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表识拼音
2023-07-14 19:27:32 责编:小OO
文档


表识的拼音是:biǎo zhì。

表识的注音是:ㄅ一ㄠˇㄓˋ。结构是:表(上下结构)识(左右结构)。词语解释是:亦作“表帜”。标记;标帜。表识[biǎozhì]⒈亦作“表帜”。⒉标记;标帜。引证解释是:⒈亦作“表帜”。标记;标帜。引《汉书·王莽传下》:“初,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并乞请幢麾数十,以为表帜,使山兵吏民,目瞻见之。”清蒋士铨《第二碑·赓韵》:“当日籛公移藩仓卒,只立一碑表识而去。”。网络解释是:表识表识是指对原著隐而不显、略而不详之处加以审改,或记下自己的看法,出处《汉书·王莽传下》。7、综合释义是:亦作“表帜”。标记;标帜。《汉书·王莽传下》:“初,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并乞请幢麾数十,以为表帜,使山兵吏民,目瞻见之。”清蒋士铨《第二碑·赓韵》:“当日籛公移藩仓卒,只立一碑表识而去。”。8、汉语大词典是:亦作“表帜”。标记;标帜。《汉书·王莽传下》:“初,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并乞请幢麾数十,以为表帜,使山兵吏民,目瞻见之。”清蒋士铨《第二碑·赓韵》:“当日篯公移藩仓卒,只立一碑表识而去。”。9、辞典修订版是:标记。《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初,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三国志.吴书.周鲂传》:「井乞请幢麾数十,以为表帜,使山兵吏民,目瞻见之。」也作「表志」。标上记号。《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若无亲属,可于官壖地葬之,表识姓名,为设祠祭。」。10、其他释义是:1.亦作'表帜'。2.标记;标帜。

表识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表识详细内容】

亦作“表帜”。标记;标帜。表识[biǎozhì]⒈亦作“表帜”。⒉标记;标帜。

二、网络解释

表识表识是指对原著隐而不显、略而不详之处加以审改,或记下自己的看法,出处《汉书·王莽传下》。

三、汉语大词典

亦作“表帜”。标记;标帜。《汉书·王莽传下》:“初,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并乞请幢麾数十,以为表帜,使山兵吏民,目瞻见之。”清蒋士铨《第二碑·赓韵》:“当日篯公移藩仓卒,只立一碑表识而去。”

四、辞典修订版

标记。《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初,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三国志.吴书.周鲂传》:「井乞请幢麾数十,以为表帜,使山兵吏民,目瞻见之。」也作「表志」。标上记号。《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若无亲属,可于官壖地葬之,表识姓名,为设祠祭。」

五、关于表识的成语

表里山河  表里相应  表面文章  堂堂一表  望表知里  相为表里  

六、关于表识的造句

1、各级机关只保留一定的机要通信和应急用车,在数量上严格核定,并实行表识化管理,号牌统一变更为尾号为“”的专门号段。

2、这些用了一个高亮的小灯泡来表识

3、引申出标杆、标识,唐李善“建标,立物以为之表识也”。

4、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

5、“看表识人”似乎流于表面,但在你一举手、一抬腕间,一张“表”情已足以让人领略到你的品位符号。

6、也许有人会认为“看表识人”太流于表面,但事实是,在你举手抬腕之间,别人就已通过你的手表领略出你的品味符号了。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表识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