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报应基础意思是什么
2023-07-14 19:09:47 责编:小OO
文档


报应的基础解释是:(名)佛教用语,原指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现只用后一个意思。

报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报应详细内容】

[bàoyìng]:(名)佛教用语,原指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现只用后一个意思。报应[bàoyìng]⒈佛:指有施必有报,有感必有应,故现在之所得,无论祸福,皆为报应。英retribution;⒉回报。公正的惩罚行为或效果。例一意孤行理所应当引起恼怒的报应。英nemesis;

二、网络解释

报应(汉语词语)指有施必有报,有感必有应,故现在之所得,无论祸福,皆为报应。如行放生、布施、梵行等善业,即因种善因而招感善报;反之,行杀生、偷盗、邪淫等恶业,即因种恶因而招感恶报。

三、汉语大词典

(1).古人信奉天人感应之说,把日月星辰等自然界的变化说成是对人事治乱的反应或预示,称为报应。《汉书·成帝纪》:“朕亲饬躬,郊祀上帝。皇天报应,神光并见。”《魏书·世祖纪》:“岂朕精诚有感,何报应之速,云雨震洒,流泽沾渥。”(2).指祭祷的灵验。宋洪迈《夷坚丙志·李明微》:“李明微法师,福州人,道戒孤高,为人拜章伏词,报应甚著。”(3).佛教语。原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专指种恶因得恶果。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下》:“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宋苏轼《袁宏论佛说》:“又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善恶,皆有报应。”《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随人善恶细微,各彰报应。”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一章:“‘你也相信报应?’剑平不由得笑了。”如:你这样专干坏事,难道不怕报应吗!4.往还,交往。《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今王舅博(张博)数遗王书,所言悖逆……而恬有博言,多予金钱,与相报应,不忠莫大焉。”(5).回报;回音。宋司马光《抚纳西人诏意》:“向边臣奏陈,云彼君臣失职,及移文诘问,曾无报应。”宋文天祥《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而宇文丈坚谓长沙去山前迢递,报应不免迟缓,恐误事机。”

四、辞典修订版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专指做坏事的人必定会遭受恶运。《须赖经》:「一切诸法,报应有二,种善者生善道,种恶者随恶道。」《红楼梦.第一五回》:「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

五、关于报应的词语

因果报应  报应不爽  现时报  现世报  应声虫  赤心报国  

六、关于报应的诗句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无情的分明报应  分明报应;  分明报应;  都是一种因果报应的说法  报应捷影响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报应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