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末伏是什么意思 末伏是出伏天吗
2023-07-14 19:23:31 责编:小OO
文档


一般情况下,末伏不是出伏天,是指三伏天中最后一段时期,不是单独指某一天。出伏天是末伏的最后一天。那么末伏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末伏是出伏天吗

一般情况下,末伏不是出伏天,是指三伏天中最后一段时期,不是单独指某一天。出伏天是末伏的最后一天。

2016年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其中7月17日“初伏”,伏天就从此日开始。7月27日“中伏”,8月16日“末伏”,8月25日“出伏”。

所以,2016年末伏是8月16日开始至8月25日,共10天。

初伏:2016年7月17日至2015年7月26日

中伏:2016年7月27日至2015年8月15日

末伏:2016年8月16日至2015年8月25日

末伏是什么意思

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2016年7月17日~7月26日为头伏,共10天;2016年7月27日~8月15日为中伏,共20天;2016年8月16日~8月25日为末伏,共10天。

1、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2、通常也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

3、也作终伏、三伏。到末伏的第10天为止。

4、很多人认为末伏既然是最后一个阶段,天气应该就不热了。其实,末伏白天还是很热的,要注意防秋老虎。

末伏如何养生

末伏的到来意味着炎热三伏天将要过去,但天气仍是炎热,这个时候要注意调整饮食,饮食以清暑热、健脾利湿为主。那么末伏如何养生?一起来看看。

1、由于暑热最易伤心,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此时,除仍需加强防暑降温之外,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2、要合理安排个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较差,不宜大量摄入各种肉食以补充夏日的消耗。对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损伤脾胃。

3、立秋过后,天气依旧闷热难耐,这种前提下,可以选择空调、电扇、铺凉席等方式适当解暑降温,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切忌盲目贪凉,空调可设定在25℃至26℃为宜,更不可对着直吹,也不要频繁一进一出空调房,减少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

4、末伏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5、此外,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需要注意的是,进入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如此,才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