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润笔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2023-07-14 19:20:57 责编:小OO
文档


润笔的汉语大词典是:《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笔乾。’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唐宋翰苑官草制除官公文,例奉润笔物。后泛指付给作诗文书画之人的报酬。唐殷文圭《贻李南平》诗:“润笔已曾经奏谢,更飞章句问张华。”《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爷少不得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并送来。”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投稿的地方,先定为《幸福月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的丰。”。

润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润笔详细内容】

润笔rùnbǐ。(1)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

二、引证解释

⒈唐宋翰苑官草制除官公文,例奉润笔物。后泛指付给作诗文书画之人的报酬。引《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詔书,高熲戏谓译曰:‘笔乾。’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唐殷文圭《贻李南平》诗:“润笔已曾经奏谢,更飞章句问张华。”《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爷少不得还有几两润笔的银子,一併送来。”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投稿的地方,先定为《幸福月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的丰。”

三、国语辞典

隋文帝命李德林作诏书恢复郑译爵位,高颎乃戏译说:「笔干」,译则回答说:「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典出《隋书.卷三八.郑译传》。后指请人家写文章、作画、写字的酬劳。唐.殷文圭〈贻李南平〉诗:「润笔已曾经奏谢,更飞章句问张华。」也作「润资」。

四、辞典简编版

指请人写文章、作画、写字等的酬劳。典出《隋书.卷三十八.郑译传》。 【造句】他送了一份丰厚的润笔,以感谢老师为他新出版的书撰写序文。

五、关于润笔的成语

润笔之资  润屋润身  浸润之谮  玉润珠圆  抃风舞润  黄中内润  

六、关于润笔的造句

1、这种变化在“润笔”这种文学商品化形式上的反映尤其典型。

2、大文豪韩愈受人请托,常常替人写隐恶扬善的墓志铭,这类文章写起来虽然乏味,但也有好处,“润笔费”。

3、当然,润笔之资无需担心,我会按照藏地游历画家中的最高规格支付。

4、夜色入砚勾勒出倦意微凉,烹香泉煎新茶与月共赏,润笔描摹天阔水悠长,清风儿兜转松墨香。

5、这位崔光同志幼年家贫,嗜书好学,后为人撰写书稿,以润笔之资赡养父母。

6、果然是佳作吗?香君姑娘是不是也打算包几十两润笔之资予我呢?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润笔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