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2021-11-16 10:20:25 责编:小采
文档

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有:

  

  计算机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数据和逻辑,这对应于早期的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时代。然而,这样不利于大型软件的开发和管理,程序中容易充斥大量混乱的goto跳转逻辑,因此,出现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主要思想是:程序=数据结构+算法+模块组织。

  

  首先,用规范的控制语句(顺序,条件,循环)消除容易混乱的goto跳转逻辑;其次,用模块化的思想来管理软件的构造。这种方法的基础是:管道与重定向。管道是指一个程序的输入可以充当另一个程序的输出。重定向是将数据源或数据目的地指定为所期望的流(标准I/0,文件等)。通过对程序的静态分析,通常就能准确推理出程序的行为。

  

  随后,出现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将应用程序分解为对象及对象之间的交互和通信。对象是数据与紧密相关的逻辑的良好封装。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一个复杂性表现在,无法通过静态的程序分析来推理程序的行为;其原因之一是使用了多态机制。

  

  为了各种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出现了面向服务的理念。使用面向过程或对象的方法,将某些功能打包成服务提供给外界。这需要有相应的应用协议来辅助,比如数据交换格式XML。面向服务: 面向对象(过程)+服务模块+应用协议。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