莲藕生食能清热润肺,凉血行瘀血;熟吃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

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调中开胃,益血补髓,安神健脑,具延年益寿之功。妇女产后忌食生冷,唯独不忌藕,是因为它能消瘀血。藕有清肺止血的功效,肺结核病人最适宜食用。不喜生吃的人,也可以炖鸡炖肉,既能滋补,又能治病。尤其是藕粉,既富有营养又易消化,是妇幼老弱皆宜的良好补品,常以开水冲后食用,久食可安神,开胃,补髓益血,轻身延年。

黑木耳

中医认为,黑木耳性平味甘,可补脾益胃、润燥利肠、凉血止血,主治气血不足、大便干燥和衄血、吐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等症。黑木耳含有丰富的胶质,除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外,还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可把残留于消化道内的有害物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还能减少油脂的吸收。因此,有人称其为“人体清道夫”。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发生率约为夏季的1倍。常吃黑木耳能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危险。有调查表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每天吃3克干品黑木耳作的菜肴,便能将脑中风、心肌梗塞的发生危险减少1/3。另外,黑木耳对胆结石与泌尿道结石症有辅助治疗作用,还有人发现,黑木耳有抗辐射的作用。

大白菜

大白菜是冬季餐桌上的常客,有“冬日白菜美如笋”之美誉,营养价值较高,含有90%以上的纤维素,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等,在空气特别干燥的秋冬季,多吃白菜可以起到护肤和养颜效果。

大白菜要成为佳肴,在烹调时有一些讲究:先洗后切;不宜用煮后挤汁的方法,以避免营养素的大量损失。尤其是大白菜要竖着切,有研究表明这样切对保存水分更好,菜内的水分损失减少,水溶性营养素丢失也会减少。其次,这样切白菜容易熟,维生素的损失减少;再次,大白菜顺丝切能够保留更多粗纤维,更有利于刺激肠蠕动。

南瓜

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及矿物质,以及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和儿童必需的组氨酸、可溶性纤维、叶黄素和磷、钾、钙、镁、锌、硅等微量元素,最近还发现南瓜中含有一种叫作“钴”的成分,食用后有补血作用。

南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长期食用还具有保健和防病、治病的功能。南瓜中含有的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它有害物质,像重金属中的铅、汞等放射性元素都可以被它吸附。南瓜中含有的果胶成分还可以保护胃肠道粘膜不受粗糙食物刺激,促进溃疡面愈合。多食南瓜可以有效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及肝脏病变,提高人体免疫力。

红薯

红薯可以为人体供给大量的热能,1千克红薯可产热量5317千焦,而1千克白面或大米产的热量也只不过才14779千焦。更为奇妙的是,红薯中所含的蛋白质对米面中的蛋白质具有补充作用,能明显补充面粉中维生素C、大米中钙的不足和二者胡萝卜素的缺乏。红薯和大米、白面混吃,可以提高主食的营养价值,使人延年益寿。明代医家李时珍说:“海中之人多寿,而食甘薯故也”。

由于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因此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红薯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防止胶原病的发生。

萝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上市,郎中下岗。”大白萝卜是很多家庭冬季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菜肴。萝卜中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消除体内的废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尤其是白萝卜或者水萝卜,其富含的酶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通常,酶能够吸收食物中的淀粉,更能化解胃中的积食,起到很好的消化效果,预防胃痛和胃溃疡。

萝卜含有较多的水分、维生素C,一定量的钙、祖国医学认为,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胃二经,可消积滞、化痰热、下气贯中、解毒,用于食积胀满、小便不利等症。可见萝卜对调理脾胃作用非小,所以有“冬季萝卜赛人参”之说,对冬季常见的消化不良、风热型感冒、扁桃体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